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出生年月:1968年9月23日 ●任教學科:身兼小學多個主科

       ●畢業學校:撫順市師範學校

       ●從教地點: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旺清門鎮南窯村小學

       ●從教經歷:1983年至2001年,南窯村小學代課老師、老師;2001年至2006年,旺清門鎮頭道溝小學教師;2006年至今,旺清門鎮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

 
 

 
 

       投稿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珠市口東大街5號光明日報社社辦公室(請註明“最美鄉村教師2012投稿”字樣)

       投稿郵箱:zmxcjs@gmw.cn

       聯絡電話:010-67078888
  

    人生箴言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看到孩子們有困難,我們責無旁貸,應該伸出這雙手,為他們的健康成長遮風擋雨。

 

    同事評價

 

    家是愛的聚合體,天下之家,皆為愛而聚,無愛而散。作為一名鄉村女教師,徐金英為留守兒童構築了一個溫暖的家,把愛給了孩子們,把愛注入了這個時代。

 

    ——旺清門鎮九年一貫制學校書記  王立君

 

    傳説,每一位天使都有一雙翅膀,因為有了愛,天使的翅膀不再用來飛翔,而是用來庇護自己的孩子。於是,她成了人們心中永遠的留守天使。

 

    18歲,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重點高中,但在命運面前,她卻選擇留下來,留在了生她養她的南窯村,做了一名小學代課老師。29年,她把滿腔熱情奉獻給了孩子,讓村裏的孩子們像莊稼一茬茬成熟,沿著她目光築成的路,肩負祖國的希望奔向四方。她,就是徐金英。

 

    2007年,徐金英和丈夫在政府的幫助下,在南窖村建起“留守兒童之家”,先後有100余名留守兒童成為這個特殊大家庭中的一員,徐金英便成為這些孩子的“臨時媽媽”,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孩子們的希望被她高高托起

 

    1968年,徐金英出生在新賓滿族自治縣旺清門鎮南窯村。1983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重點高中。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長年累月的苦讀,過度勞累,讓她患上了眩暈症,頭疼時眼前一片漆黑,無法上課,不得不休學回村,這成了她命運的拐點。

 

    在家裏休養了半年,徐金英的病情有所好轉,就在她準備重返縣重點高中的時候,村小學六年級班主任老師調走了,班裏的學生沒人教,成為一盤散沙。村支書代志友找到徐金英家,懇求她去給學生做幾天代課老師,先把沒人管的孩子攏住,等上級派來新老師就放她走。當她第一次走上神聖的三尺講臺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課,她一“代”就是13年。

 

    選擇,就需要放棄。徐金英最終放棄了上大學的夢想,放棄了自己的前程,將自己的大學夢寄託到每一名學生身上,發誓要用自己的雙手和肩膀將村裏孩子的希望高高托起,讓更多像她一樣的鄉下孩子上大學,代她去圓大學夢。當年,她代課的班在升初中考試中獲全鎮第一名,她個人榮獲鎮政府“教師新秀”稱號。

 

    徐金英在南窯村做了19年小學老師,前13年代課,1997年才轉正。19年裏,她由一名少女變成了妻子和母親,由一名普通的代課老師,變成共産黨員,無論自己角色如何變換,她對村裏的孩子們始終如一。

 

    徐金英做了29年鄉村教師,從未計較過自己付出了多少艱辛,她工作任勞任怨,與人為善,有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她所教的班級每次統考均在全鎮榜首,2008年她所教的語文和數學在全縣統考中名列第一,成為學生和家長心中最受歡迎的老師。到2009年,徐金英教過的學生中已有26人考上了大學。

 

    29年前,她選擇留在了南窯村,讓自己的大學夢碎了。但是,如今她卻用自己的雙手將村裏幾代孩子們的希望高高托起,讓他們夢想成真。

 

    “愛心媽媽”為百名孩子構築一個溫暖的家

 

    2006年,旺清門鎮成立了九年一貫制學校,村裏再沒有小學,十里八村的孩子們每天上學坐“校車”(通往各村的長途客車),調到鎮上任教的徐金英夫妻倆為了比學生們提前到校,每天騎一輛摩托車往返于南窯村與旺清門鎮。看到班裏許多學生的家長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生活在年邁的爺爺奶奶或親戚身邊,大部分成了“雙差生”,變得自卑,孤獨,逆反,直至逃學。徐金英再也坐不住了,決定為外出打工的老鄉解除後顧之憂,做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

 

    2007年秋天,徐金英和丈夫將南窯村的三間房子裝飾一新,創建了“留守兒童南窯之家”。每星期六接十五名孩子回“家”,指導孩子們完成作業,預習功課、心理諮詢、精神關愛、養成教育、生活關心、特長教育等,幫孩子們打親情電話,開展親情視頻聊天,對孩子進行成長全程呵護。

 

    徐金英創辦“留守兒童南窯之家”,不圖名,不圖利,不收孩子一分錢。孩子們在她這裡吃飯是免費的,她一年為孩子們準備300斤大米。孩子們在她家裏給遠方的父母打親情電話,電話費都由她出。她還為孩子買來圖書、雜誌幾十種,買回象棋,跳棋,軍棋,五子棋,教孩子唱歌,舞蹈,讓孩子們在“家”裏快樂成長。孩子們每次回家,她都帶孩子們舉行升國旗、奏國歌儀式,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孩子們站在國旗前講話,增強自信心與使命感。

 

    徐金英關愛孩子的精神成長,既要做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她採取“三多”、“二知”、“一溝通”的辦法與孩子們交流。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對每個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如數家珍。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

 

    徐金英創辦“留守兒童南窯之家”至今,為孩子買學習用品,買禮品花掉了上萬元錢,每位留守兒童過生日都是在她家裏集體過的。2009年徐金英榮獲撫順市年度“百姓雷鋒”稱號,被評為撫順市十佳好母親,撫順市優秀家庭教育工作者,新賓滿族自治縣政府優秀教師,新賓縣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0年被撫順市委、市政府授予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稱號,被撫順市婦聯授予巾幗建功標兵,被評為新賓縣好母親、新賓好人,新賓縣模範共産黨員。2011年被評為遼寧省五一巾幗先進個人,被遼寧省教育廳授予“2010遼寧教育年度人物”稱號;遼寧省十大優秀母親,撫順市十大慈善人物,撫順市十大孝老愛親模範。

 

    如今,徐金英組建了“徐金英愛心團隊”,目前已有志願者20人、輔導員9人、義工1人,他們在徐金英大愛的感召下奉獻著對留守兒童的無限愛心。

 

    (作者簡介:解良,新賓滿族自治縣文聯主席,1989年畢業于遼寧文學院,滿族作家。)

責任編輯:光明網

熱詞:

  • 徐金英
  • 最美鄉村教師
  • 中央電視臺
  •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