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3歲,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年華,也是一個對未來有著無限憧憬的年華,和許多同齡孩子一樣,汪傘玉也是一個對未來充滿無限希望的少年。在同學們眼裏他是一個勤快懂事成熟卻又不失活潑的孩子,採訪之中,小傘玉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他的樂觀和堅強。
今年13歲的汪傘玉出生於吉林省松原市長嶺鎮五家戶村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均無工作,靠打零工維持生活,雖然日子清貧,卻也快樂無憂,可不幸總是突如其來,傘玉四歲時父母離異,母親帶著姐姐離開了這個家,剩下傘玉和父親相依為命。“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五歲那年,又一場人生的變故降臨在這個苦命孩子的身上,父親汪學民由於一場車禍一條腿完全喪失了功能。不但失去了生活的來源,而且自此後父親開始變得乖戾暴躁,摔東西、罵人更是成了家常便飯。母親得知這一消息後,心疼年幼的兒子要把孩子接走,看看病榻上父親哀怨的眼光,傘玉拒絕了母親的好意,毅然留下來照顧父親,扛起了這個風雨中飄搖的家。
不滿六歲,汪傘玉學會了生火、做飯,父親喜歡吃麵條,他就時常給父親捍麵條,六歲的孩子能有多大力氣,可這個倔強堅強的小傢伙硬是把麵條做得津津有味。再大一點,傘玉學會了洗衣服、購買生活用品,再後來,去民政局辦理低保、取錢、領著父親去醫院看病,都是他生活中需要承擔的活計。春天,傘玉要磨醬、下醬,秋天要腌制白菜,儲備冬天的蔬菜,承擔了本不該是他這個年紀承擔的一切家務和事宜。
童年是一首歌謠,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快樂的時光,而對於汪傘玉來説,是苦難充斥著整個生活的時光。八歲時,家裏沒有了糧食,在買回大米的途中,由於米袋太重,自行車和米袋拽倒了傘玉並把他壓在車下,所有的委屈和傷感一起涌上心頭,被好心人扶起來那一刻,小傢伙坐在路邊嚎啕大哭。哭過之後,又繼續馱起米袋趕回家做飯。
九歲時傘玉一個人到長嶺縣第四小學報名上學了,每天往返20幾裏路上學放學,自那時起,他的生活擔子更加繁重,可幾年來的磨練,讓這個困境中成長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自立自強,在班級他幫助老師生爐子、打掃衛生,課堂上他認真聽講,課堂外積極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班主任宋梅老師如今提起小傘玉依舊是淚珠盈眶。
2010年夏季,汪傘玉父親的殘腿出現了發黑的症狀,為了給爸爸治病,他又跑居委會,又跑民政局,給爸爸爭取到住院的一點資金,在醫院裏,11歲的孩子給爸爸端水喂飯、端屎送尿的舉動深深感染著醫院的工作人員們,二十幾個日夜過去了,爸爸的病好轉了,可以不用截肢了,汪傘玉又開始不分白天黑夜的復習自己落下的功課。
小傘玉的故事漸漸被眾人知曉,學校為孩子免去了上學的一切費用,縣殘聯、紅十字會、關工委等部門對他給予了資助,也有社會上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對小傘玉伸出了援助之手。2012年初,汪傘玉被評為松原市“孝老愛親”十大美德少年,他的故事也漸漸被嶺城百姓傳誦開來。
記者感言:堅強與大愛是困境裏成長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有些人在逆境裏選擇了萎靡和逃避,有些人則是在困境裏不斷地成長和進步,汪傘玉的故事正是後者最好的詮釋。這個被苦難包圍的命運棄兒,在困難面前用自己的堅強和韌性撐起了風雨飄搖的家。親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汪傘玉對父親的不離不棄和精心照顧是親情之愛的真實寫照。這個小小少年,用自己稚嫩的雙肩為父親撐起了一片天,他的故事將會感染和激勵無數青少年用愛與堅強譜寫人生篇章。古語有雲“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相信汪傘玉一定會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