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廟城社區有一位95歲的老人安然離世。根據老人生前遺願,將遺體捐獻給了北京協和醫學院遺體捐獻接收站。這位老人叫劉文瀾,他是一個吹毛求疵的人,他是一個孤傲不群的人,他是一個心思古怪的人,但他也是懷柔遺體捐獻第一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緣不好、性格古怪的老人,卻有人心甘情願的照顧他近十年,她就是廟城社區居民劉萬紅一家。
今年38歲的劉萬紅是內蒙古人,來京務工已有20餘年,她和山東籍的丈夫一直靠打工為生,辛辛苦苦撫養著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2005年,劉萬紅搬到廟城鞋廠宿舍,和當時88歲的劉文瀾成為鄰居。老人年輕時喜好製作和騎獨輪車,劉萬紅6歲的女兒張雨便經常找他學獨輪車,一老一小非常投緣,學完後張雨經常在老人家吃飯。劉萬紅夫婦平時比較忙,老人就在孩子放學後一邊教孩子學騎獨輪車一邊照顧。
劉萬紅每次接女兒時,看到老人顫顫巍巍的洗衣服、做飯,心裏很不是滋味。在接觸中她了解到老人膝下無兒無女,老伴去世後一直獨自生活。都説遠親不如近鄰,更何況“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劉萬紅覺得這是緣分,“老人歲數太大了,太需要別人的照顧了,他自己一個人,實在可憐。”對於妻子的行為,丈夫張玉河十分贊同。張雨更是高興,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張雨很喜歡這個爺爺,她高興的説:“可以天天給爺爺講故事聽,還可以坐爺爺的車出去玩。”轉眼到了上學的年齡,張雨在廟城學校上小學一年級,她在班裏學習努力,是老師眼中熱心、刻苦、尊師的好學生。放學回到家,張雨又成為父母的“貼心小棉被”,主動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後,經常幫助母親照顧爺爺,媽媽做完飯,她就給端到爺爺面前,飯熱了,她就幫忙給吹涼。晚上睡覺的時候,她趴在爺爺身邊講故事,給爺爺畫畫。
2008年劉萬紅和丈夫張玉河在廟城鎮開了一家碧湖水野生魚餐廳,生意忙了事情也多了。父母不在的時候,張雨就一直陪著爺爺,爺爺説腿疼,她就用小手為爺爺捏腿,一邊捏一邊吹, “爺爺,吹吹就不疼了,上次我腿碰疼了,媽媽給我吹就不疼了。”捏完腿,小張雨又去給爺爺打洗腳水,伺候爺爺洗腳。就這樣,一晃六年過去了,張雨小學畢業,要回老家上中學了。張雨最放心不下的是爺爺,不捨得和爺爺分開,在張雨的眼中,爺爺是個傳奇人物,是疼她、愛她的親人,她告訴自己的弟弟、妹妹要替她照顧好爺爺。“小雨從小就和我特別親,我們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 爺爺也捨不得張雨走,但是不能耽誤孩子的學習,臨走時,爺爺給張雨買了好多的零食,帶著路上吃。張雨到了老家,經常給爺爺打電話,讓爺爺注意身體,給爺爺彙報自己的學習。到了暑假,就馬上回來陪爺爺。
今年1月7日,爺爺安然離世,張雨接到電話,哭的非常傷心,恨不得馬上飛過來見爺爺最後一面,因為學習她沒能實現這個願望,但張雨在電話裏哭著告訴媽媽説:您替我在爺爺遺體前鞠幾個躬吧,告訴爺爺如果有來世我一定做爺爺的親孫女,照顧爺爺一生,最後在告訴爺爺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