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民族感情來自一個民族對傳統文化的深度認知,而這種認知,紮根在傳統節日的沃土中,透過千年傳承的光亮和文化情懷,開出了一片似錦的繁花。 端午就是這片繁花叢中意味深遠的一朵,就象朱軍在《藝術人生》的特別節目《中國節 端午》錄製現場開場説的那樣:“我們相聚在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之畔、在美麗的余姚之地、在清澈的姚江之濱,不止是為了一年一度一種延續千年的緬懷,更為了在龍舟的鼓點聲中,在艾草蒲香的氣息裏,了解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理解這個傳統節日的豐富風俗形成的來龍去脈。”
我們深信,追溯千年的情懷是不能被解釋的。唯一能做的,是去體味經典在我們心中留下的那一抹抹文化與心靈的印記、品嘗佳節背後那份殷殷綿綿的情感。其實無論時空如何轉換、塵世怎樣變遷、也不論你是哪一種膚色、來自於什麼地方,我們的心靈始終嚮往文化的樸素、純粹與雋永,嚮往傳統中那份熟悉而又親切的故園之思。我們也始終要在端午這樣一個浪漫而又溫情的節日裏,問問自己“你是誰,你來自何方,要到哪去”。《藝術人生》《中國節—端午》恰恰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逸放至純的性靈,丟棄俗囂、遠離駁雜,賜予身心人文的溫暖和鄉愁的慰藉,靜靜體味七千年脈脈流轉的中華文化…… 【策劃製作:蔣黎】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挂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挂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壓邪。
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始終不能實現,被削職流放。後來楚國滅亡,屈原便於五月初五來到泊羅江邊,抱起一塊山石,縱身投入泊羅江中自盡。
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賜伍子胥寶劍自刎。伍子胥死前説:“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挂在東城門,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屍體在五月五日投入河中。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
端午節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黃酒避邪,許仙按照法海教的辦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黃酒。白娘子推卻不了許仙,喝完雄黃酒後,現出蛇的原形。由此流傳出揪人心魄的一段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