![](http://big5.cctv.com/gate/big5/jingji.cctv.com//p3.img.cctvpic.com/photoAlbum/templet/common/DEPA1618991691963959/yangshiwang_logo_19590_20210421.png)
新增的100多畝耕地上,水稻剛剛收割,田野裏還隱約飄蕩稻穀的香味;新建的小公園裏和觀景平臺上,不少市民和游客紛紛前來休閒打卡,俯瞰整個縣城的美景……金秋時節,連城文亨田心鐵礦廢棄礦山綜合整治項目現場洋溢着豐收的喜悅。從昔日生態痼疾到今日打卡勝地,悄然間這裡已經實現了生態蝶變。
“我們從田心鐵礦廢棄礦山治理入手,統籌推進我縣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試點工程項目,並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連城縣有關領導介紹,主要從廢棄礦山綜合整治、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農地生態功能提升等五大重點工程入手,實施10個子項目,紮實推進高層次、全方位的生態文明建設。
田心鐵礦位於閩江流域支流源頭區域的連城縣文亨鎮,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從1958年開始小規模開採到2014年停止採礦,長期的無序露天開採導致礦區地表植被破壞,加上自然侵蝕沖刷,裸露地表面積近35萬平方米,水土流失面積約17萬平方米。一遇汛期來臨,高差110多米的高陡邊坡有隨時崩塌的可能,對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和農業生産構成嚴重威脅。
“這裡與冠豸山風景區遙相呼應,又在連城機場邊上,青山挂白特別刺眼,老百姓意見很大。”連城縣財政局局長李學武對田心鐵礦治理之前的窘境記憶猶新。
在治理路徑上,考慮到地處閩江、汀江、九龍江三江源頭的實際,連城由田心鐵礦這一生態痼疾治理拓展開來,摒棄最初只拿出幾百萬元治理礦區青山挂白的狹隘思路,由該項目入手,把該縣鄉鎮污水處理配套工程項目、工業園食品加工專業園工業廢水處理廠項目、閩江上游龍岩連城段防洪工程揭樂堤段第三標段項目、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全縣林分改良造林項目等10個生態環保項目打包,項目總投資3.03億元,統籌推進連城縣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試點工程項目,補全縣生態之短板。
在這10個重點項目當中,田心鐵礦廢棄礦山綜合整治項目屬重中之重。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文亨田心鐵礦廢棄礦山綜合整治項目經理傅炳炘介紹,該項目採用EPC模式建設,總投資1.18億元,整治面積1890畝,是連城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環境治理項目。
目前,該項目已實施邊坡綠化18.54萬平方米,平整破碎地形並播撒草籽復綠6萬平方米,將原礦區3個露天採礦坑改造為3個蓄水池,總蓄水量達7.6萬多立方米。同時,項目還利用礦區東部地勢平緩、離村莊近、交通便利、土質符合農田標準等條件,對該區域實施水田復墾,修建排洪溝1400米、灌溉渠2500米,修復灌溉渠1200米,埋設供水管1900米,新增水田面積145畝。新增的耕地與原有的農田相連形成連片耕地,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除了這些,我們還建設了一個山水林田湖草科教館。一方面通過沙盤介紹、墻面展示、視頻播放、現場參觀等形式,向大家展示這裡的‘蛻變’,進行科普教育,另外也為這個區域今後發展生態旅游、科教研學等打下基礎,這在全省、全國類似的項目當中都是不多見的。”傅炳炘説。
目前,該縣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試點工程10個試點項目都已完工,並通過縣、市兩級驗收,正準備迎接省級驗收工作。(福建日報記者 張傑 戴敏 通訊員 黃水林 呂洪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