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山西

張愛國 大山的子民

發佈時間: 2012年10月19日 12: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網絡電視臺

     皋落鄉民興村距鄉政府與縣城均約60華里,境內山高林密,溝壑縱橫,是典型的山莊臥鋪村。全村860口人,38個自然村,10個居民組,分佈在南北20公里、東西10公里的200平方公里內,自然條件惡劣,人均年純收入2000余元,就醫十分困難。

張愛國

張愛國

     我是1982年被村委會推薦進入本村衛生所工作的,在剛剛走上這個工作崗位的幾個年頭,群眾不了解也不認可。工作阻力很大。面對這種情況,自己便挨家挨戶走訪群眾,了解他們的健康需求,1986年3月卻突然發現很多家庭的孩子患上了“甲型肝炎”,面對這種危急狀況,自己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因“甲型肝炎”不僅會給家庭帶來很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更重要的是給孩子身體在成更大的危害,自己深知,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關鍵要狠抓預防。於是就自費購置中草藥和疫苗,挨家挨戶上門為患兒送藥品,接種“甲肝”疫苗,當時家人對這種無利生意不理解、村裏人卻稱我是“傻子”。就這樣經過5年的傻堅持,在全市開展的傳染病普查中,我們民興村為全縣唯一一家沒有“甲肝”新發病人的行政村。

張愛國

張愛國

     我是大山的子民,我有著大山一樣厚重的品性,對自己從事的事業追求及其執著。我知道自己的底子薄,掌握的醫學知識技能太淺,從醫路上舉步維艱,便痛下決心,先後三年四次出山,到縣醫院進修實習和靠自學歷練本領,不僅掌握了農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治,隨著業務一天天的拓展和十里八鄉百姓的傳頌,山外前來診治的患者也絡繹不絕。從醫30年心繫百姓,一直堅守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不管一天走多遠的路,越幾道嶺,翻幾座山,如此的執著,始終讓我無悔,因為這裡有百姓的渴望和重托,有我人生的坐標。

    不幸的是1988年深冬的一天夜晚,為搶救一位突然摔倒、不醒人事的老大媽,在返回的路上,摔斷了右腳骨,截了右下肢。因大山裏是靠步行行醫的,這時,老百姓的需求我已不能適從,所有美好的希望和堅守一剎那破滅了,滿腦子的是對人生的絕望。當致殘的消息在村子裏傳開後,鄉親們自發的一個接一個的前來看望和安慰,有的村民眼含熱淚,拉著我的手説:“你可要堅強啊,咱山裏的人可離不了你......”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曾被我救治的那位老大媽,在家愛人的攙扶下也來到了我的床前,眼含淚花説:“孩子,是大媽拖累了你啊”,這樣一句樸實的話語包含著鄉親們無限深厚的情和意。一邊是傷疼的摧殘,心力憔悴的重復,一邊是鄉親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期盼。選擇路上,思想在猶豫,我問我自己:到底舍不捨得生我養我的大山,能否對得起山裏如饑似渴的百姓和病床上呻吟的父老鄉親。最終還是這塊熱土上的鄉親們讓我找到了答案:選擇大山,奉獻自己,終生不悔。是他們給了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和信心,是他們重新燃起了我對人生希的望之火,是他們讓我重新挑起了守護一方百姓健康的重擔。殘疾後,我裝上了假肢,繼續行走于大山,為老百姓看病診治,這些年為老百姓出診總行程約2.5萬公里。

張愛國

張愛國

    1997年,為改善衛生所硬體設施,自籌資金7萬餘元,興建了五間新的衛生所,並進行了規模設置,添置了留觀床兩張、辦公桌一張、出診箱、血壓計、聽診器、紫外線燈輔料盤等必備的醫療器械及接送病人的三輪摩托車,使衛生室醫療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老百姓對醫療衛生條件的需求,使衛生室徹底告別了過去,成為全縣的示範村衛生室和星級衛生室,進入了一個全新發展的時代。

    憶從醫半生,雖經歷坎坷,遭受了許多磨難,雖往事不堪回首,但我熱愛從事的醫療衛生事業,執著追求,奉獻大山,服務村民的信念從未改變。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以最大的熱情投到醫療衛生事業中,以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過硬的醫術,解群眾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在大山深處畫上自己人生最完美的句號。


 

責任編輯:王繪然

熱詞:

  • 中央電視臺
  • 尋找最美鄉村醫生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