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為旅游産業發展插上綠色翅膀

來源:福建日報 | 2022年02月12日 19:24
福建日報 | 2022年02月12日 19:24
原標題:
正在加載

  走進連城塘前鄉,在塘前村、水源村賞蓮花朵朵,體驗親子漂流、戶外燒烤;在獎狀陳列館,體會“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的內涵,在知青文化陳列館,回味特殊時期的生産生活場景……每逢周末或假日,來自連城及周邊地區的游客都會讓這個小鄉鎮熱鬧起來。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指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為我們未來的工作進一步明確了方向,樹立了信心。”塘前鄉黨委書記傅永貴説。

  踐行新發展理念,找準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是首要解決的問題。距連城縣城約13公里的塘前鄉,被譽為“冠豸山後花園”,森林覆蓋率達92%,産品富硒、空氣富氧、水質優良。可過去,坐擁綠水青山的塘前鄉卻不知如何利用,村民們或外出務工,或種植煙葉及水稻等傳統作物。

  近年來,塘前鄉立足生態、資源和人文優勢,以及離縣城不遠的區位特點,定位以發展旅居康養、研學教育、知青文旅、農耕體驗等鄉村旅游新興業態為重點,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養生健康等産業融合發展。

  從冷門小鎮變身熱門景點,塘前鄉的變化,是連城堅持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優化提升旅游産業結構,加快推進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冠豸山

冠豸山

  連城以冠豸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世界地質公園“四牌同創”為抓手,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的新産品、新業態。

  在連城的旅游規劃版圖中,冠豸山和培田古村落,是最亮眼的兩張名片。連城以“一山一田”為核心,將沿線景點串點成線,融入自然風光、客家文化、農耕文化等文化旅游資源,推動單一觀光旅游向多元旅游轉型。

  另一方面,連城作為革命老區,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連城以新泉整訓舊址群、松毛嶺戰地遺址等為依託,大力發展紅色培訓、研學經濟。

  讓資源變活,離不開項目:梅花山十八寨大本營、塘前“豸下蓮鄉”、松毛嶺戰地遺址等6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建成;冠豸山景區獲評省級體育旅游休閒基地;冠豸山成功入選第十批世界地質公園推薦名單……一大批旅游項目的建成,成為支撐旅游産業發展的基石。2020年,連城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創建單位,今年1—11月,連城縣共接待游客733.58萬人次,收入70.28億元。

  “貫徹落實好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我們要立足本職工作,實幹擔當,做足做實全員建設國際山水旅游度假城市這篇文章,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發展生態旅游,進一步推動旅游産業提質增效。”連城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傅曉冬説。(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黃水林)

  (本文於2021年12月26日發佈於福建日報)

編輯:賈凡 責任編輯:羅川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連城:為旅游産業發展插上綠色翅膀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