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鄉村醫生聚合頁

病人眼中的最美鄉村醫生

——記瓜州縣鎖陽城鎮農豐村鄉村醫生張國財

發佈時間: 2013年12月11日 14: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尋找最美鄉村醫生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張國財出生於1956年,是甘肅省瓜州縣鎖陽城鎮人,高中文化程度,自1980年參加縣上赤腳醫生培訓班,在家鄉鎖陽城鎮農豐村擔任村醫已有三十多年,1992年通過考核取得甘肅省鄉村醫師證。他幾十年如一日為改變家鄉衛生條件,為鄉親們防病、治病、守護健康做出了突出貢獻,深受群眾的信任與愛戴,多次受到縣鄉政府和衛生主管部門表彰並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他就是我們心目中的最美鄉村醫生。


    一、熱心鄉村衛生事業
    張國財原本有機會成為一名教師,對醫生工作的嚮往和興趣,為鄉親們除疾祛病、排憂解難的信念,使他成為了一名村醫。他知道自己只是赤腳醫生底子,做醫生得有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子,不能庸醫誤人。於是,不斷鑽研學習,堅持行醫出診和學習醫療知識兩不誤。積極參加國家衛生部舉辦的鄉村醫生刊授學院,用心在實踐中學習掌握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技術,摸索治療疑難雜症,虛心請教同行大夫,熱心學習民間醫術。他拜村裏一位老奶奶為師,掌握了看小兒指紋診斷病情的方法;跟鄉醫院的姬廣智、董菊蘭二位大夫學習掌握孕婦正常分娩的接生技術,順利接生二百多例;學習摸索肺心病合併心衰的搶救方法,熟記洋地黃,酚妥拉明等急救藥品治療肺心病合併心衰的使用方劑量、應用範圍、不良反應等,及時搶救治療了許多患者。


    張國財做上鄉村醫生,農村正推行聯産承包責任制,既要為群眾防病、治病,還要耕种家裏的承包責任田。那時他上有七旬的二老,下有尚不懂事的孩童,白天做村醫,晚上種農田,一直是超負荷勞作。他看到家鄉衛生條件差,影響群眾安全飲水,就通過各種渠道爭取有關單位的支持和幫助,打了一眼人畜飲水井,修建供水塔,解決了人畜安全飲水。他重視疾病預防,上門入戶宣傳疾病預防知識,增強群眾的防病意識,並嚴格預防接種程序,耐心細緻地做群眾王作,使每一個嬰幼兒都按接種程序注射疫苗。就連村裏磚廠從四川甘孜、阿壩來的彝族同胞,他們帶的小孩沒有接種疫苗,也牽掛在張大夫心上,找上門進行兒童疫苗接種,處處防範疫情發生。1992年當時我們全鄉小兒麻疹爆發流行,在我們村張大夫負責的區域內,由於紮實的預防工作,沒有發生一例麻疹病例。


    二、重醫厚德奉獻病人
    張國財把行醫不僅僅當做一種職業,更作為一種救助和守護,即使在現今醫患關繫緊張的大環境下,他任然贏得了病人的信任和依賴,他不做為了賺昧心錢給病人開大處方的事,沒學會搞過度治療,行醫三十多年來經手治療過的病人有二十余萬人次,出診近萬次,一直堅持能吃藥的就不打針,能打針的就不輸液。村級衛生所人少事雜,工作條件差,醫療設備非常簡陋,加之農民經濟條件差,得了病多是抗不下去了才來就診,而且要面對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病。他把自己當做“全科醫生”,為病人滿腔熱情一片奉獻。他常説,最大的感受就是忙和累。是啊,他視病人作親人,不分上班下班,不分黑夜白天,不分好天壞天,誰家有病人隨叫隨到熱心治療。2002年的一天,三組村民潘其春14歲的女兒潘婷因藥物過敏,缺氧休克,生命垂危。當時張大夫的母親因肺心病正在吸氧,而村衛生所只有一套吸氧設備。張醫生一心搶救病人,毫不猶豫把母親正在使用的的吸氧設備取下給了潘婷,及時搶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四組村民謝智祥患空洞性肺結核、肺心病,縣醫院都動員其家屬送回家休養,因為是傳染病,無人願意接近。張大夫顧不得許多,硬是按結核病治療程序經常住在病人家中治療,使謝智祥老人的生命又延續了五年之久,事後老人的兒女製作錦旗一面懸挂在衛生所,“熱情服務、醫德高尚”。


    三、情係家鄉父老鄉親
    張大夫在村裏幾十年行醫,村裏每一條大路小道不知走了多少遍,每一戶村民家門都出入了好多次,全村每一戶人家的身體健康狀況都清清楚楚,知道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做過什麼大手術,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有煙酒嗜好、誰家有老人殘疾人,常常上門進行針對性的救治和健康知識服務。村上的五保戶和孤寡老人看病,從來不收取掛號費、注射費,老人們犯了病啥時候都是隨叫隨到,還經常主動上門為行動不變的老人送藥、診病、檢查。他經常進山下地採集中藥材,炮製中藥免費提供病人服用。有些病人得急病轉院治療,一時手頭緊拿不出足額醫療費,他毫不猶豫掏出身上錢給病人墊付。村民趙豐花患子宮肌瘤下身流血不止,村民李積錄外傷導致下頜骨粉碎性骨折,都是他陪護去瓜州縣醫院緊急手術治療,繳費時是他幫助墊付醫療費用。四組村民常發有患腦溢血留下較嚴重後遺症,語言不清,排便不暢,偏癱行走困難。他承擔當了義務護理員,不厭其煩指導幫助他康復訓練,農忙時節還幫助他家幹農活,鄉鄰們紛紛稱讚。


    張國財同志對特殊困難鄉親,總是懷有特殊感情。三組村民聶述平是一個雙目失明的殘疾人,也是村上的五保戶,年老多病,生活非常困難,他除了給老人看病不收處方費、注射費、治療費等費用,還積極向上爭取,促使縣民政局為老人發放1000元社會救濟款。老人2002年臨終時含著熱淚説,“張大夫真是個大好人。”三組孤寡老人楊金蓮無經濟來源,冬天取暖都難以解決,張大夫經常看望老人,為老人劈柴、送煤、生火,老人感動地説“張大夫就像我的親人一樣。”他看到村裏的復退軍人李正秀、張強和等人年老體衰,復退軍人該享受的一些政策卻沒有得到,就幾次三番跑有關部門,終於為他們爭取到了擁軍扶貧款。現在農民生活好起來了,需要豐富業餘文化體育生話,他通過關係向酒泉市體育局爭取到八套體育健身器材,安裝在二組文化活動場供鄉親們使用。


    幾十年的勤奮敬業,守護了鄉親們的健康,他現在仍然過著簡樸的生活,村衛生室墻上懸挂的一面面錦旗,正是對張大夫工作的肯定和無聲的讚譽。


                    瓜州縣鎖陽城鎮農豐村村民委員會
                    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