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史懷清,男,漢族,48歲,中專學歷,中共黨員,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石頭鎮史家圪嶗村衛生室鄉村醫生,從事鄉村醫生工作30年。2008年被評為洛川縣“優秀鄉村醫生”。
無悔的選擇
從小生長在溝壑縱橫的山鄉,史懷清目睹了莊稼人“汗滴禾下土”的艱辛,也無數次聽到農家院裏鄉親患病的無奈呻吟。他在讀中學時就萌發了為父老鄉親解除病痛的願望。高中一畢業,他如願當上了一名鄉村醫生。當時,史家圪嶗大隊衛生室只有1孔破窯洞、1個藥箱、1個聽診器和為數不多的常用藥。史懷清用自家的油菜、烤煙收入從縣藥材公司購回治療感冒、腸道感染等疾病的常用藥品,接著,父親忍痛賣掉耕牛,用所得的 600 多元幫他重修了衛生室,購置了藥櫃和常用醫療器械。他一邊向書本學,一邊向鄉衛生院的大夫請教,很快勝任了工作, 而且能夠上門為村裏人診治一般的頭疼腦熱等病症。
為了掌握真才實學,史懷清不斷學習新的的醫學知識;為了鄉村醫生這個無悔的選擇,史懷清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常年與藥箱、藥櫃做伴,在解救病人中熬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為了自己的事業,他讓一個個輕鬆賺錢的機會擦肩而過,卻情願為家庭生活困難的村民墊付累計達 1.5 萬多元的藥費。
在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工作中,史懷清把辦好村衛生室宣傳欄與進戶發放政策問答單頁、向群眾逐項解釋結合在一起,宣傳“每人只花 15 元、大病醫療得保全”的道理。同時利用最早參加投保的村民馬紅梅剖宮産後報銷費用3000 多元、村民李金成住院治療腦血管病得到5000多元補償款的事例,啟發村民自覺參保。村裏的參合率由60% 提高到 98.8%。在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中,史懷清不懼危險,不怕苦累。1998年冬,村民史有民半夜抱著抽風的3歲孩子來求診。在吃藥打針仍高燒不退的情況下,他摸黑到從刺骨的河水中撈起冰塊,用毛巾裹著為患兒冷敷,並配合酒精擦洗手足,終於使孩子的高燒退了下來。
面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給農村衛生工作帶來的新機遇、新要求,史懷清清醒地認識到:只有不斷改善農民群眾的就醫條件、提高自身的醫療服務水平,才能更好地滿足鄉親們日益增長的生活健康需求。他投資6萬多元建起4間平房的村衛生室,設置了診斷室、治療室、藥房和留觀室;投資1萬多元,添置了醫療器械和電腦,做到了足不出戶,便可在網上查閱最新的醫藥信息和農村衛生工作動態。每個季度,他都在村衛生室為全村村民義務進行一次體驗,村民看小病不用再出村。從去年開始,他結合中醫傳統理論,認真研究探索“食療加藥療”診治心腦血病的新途徑,在臨床上取得初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