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出診中的林玉才
工作中的林玉才
林玉才出診歸來
林玉才為鄉親們治病
林玉才在義務獻血
林玉才在自己手上做針灸實驗
在河北平泉有一位醫生,他放棄了鄉鎮衛生院的“鐵飯碗”回到偏遠鄉村當起了“赤腳醫生”;在鄉村衛生所從醫12年間,他走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醫治患者6萬多人次,從沒收過一分錢的出診費和治療費,只此一項就少收入二十多萬元;他在自己手上做針灸實驗,用自己研究的方法,免費為500余名患者進行慢性氣管炎和哮喘治療,治愈80余人,他為村裏的孩子們免費發放預防流感中藥香袋3000余個;12年間,他自己獻血41600毫升,其中還不包括他到外地開會時獻的血,他宣傳帶動成立了400余人的“農民義務獻血隊”……他的名字叫林玉才。
放下“金飯碗”回鄉當村醫
1971年,林玉才出生在平泉縣小寺溝鎮一個偏遠的農村。他家境貪寒,父母多病,在他四歲的時候,父親因患心臟病無錢醫治過早地離開了人世,母親一個人帶著他和兩個小弟弟艱難地生活。林玉才作為長子毅然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從那時起他就暗下決心,長大後要當一名醫生,為更多的人治病,不讓他的悲劇在更多的人身上重演。
1991年衛校畢業後林玉才被分配到黑山口鄉衛生院工作, 長時間的鄉村醫院工作,讓林玉才大量接觸到農村病人,那一雙雙渴望救助的眼神,讓他陷入深深思考。想到家鄉沒有衛生所也沒有村醫,村民看病要走幾十里的山路,特別是夜間或是趕上陰天下雨,極為不便。2001年,林玉才做出一大膽的決定:回村當村醫。
2001年7月,林玉才回到了小寺溝鎮南倉子村,開始了他的村醫生涯。萬事開頭山。辦衛生所沒有房子,沒有資金,林玉才便先租了兩間房,借錢購買了藥品、器械和辦公用品。因為服務好、醫術高,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兩間房子很快不夠用了。於是,他把自己準備結婚用的四間大房子讓出來辦衛生所,自己住進了出租房。
12載行醫不收出診費治療費
做村醫12年來,林玉才堅持開小處方、賣良心藥,細心服務於燕山腳下的鄰里鄉親,醫治村民達到6萬多人次。翻開林玉才的處方本,大部分處方所標注的藥價都在20元以下,有的甚至不到3元。他説,看病講究的是對症施治,小處方也能看好病。
為能及時接到患者的求助電話,林玉才的手機每天保持24小時開機。此外,他還經常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每月光這一項就得花費100多元。服務態度好,加上藥品價格低,找林玉才看病的人越來越多,有時他要騎摩托車走上幾十里山路去出診,他的那輛摩托車,被鄉親們稱做當地最快的“120”。12年來,林玉才堅持出診不收診費,他一直有著自己的想法:“我少收病人一點錢,他就能用這個錢多吃幾次藥,病也就能好得快些。”
為了為鄉親們節省醫療費用,林玉才在自己手上做針灸實驗。他用自己研究的方法,免費為500余名患者進行慢性氣管炎和哮喘治療,治愈80余人。看到王樹清老人家庭貧困、體弱多病,又沒有語言能力,林玉才多年來不僅免費為老人醫治病痛,還經常送米送面,幫助老人解決生活困難。
林玉才癡迷中醫,經常自己採藥加工,低價或免費提供給患者,盡力減輕農民的醫療負擔,他還每年採摘一些中草藥如柴胡、慣眾,研成粉未製成香袋,運用芳香開竅的作用,在5月節前後發給村子裏的小孩,提高小孩免疫力。幾年來,他免費發放預防流感中藥香袋3000余個。
12年帶出400余人“農民義務獻血隊”
林玉才與獻血結緣緣自一個簡單想法——“賣血掙點錢”!當時一個月80元的工資著實讓林玉才感到生活窘迫。在承德,林玉才第一次讓200毫升鮮血流出了自己的身體。滿以為,這一下可以稍稍緩解家裏的窘迫,讓他沒想到的是,此時國家已實行無償獻血。林玉才有些失望。7天后,林玉才收到血站寄回的“回音卡”。“您的血液已經用於臨床。”這句話觸動了林玉才的神經。“我的血液能救人?!”在經歷了疑問、驚嘆後,林玉才更感到由衷的自豪:“沒有什麼比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讓醫生更有成就感了。”於是,在林玉才每次來承德的時候,“能救人的血液”便一次又一次地流出他的身體,注入一個又一個需要的病人。
12年來,林玉才自己獻血31600毫升,這其中還不包括到外地開會時獻的血。讓更多的人獻血,救更多的人——林玉才決定這樣做。獻血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經歷了質疑、困惑等波折之後,林玉才的家人首先加入了獻血的隊伍。林玉才一邊行醫,一邊宣傳無償獻血的意義。他在衛生所的屋檐下,挂上“無償獻血、獻血光榮”的條幅,他請求村裏的郵遞員幫助在每天的報紙中加上無償獻血的宣傳冊,他還自己掏錢印製宣傳單發放給村民。就這樣12年間,林玉才家鄉的南倉子、黑山口、南三家3個村子的適齡村民3000多人中,自發參與獻血的農民達到400多人,獻血總量在20萬毫升以上,其中已有100余人獻血超過了1000毫升。如今,承德中心血站每半年就去南倉子村集中採血一次,每次都至少四五十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