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美食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藝術+旅遊”且以詩意共遠方

來源:中國旅遊報 | 2023年11月22日 16:33
中國旅遊報 | 2023年11月22日 16:33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關於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引導戲劇節、音樂節、藝術節、動漫節、演唱會、藝術展覽、文旅展會等業態健康發展,豐富“音樂+旅遊”“演出+旅遊”“展覽+旅遊”“賽事+旅遊”等業態。

跟著演出、展覽去旅行,City Walk(城市漫步)打開公共空間藝術之門,旅遊演藝“演”火旅遊經濟……越來越多的人開啟説走就走的藝術之旅,“藝術+旅遊”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遊客追尋“詩和遠方”的新方式。

《長恨歌》演出現場 華清宮景區 供圖

為遊客提供“看點”

演唱會門票秒罄、演出場地周邊酒店“一房難求”……今年以來,全國演出市場持續升溫。為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正成為年輕人的旅遊新常態。

“鳥巢演唱會後,‘特種兵式’通宵體驗走起來。散場後去吃夜場火鍋,長安街騎行,再去看升國旗。”社交平臺上,關於“演唱會結束後去哪兒玩”“來北京看演唱會怎麼安排”的話題熱度飆升。

跨城觀演已成潮流,一路上交通、餐飲、住宿等順勢形成消費鏈,旅遊“乘數效應”凸顯。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佈的簡報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演唱會和音樂節等大型演出活動平均跨城觀演率達到60%以上,跨省觀演率超過45%,帶動交通、食宿、遊覽和周邊購物等綜合消費超過20億元。

舞臺劇目、音樂節、藝術節、戲劇節等正在成為重要的旅遊吸引物,滿足著人民群眾文旅消費需求。

今年8月,中國交響樂團與ALIGHT光禹萊特在teamLab無相藝術空間打造了《盛夏之夜·以愛之名》中國交響樂團獨唱、重唱音樂會,中國國家話劇院在山東濟寧尼山聖境景區推出了“尼好,戲劇!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二季”,受到遊客觀眾青睞,為推動藝術和旅遊融合探索新路徑。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認為:“藝術和旅遊的融合是藝術走進大眾、文化融入生活的生動詮釋,讓遊客遇見的不僅是美景,還有文化的創新和生長,用藝術、技術和城市的融合共生提升城市活力和魅力。”

為景區打造“賣點”

近年來,旅遊場所愈加注重演出、展覽、特色文化體驗等項目開發。旅遊演藝形式更加多元,場景更加豐富。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旅遊演藝市場火熱,文旅融合效應愈加凸顯。《長恨歌》《文成公主》《又見平遙》《宋城千古情》《知音號》等40個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名錄入選項目成績亮眼,演出場次和觀眾人次佔比分別達到假期旅遊演藝市場總量的20.64%和26.59%。

“‘斯山為大幕、斯水作舞臺、斯地真歷史、借我入戲來。’《長恨歌》在陜西西安華清宮景區已上演了18年,是藝術和旅遊融合最具活力的典範之一。”陜旅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何讓遊客不限于觀光看景,能夠追求個性化體驗和精神層面的滿足,獲得深度的參與感,是當前景區開發與運營的底層邏輯。

今夏開門納客的河北廊坊的“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也受到廣泛關注。“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打破了傳統式靜態觀看戲劇演出的模式,融合新情景裝置藝術與舞臺沉浸技術,呈現出如夢如幻的沉浸戲劇體驗與幻境空間,以中國式審美講述“紅樓夢”。

河北省廊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許建軍表示,廊坊將進一步完善文旅産業發展主要的思路和目標,推進影視、動漫、演藝、文創、戲劇等重點行業的全産業鏈發展,打造文旅産業鏈式集群發展示範區。

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的婺女洲度假區,於今年7月煥新升級。遊客漫步在古韻徽風的徽市街上,可以感受煥然一新的街區氛圍、逛琳瑯滿目的非遺手造、賞實景演出《遇見·婺源》。“作為景區的核心業態,《遇見·婺源》大型實景演出可容納3200余人同時觀看,非週末的上座率可以達到70%以上。”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著重挖掘不同産品內核,融入當地文化IP特色,進一步豐富遊客體驗。

為融合增添“亮點”

藝術創造美,旅行發現美。“藝術+旅遊”為文旅消費注入了新活力,並日益成為拉動文旅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浙江杭州積極打造公共服務藝術新空間——杭州書房。書房以圖書借閱為圓心,鏈結全民閱讀、文化交流、藝術展覽等,提供文創産品售賣、智慧旅遊資源、輕食服務等消費場景,不僅免費向市民開放,更是遊客可以自由進出的美好生活體驗空間。

“‘尋邑·2023大同當代藝術季’今年在大同古城東南邑歷史文化街區開啟以來,頗受年輕人喜愛。”華夏江鴻文旅總經理賈艷介紹,“尋邑”意在用當代人文的理念去理解當下古城的文化源流,為古城更新尋覓一個新的文化體驗方案,探尋新的生活方式。對於遊客來説,尋找和觀看藝術作品的過程同時也是一次尋訪和感受大同古城的奇妙之旅。

在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葛家村,遊客不僅可以入住具有藝術氣息的民宿,還能參觀由村民設計的藝術空間,購買村民親手製作的藝術文創商品。自當地實施“藝術振興鄉村”行動以來,這座1600人的小村莊已經有50多個藝術共享空間、1000多件藝術品,形成獨具風格的網紅藝術村,130多名村民重拾老手藝,成為持有聘書的“鄉建藝術家”,每年吸引數萬名遊客。

“破瓦片堆出了新籬笆,飛鳥魚蟲上了墻,爛石碓潑彩成了印象畫。”來自杭州的遊客王女士説,“這裡讓我們實現了與鄉村深層次的互動體驗和情感交流,是一次別樣的鄉村旅遊體驗。”

“當下,藝旅融合覆蓋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不僅有像揚州瘦西湖‘二分明月憶揚州’之類的沉浸式演藝,也有諸如上海‘建築可閱讀’的公共空間藝術、世園公園草莓音樂節這樣的綜合性藝術。”唐曉雲建議,未來,可以進一步培育包括藝術培訓、研學、文創手作、藝術體驗等的上下游生態;加強精品培育,彰顯文化特色和城市個性;進一步加大社會參與,以面向人民的藝術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遊客文化體驗。

編輯:趙萌萌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更多精彩
正在閱讀: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藝術+旅遊”且以詩意共遠方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