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湖北

顧光球 人民好醫生

發佈時間: 2012年11月12日 17: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網絡電視臺

顧光球

        今年3月16日清晨,浠水縣洗馬鎮官塘角村衛生室室長顧光球因突發腦溢血不幸辭世,年僅59歲。他走的那天,數千村民自發送行。

        從“赤腳醫生”到“鄉村醫生”,顧光球與同為村醫的妻子汪杏花一起,紮根山鄉40年。40年裏,他有求必應,成為3000余名村民的健康“守護神”。

        讓我們追隨顧光球的足跡,去感受這位普通鄉村醫生的行醫歷程。

        長年累月連軸轉,他累死在鄉醫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

        即使是作為一名鄉村醫生,顧光球堅持看病有日誌,發藥有處方,收費有登記,新農合報銷手續完整無弊。
 
        從官塘角村衛生室的看病日誌中,我們看到,就在發病的頭一天,也就是3月15日,顧光球還不辭辛苦4次出診奔波。
 
        早上6:30,顧光球匆匆吃了碗麵,套上雨靴,裹了件頭頂有個大窟窿的藍色雨衣,背起診箱騎上摩托出發了。半個小時後,顧光球回到診所時,渾身淋得透濕。此時,診所裏已來了好多病人。

        忙到11:30,顧光球突然想起頭天晚上答應要去看官塘村陳月英婆婆,於是,他騎上摩托車出發了。

        中午1:30,七里衝三組顧月清打電話請他去量血壓,午飯剛吃了一口,又放下了。

        傍晚6點多,顧光球又出診了一次。晚上,他才完整地吃了一頓飯,喝了一碗米湯。
 
        3月16日淩晨1點左右,村民周方圓突發胃痛,敲響了村衛生室的門。顧光球起床跟他拿完藥,頓時感到頭又暈又疼。送到醫院後,醫生確診為突發腦溢血,顱腦血管全面出血。淩晨4點15分,一瓶液還沒有輸完,顧光球就永遠閉上了雙眼。

        隨叫隨到,送醫上門。顧光球最後的時光,不正是他40年如一日為山區村民健康操勞的縮影嗎?

        有求必應忙出診,他成為崎嶇山路上的“鄉村120”

        40年來,顧光球穿破的鞋子不計其數。他最常穿的是解放鞋,走山路輕快方便;雨天,一雙膠鞋伴他跋山涉水。40年來,顧光球騎壞了4輛自行車。2007年,浠水縣手足口病防控任務繁重,大女兒花1000多元錢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送給他。

        山路難行,他的摩托車車胎平均每兩三個月換一次。村衛生室對面就是一個加油站,加10元錢的油只能應付兩天。在方圓6公里的3個山村裏,只要病人需要,不管白天黑夜,顧光球的破舊摩托車就會“轟隆隆”隨時趕到,他的摩托車被村民親切地稱為“鄉村120”。

        就是這輛破舊摩托車,載著顧光球穿行在陡峭不平的山路上,為村民送去健康和歡笑。

        八方咀村80多歲的顧漢奎和老伴留守在家,身體很不好。去年春天,顧漢奎得了肺病。顧光球給他看完病後,從此只要一個電話,15里的山路,顧光球騎上摩托車就去。

        村民顧思告20多年前患了肝癌,飽受肝腹水的折磨。顧光球對他進行中藥保守療法,每個月都到病人家裏,為其抽去腹中積液。抽取過程中,顧光球連口罩都不戴。他説,戴口罩會讓病人有距離感。在顧光球醫生的照料下,顧思告比大醫院的“判決”結論多活了整整15年。

        一個下雪的深夜,顧光球接到病人電話,説感冒了肚子疼。他騎著摩托車花了兩個小時才趕到病人家中,一診斷發現是另一種病症。顧光球二話沒説,冒著雪夜的寒冷,又騎車轉回拿了對症的藥品送到病人家中。等他忙完回家時,天已經亮了。

        92歲的顧秋香老人,眼睛瞎了,三個兒子都已經去世,顧光球經常上門看望老人,免費診病。去年臘月的一個晚上,老人孫媳打來電話,説太婆快不行了。顧光球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發現老人身上起疹子,已經昏迷,嘴裏時不時透出模糊聲音“顧醫生……顧醫生……”經詢問,得知老人可能係食物中毒,顧光球迅速輸液解毒,直到淩晨3點多鐘打完,老人逐漸有了意識,病情漸趨穩定,顧光球才離開。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彎曲的小路、山澗的清泉、濤濤的林聲,見證了顧光球的忙碌身影,見證了他的真摯情懷。

        無怨無悔盡職守,他用生命呵護村民健康

        顧光球原本是八方咀村的村醫,七里衝村、官塘角村等鄰村的人聽説他診病準確、看病便宜、態度又好,都來找他看病。

        2002年12月,洗馬鎮推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將八方咀、七里衝、官塘角3個鄰近村合併在官塘角村設置聯村衛生室,由顧光球任室長,其服務人口達到3959人。

        浠水縣新農村合作醫療開始後,顧光球主動轉變角色:在診療基礎上,把精力放在防疫保健上。在推進新農合工作中,顧光球引導群眾參合率達95%以上。

        在日常診療中,他堅持一邊為人治病,一邊宣傳保健知識。至他去世時,村衛生室已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796份。其中,65歲以上老人檔案169份,高血壓患者271份,糖尿病檔案35份,重性精神病18份,僅他個人就親自建檔1006份。在推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中,顧光球所在的衛生室成為浠水縣典範,受到村民和上級充分肯定。

        醫者承載著生命的重托,但顧光球自從醫生涯開始,就對病人同樣也交付了自己的生命。

        2008年臘月的一個深夜,顧光球接到電話,村民閔春英不到1歲的嬰兒突發高燒。顧光球不顧天冷路滑,一路小跑往病人家裏趕。就在快到閔家時,他摔了一跤,掉進一個坑裏,掙扎了幾次才爬起來。等到給孩子診斷、打針後回家已近天明,這才感覺手腕疼痛難忍,頭上直冒汗,原來手骨折了。

        2008年12月2日,副省長張岱梨來衛生室調研時稱讚顧光球:你的診所為老百姓看病起了“兜底”作用。

        安貧樂道駐山鄉,他肩背診箱書寫人間大愛 

        顧光球出診看病,從不收出診費,也從不收診金,病人只需付藥錢。他還上山採草藥,開荒種草藥,儘量降低村民的看病成本。

        八方咀村不富裕,留守老人和孩子看病賒賬多。顧光球最常説的一句話就是,“啥時有錢啥時還吧。”每次給病人看完病開藥時,顧光球都會問:“家裏還有什麼藥?能用的就用上。”能開一粒藥的他不開兩粒,能一天吃完見效,他決不開兩天的。

        在衛生室的桌上,端放著兩摞處方單。一張處方單上,病人腹痛,共開了6種藥,僅8元錢;一張感冒腹瀉的處方單上,只開了兩天的藥量,花費10元錢。所有的藥方單據上,極少有超過30元的。

        從2009年起,國家給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鄉村醫生每人每年補助1200元。加上藥品零售正常差價,顧光球年收入約6000到8000元。2011年藥品實行零差價銷售後,收入還要減少。即便這樣,他也從不收取出診費。人家問他圖的是什麼?他説:“治好村民的病就是我的快樂,村民需要我就説明我還有價值!”

        顧光球曾經的同事在黃石市開了骨科診所,請他去坐診。同事三顧茅廬,都被他謝絕了。他説:“農村缺醫生,這麼多村民要看病,我不能離開他們。”

        顧光球去世後,人們發現,他簡陋的辦公桌上放著兩本快要翻爛的醫書:《實用中醫學》和《農村常見急症》。

        多年來,顧光球以村衛生室為家,家裏的事基本照顧不上,完全靠妻子汪杏花。

        顧光球的診所收入較低,兩個女兒出生、上學,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孩子上學時,他還種過兩畝包菜、大蒜,挑到學校去賣,抵小孩的生活費。

        現在,孩子大了,日子也慢慢變好了。顧光球的大女兒在黃石安家10年,他只在女兒家裏吃過一頓飯。顧光球的母親今年80歲了,跟著二兒子顧光元住在黃石。今年春節,母親住院,顧光元通知大哥來看看。顧光球內疚地説,春節期間村裏病人多,他實在走不開,請弟弟幫忙照顧好母親。

        對於大哥的做法,顧光元很是氣憤,感到很不理解。大哥突然去世後,顧光元從來參加大哥葬禮的鄉親們的哭訴中聽説了他的故事,聽到了那些他從來沒有聽説過的感人事跡,顧光元以往對大哥的不理解都化成了最誠摯的崇敬,他跪在大哥的靈前,失聲痛哭。 今年4月25日,是顧光球60歲的生日,但他永遠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了。母親想念兒子,家人就告訴老人,孩子們安排他出去旅遊了,不在家過生日。

        顧光球的幾個弟弟都在城裏做生意,看到哥哥在農村過得這麼辛苦,他們勸他到城裏開個診所。弟弟顧偉説自己的一個親戚在深圳開了個大工廠,就是缺少醫生,工資讓他自己開,他始終沒答應。他説,“我是大家推薦當醫生的,我要報答這些人。”

        這,就是一個普通鄉村醫生的堅守,他把鄉醫之路走成了一個簡單而崇高的信仰。

責任編輯:陳琛

熱詞:

  • 中央電視臺
  • 尋找最美鄉村醫生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