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入戶隨訪
入戶隨訪
前不久的一天,寧晉縣鳳凰鎮王村村中心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全村群眾在這裡聚集,慶祝王村衛生室喬遷之喜!這座寬敞明亮、裝備齊全的標準化村衛生室是應全村群眾的熱切要求,由村委會無償提供的。
作為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楊建軍緣何受到村民如此的擁護和愛戴?
心繫故土,回村創辦診所
楊建軍今年33歲,從小患有脊柱側彎,不能久坐,不能幹重活,但身體上的殘疾沒有壓倒他積極上進的意志。面對家庭的困難和身體的不適,他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心態;面對農村群眾缺醫少藥、看病難的現狀,他立志要當一名醫生,為群眾解除病痛。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廢寢忘食,勤學苦讀,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邢臺市衛生學校。
2000年,市衛生學校畢業後,他主動放棄了留在縣城醫院工作的機會,抱著服務群眾、回報家鄉的信念,回到自己的家鄉王村,開辦了全村第一家正規的村衛生所。
診所創辦之初,沒有房屋,他就騰出自家的一間配房當診所,然後,東湊西借購買了必備的醫療器械和藥品。12年來,他每天耐心接診、出診、幫助群眾轉診,認真負責,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無怨無悔言,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技術,贏得了村民的信任與支持,從未出現過醫療差錯,是群眾公認的“好醫生”,被人們譽為健康的“保護神”。他連年被評為縣優秀鄉村醫生,衛生所多次榮獲縣先進村衛生室稱號。
預防為先,搞好公共衛生
“不管誰家有事,建軍都隨叫隨到;除了看病,他還負責村裏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孕産婦、新生兒、兒童的體檢與健康指導,工作量很大,但從不叫苦叫累。”村支書師建衛説。
王村有3000多人,但村裏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卻不在少數。為了提高群眾的健康意識,搞好公共衛生服務,除了日常診療工作以外,楊建軍堅持兩個月組織一次群眾健康教育活動,為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講解健康知識;每月以黑板報等形式,宣傳公共衛生知識和防病治病衛生常識;為所有村民建立了健康檔案,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做重點健康體檢,對孕産婦作定期隨訪;幾乎天天要為幾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做上門檢查,足跡跑遍了村裏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條小巷,對每一戶的情況瞭如指掌。對村民們來説,他們可能記不住自己家人的電話號碼,卻對建軍的手機號倒背如流。
去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楊建軍接到村民張士華家屬打來的電話,説張士華突然神志不清了。他急忙騎車往張士華家趕,也許是由於當時正下著雪,天黑路滑,或是一種急切治病救人的責任感,本來一段平時很熟悉的路,他竟然摔了好幾腳......來到張士華家後,經初步檢查,他發現患者血壓很高,意識不清,懷疑可能是腦出血,便急忙幫助送往縣醫院治療,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到家中。此時,由於勞累過度,他下肢腫脹,躺在床上渾身疼得再也動不了了,看到這種情況,母親心疼地留下了眼淚。“楊建軍不僅人品好、服務好、醫術也很好。好多病人因為他診斷正確,轉院及時,為搶救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這是鳳凰中心衛生院院長李海峰對楊建軍的評價。
不計得失,推進合作醫療
楊建軍開診所的收入,是他們家的主要經濟來源。他心裏裝著群眾,總是惦記著看病難、看病貴的鄉親們。因此,他從不開大方,儘量給村民拿便宜的藥,哪怕自己利潤微薄也願意,所以家庭經濟並不寬裕。用他的話來説:“鄉親們有個頭疼腦熱的能拖就拖,還不是為了省點錢,不能讓百姓為了省錢犧牲了健康啊。”
在村級藥品零差率政策運行之初,很多村醫不理解,有抵觸情緒,但楊建軍卻説:“只要老百姓能夠受益,我沒有意見。”一句簡單樸實的話,透視出他為了百姓的利益,服從大局,不計得失的高尚情操。一位本村群眾在看了幾次楊建軍看病的流程後很感觸:“檢查、聽診、登記,開方、開發票、入微機。一個病人看下來,工作量真不小。”楊建軍卻從不怕麻煩,對每個患者都一視同仁,老百姓高興地説:“合作醫療好,楊大夫更好。”
正如群眾所説,醫改前,他的藥品嚴格按照國家收費標準執行,找楊建軍看病最便宜。“楊建軍太不容易了!”支書師建衛感嘆説。“有時候我勸他加點診費,可他卻説:人活著不能只為錢。現在比以前好多了,醫改後政府給了基本醫療服務補助、公共衛生服務補助,還有新農合門診統籌診療費收入,再加上自家的3畝責任田,母親再也不用發愁沒錢買藥了。我已經很知足了”。
盡職盡責,一心為了群眾
由於楊建軍患有嚴重的脊柱側彎,一上午的門診下來,他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可每天快到午飯時間,他見門診病人少了,卻顧不上疲憊的身體,背上藥箱,拿著血壓計匆匆出門了。因為,他還要去訪視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等病人。
在村民劉福根家中,劉福根親切的招呼楊建軍,稱他為自己的救命恩人。那是今年年初的一天晚上,劉福根突然感覺頭痛、頭暈、胸悶,就急忙給楊建軍打電話。楊建軍趕來後,經過測心跳和量血壓,診斷可能心臟有問題,需要去鎮醫院做個心電圖。為節省時間,他直接用自己的代步車送劉福根到鎮醫院做了檢查,當時並未發現問題,但回家後又開始出現胸悶現象。楊建軍二話沒説,馬上帶劉福根到省級醫院檢查,經過心臟CT造影顯示冠脈狹窄梗阻,需要住院治療。楊建軍跑前跑後,直到辦完了住院手續,劉福根輸上液後才安心的離開。“我們村能有這樣的好醫生,真是我們的福氣啊!”劉福根激動地説。
為了全村人的健康,楊建軍沒有滿足於現有的醫療水平,一閒下來,他就開始抱著醫書啃,上網查資料,努力學習新的醫學知識;遇到疑難雜症,他更是十分謹慎小心,在對照臨床經驗診斷的同時,常常不辭辛苦跑到縣級醫院尋求老師指導。正是這種高度負責的職業精神和鍥而不捨的韌勁,多年來,他從來沒有誤診過一例患者,鄉親們信任他、依賴他,親切的稱他為“難得的好村醫”。
如今,搬進凝結著全村群眾信任和期盼的新診所,楊建軍感慨地説:“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而鄉親們卻給了我這麼多,真心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有了這麼好的條件,以後我要更好地為鄉親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