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陳麗明
醫生是個光榮而又崇高的職業,可以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為患者解除肉體上的痛苦,並且能在精神上給予安慰,這是一個神聖的職業,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是選擇了奉獻,選擇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自從1995年中專畢業後,我便投入到鄉村醫療工作當中,工作當中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建和諧社會理論。充實自己的頭腦,將村醫工作做牢做實。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醫療理論的不斷更新,為滿足醫療工作的需要,2000年我參加了全科醫療培訓並取得了全科醫生資格證書,2002年參加成人高考,考入吉林大學學習臨床醫學。由於我的成績優異深受老師的愛戴,破格將我這個成教學生安排在吉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完成實習要求。2005年畢業後繼續村醫工作。2008年獲得白山市十佳鄉村醫生稱號。2009年到2010年再次到吉林大學第一臨床醫院進修學習,同年取得國家執業助理醫師,在專業上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技術上精益求精,以應對複雜多樣的病患群體。
陳麗明
在多年的實踐工作中,我以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一絲不茍,認真負責,在本村的醫療基礎上,還負責周邊沒有衛生室的偏遠山村,解決該地區看病難的問題。在醫療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條例規定,不亂收費、亂用藥,嚴格按照抗生素應用原則用藥,應用抗生素。不是絕對適應症不用任何激素類藥物,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努力創造安全有效的就醫環境。
陳麗明
醫療無小事,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細緻檢查每一個患者,耐心聽取患者描述病情,弄清患者的需求,加以分析,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作為一個村醫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24小時都在值班,無論冬夏、白黑、沒有過過完整的節日,電話24小時開機,只要有患者打來求醫電話,就要立刻出發,解決患者的痛苦為第一要務。能解決的病症就地治療,病情為重疑難的患者幫助轉院絕不延誤病情。我曾多次義務看護重症患者轉院,多次到過縣醫院、一大醫院、三院,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由於患者家屬對醫院不熟我就陪同一起做檢查,直到辦理完住院手續,我再離開。2006年為遠在山林村(山路步行10余裏,騎車繞行40余裏)的五保戶老人于萬林出診治療20余次。由於是冬季路滑,摩托車不好控制,經常被摔得人車分離,皮膚破損、肌肉拉傷,已是常事老人無兒無女,住在看菜地的小窩棚裏條件極其簡陋,當我推開門進屋時眼前一片漆黑,外屋地沒有窗戶,打開電燈,短時間適應後,看見老人骨瘦如材,用微弱的聲音向我打招呼,屋裏真的很冷,僅能睡下一個人的小炕,被子油黑油黑的,看的叫人心酸。在治療的過程中,我還用自己的錢多次給老人買了烤雞等營養品。 如今老人過世多年,所有的醫療費用,由我自己承擔。2008年為大北山村(距我村15公里)的貧困戶,韓麗君義務出診20余次。老人患有嚴重的肺心病,混合型支氣管炎,肺氣腫,接到電話後立即出發,由於是冬天天氣很冷,每騎一段摩托車就要下來用排氣管給手套加熱即使這樣,雙手末端指節還是被凍的劇痛難忍。當到達患者家裏時,老人住在簡陋的,林場廢舊家屬房內,老人端坐在炕上,面色、口唇青紫,連説話的力氣都沒有,經過多日精心的治療後,老人的身體逐漸康復,由於患者家境貧困,只收取了藥品成本,沒有多加一分錢。距離我村3.5公里處有個二參場村,那裏沒有醫療機構,是我經常出診的地方,這裡有個67歲的老人叫王秀英,患了潰瘍型血管瘤,由於瘤體較大,又有濃汁伴著刺鼻的腐臭味流出,村裏人都不願接近她,讓這個被病痛折磨的老人,感到孤獨和無助,鄰居經常聽到老兩口在夜裏無助的哭泣,病痛給他的生活帶來的極大地不變。加之2次手術和老伴患有糖尿病每天都要應用胰島素,使得家境貧困,沒錢醫治。從10年春第一次接觸該患者,到現在2年多的時間,我一直免費義務為老人清理潰瘍面,冬季天冷時一週多清理一次,夏季一週兩次,高溫天氣每天一次,由於血管瘤較凶險易出血,每次清創少則10幾分鐘多則幾個小時。記得去年7月份由於我去長春護送患者轉診,沒能及時為老人清理創面,在我從長春回來的晚上老人打來電話哭泣著説:出了好多血快來救救我吧(深夜3點左右),帶上相應器械用品後,快速來到老人家裏,眼前的一幕太驚人了,鮮血、濃汁、寄生蟲、隨著血流不斷涌出。顧不得太多,找到出血點進行多點加壓止血,雙氧水氣栓止血,然後再將寄生蟲一一揀出,當包紮完畢已經是早上6點多了,老人不在恐懼,平靜下來,這只是突發性出血的一次,還有很多,唯有這次記憶深刻。我諮詢過一大三院的血管科醫生治療她的病,需要多次手術才能完成治療,費用高達40多萬元的天價,對這樣的家庭來講手術是不可能的,我能做的就是減少她的痛苦,讓村民能和他一起聊天,過簡單的生活。
在衛生防疫上,積極配合縣衛生局及防疫站的工作,無論是計劃免疫,強化免疫、非典(在校期間因非典放假)、H1N1、手足口病,都能按要求完成宣傳、預防、接種,消毒、等工作,還自費定做了手足口病預防的宣傳彩色噴繪,多處張貼,讓村民知道傳染病可防可控,以消除村民的恐懼心理,並多次在村大喇叭上進行宣傳,確保了本村無重大疫情發生。
在村衛生室的建設上,先後投資數萬元進行改造,醫療器械的購置,由原來的簡陋混亂,到現在3室分開,寬敞明亮,使就醫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今年又投資1萬多元,將取暖改為地熱管供暖,使就醫環境又有了進一步的改善。
作為醫生,我願用我所學的專業知識,在今後的醫療工作中,努力為基層人民服務,解除患者疾苦,為全民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