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最美鄉村教師展播

“折翼天使”的媽媽

——記浙江省衢州市龍遊培智學校老師王渭仙

發佈時間: 2013年08月29日 15: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光明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形象大使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白岩松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濮存昕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冀玉華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李修平

原標題:

  暑期接近尾聲,在縣城邊上的詹家鎮,龍遊培智學校新校區的建設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按照計劃,9月更名為澤雅學校的培智學校,就要從距離縣城30多公里的志棠搬到這兒。新校區的環境要比原來好得多,王渭仙和她的學生都對這個新家充滿期待。

  20年前,王渭仙第一次走進了智力障礙兒童的生活。她的角色是老師,是媽媽,也是護士。一般人很難想象,為了教會一個孩子刷牙、洗臉,她要付出多少努力;教會之後那份雀躍,又為何讓她開心一整個晚上。王渭仙也曾有過桃李滿園的夢想,但走上特教路以後,她説:“我更希望看到我的學生能夠生活自理、適應社會甚至自食其力。他們是‘折翼的天使’。”

教學生做遊戲,王渭仙希望他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資料照片

教學生做遊戲,王渭仙希望他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資料照片


  培智學校的第一位老師

  王渭仙今年52歲,初來培智學校時,她才30齣頭。

  1993年,縣裏準備在志棠新宅小學辦一個培智班,正在選老師。因為縣裏缺乏特教老師,一直在農村小學教書、工作責任心強、富有愛心的王渭仙成了最好的人選。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崗位,王渭仙被領導一句“智力障礙兒童更需要好的老師”打動了。那一年,她成了培智班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老師。

  背地裏有人議論:“一個年輕有為的教師,教什麼不好,非要去教一群‘傻子’!”王渭仙也深知,這是件苦差事。雖然事前做了心理準備,但遇到的困難還是給了她一記悶棍。班上的6個孩子,有的走路跌跌撞撞,有的説話含糊不清,有的滿身跳蚤、虱子,還有的甚至隨地大小便。她上了整整一週課,學生們別説知識沒記住,連書本都不會翻。

  “趕緊換個工作,別丟了好前程!”

  “這樣的孩子怎麼教得好,不是浪費時間嗎?”

  這樣的説法,王渭仙不知道聽過多少次,她的腦海中也一次又一次閃過放棄的念頭。“在學校裏不能説什麼,可是一回家見著家人,就止不住地掉眼淚。”要強的王渭仙背地裏哭過許多回,但每次興起的“放棄”念頭總會在再次接觸到孩子們時消失殆盡。王渭仙擔心:自己不教就沒人教了,這群孩子長大後該怎麼辦?

  “小尾巴”總是喚她媽媽

  “媽媽,媽媽。”在培智學校裏,王渭仙的學生總喜歡這樣喚她。她走到哪兒,身後就跟著一串“小尾巴”。每當這時,她的心便會被孩子們表現出的親昵填得滿滿的。

  2008年以後,學校陸續來了新老師,現在連王渭仙在內一共4名。他們除了負責班上的17名孩子,還要兼教小學的課程。孩子中,最大的17歲,最小的只有9歲。

  和普通教師只專注授課不同,特教老師還要承擔起照顧學生生活起居的責任。為了讓孩子們及時換上乾淨的衣褲,王渭仙常年為孩子們備著衣服、褲子和鞋子;孩子去醫院,她也常常幫著墊付醫藥費。正是這樣的關愛,逐漸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

  班上年紀最大的孩子如今是王渭仙最得力的小助手,不但生活能夠自理,還改掉了許多壞習慣。四年前,父母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把他送到培智學校時,他沒少讓王渭仙操心:搶別人的東西,把同學的被子塞進尿桶,老師批評他,他就喊著要跳樓自盡,或者躺在地上耍賴。但王渭仙始終沒有放棄他。

  孩子們平常顯得有些木訥,但他們的感情純真,會不時做出一些貼心的小舉動來。每週一,王渭仙的桌子、抽屜裏經常會被不知什麼時候放進去的糖果、餅乾填滿,這些都是孩子們返校時特意帶給她的。每回看到孩子們“炫耀”著哪個東西是自己送的,她就特別感動。

  希望他們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家家(化名)愛賭氣,因為語言障礙,上課發言少,但字寫得很好;小微(化名)來自單親家庭,是個很喜歡畫畫的女孩;兵兵(化名)很頑皮,以前走路經常摔跤,現在通過康復訓練,肢體協調能力有所提升,還學會了疊被子……

  雖然這些孩子的智力發育相對遲緩,但王渭仙還是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多年的特教經歷,使她早已習慣了每天重復培養孩子吃飯、繫鞋帶、上廁所之類的基本生活技能。即使孩子第二天起床把之前教的全忘了,她也會耐心地再教,直到孩子們記住。

  王渭仙曾經教過一個小女孩,生活不能自理,整天蓬頭垢面。王渭仙把她安頓在班上,週末還接到自己家裏照顧。4年後,這個孩子不但學會了生活自理,而且還會做簡單的加減法計算,認識了三四百個漢字。之後,她進了普通學校,現在已經有了工作,能夠掙錢養家了。

  20年來,王渭仙教過的智力障礙學生有150多名,他們畢業後有不少人升入高一級學校就學,有些被當地企業招聘錄用,有些外出打工,還有些在家務農,實現了自理自立。

  王渭仙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這些“折翼的天使”。她向人們證明,只要願意付出時間、精力和愛心,“折翼的天使”也可以走出自己的路。(衢州日報記者嚴蓓蓓 光明日報記者 嚴紅楓)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