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王其峰,男,漢族,1996年7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福建省閩東工業學校。同年9月他被分配到原白琳學區工作,並主動要求到最偏遠的楩樹岔小學任教,2000年調入藤嶼小學,2004年被白琳中心小學任命為該校完小校長,2009年調任翁江完小校長。工作16年來中,他自覺學習和實踐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以一個共産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堅持邊工作邊學習,並於2004年獲小學教育專業大專學歷。近年來,農村學校規模雖然不斷縮小,但他仍然一直堅持農村一線教學,帶領老師們一起攻堅克難,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按規定開足上齊各門課程,認真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並處處以身作則,勤奮工作,開拓進取,努力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穩步開展。
2011年上半年正是福鼎市開展“雙高普九”攻堅戰的關鍵時期,翁江小學卻在這場攻堅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校園文化建設成為福鼎市學校尤其是農村完小的一大特色。2011年8月9日,全市 “雙高普九工作現場會” 在白琳鎮召開,與會的福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教育工委書記曹清福、市政府分管教育陳梅副市長、教育局領導、各鄉鎮(辦事處)主要領導、中小學校長等共計120人,實地考察、參觀了該校校容校貌、校園文化建設成果,查看教學設備設施,一致認為翁江小學“小校大手筆”,其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在全市農村小學堪稱一流。此後,翁江小學聲名遠播,福鼎市十幾所中小學校組織幾百人次參觀了這所農村小學。而這閃亮的一頁無不滲透著王其峰同志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翁江小學創辦于1903年,是所百年老校,具有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2009年他擔任翁江小學完小校長伊始,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他深知校園文化建設是一件全方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積極向上、努力學習、學會做人的一件大事。他大膽嘗試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凸顯學校特色。
首先,他通過開展學校的特色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學習琴棋書畫、人均背誦300首古詩是學校常抓不懈的事情。他利用學校空余的教室建立一個32平方米的花骨朵書畫室,配套上石膏像、畫板、雕刻工具、書法名貼等教學設施,通過校園文化藝術節展示歷屆學生書法作品近百幅,其中兒童臘筆畫、素描、國畫、書法50多幅都是曾參加省、市、中心小學等比賽、展覽的獲獎作品。幾年來,該校為市重點中學輸送了許多品學兼優、素質較全的小才子。
2010年,他爭取上級領導的支持,利用“雙高普九”的契機,不等不靠,多方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對教學樓及附屬設施進行改造、整修,改修了廁所,添置課桌椅四十多套,建有設施較為齊全的科學實驗室,建成一個設備齊全的體育器材室,添置更新了人均一台的學生電腦室,使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走進校園,樓道文化、走廊文化、班級文化、廁所文化、圍墻文化等,學校的每個角落都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讓師生受到一種真善美的潛移默化的感染。音樂室、博弈室的建設別具一格,其中音樂名言、棋藝名言都是該校小書法家們親自所書,讓人耳目一新。32平米的圖書室藏書二千多冊,生均50多冊,其中唐詩三百首人手一冊,學生做到對答如流,圖書室四週精美的佈置均出自在校學生之手。
王其峰同志十分注重教學質量。由於任職學校教師年齡結構偏老,他還兼任校教導主任、班主任工作和擔任主科教學任務,肩上的擔子變得更重了,課程表與其他教師一樣排得滿滿的,沒有一絲空閒,還經常利用課外時間給班上的後進生補缺補漏,平時開會出差耽誤了教學,他就得利用課餘時間為學生補課,把落下去的課程補上去。他所教學的班級在中心小學組織的學科抽考或統一質量檢測中,每次都獲得優異的成績。兼任班主任工作時,在班級管理上充分發揮小助手的作用,班級的班風、學風在全校都起到模範作用,因而贏得了廣大學生及家長的讚譽。在他的帶領下,學校老師教學認真負責,在藤嶼小學任職期間,學校連續四年在中心小學進行的完小校綜合評估中,名列二類校第一名,在翁江小學任職期間,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中心小學舉行的統一質量檢測等各項評比中,學生成績名列同類校第一名。
作為一名完小校長的他始終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嚴格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依法依規,從嚴治校,積極工作,以身作則。他每天堅持早上七點到達工作崗位,中午堅守在教學樓,待學生全部離校方下班,真正做到了以校為家,是老師們的楷模;16年來,他只因父母去世才請假幾天,其餘的時間幾乎都花在學校、學生的點點滴滴事情上,即使母親常年癱臥在床需要照顧,他也不落下每節課,學校的每件事;他團結老同志、帶領新同志,當有教師生病時,都能主動幫其代課。由於他處處關心教師,為教師著想,在處理和解決問題時總是換位思考,替別人想的多,使教師深受感動,從而增強教學工作的凝聚力,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他的影響和帶領下,學校老師對學校工作齊心、用心,並紛紛發揮自己的專長,如該校林太桂老師,主動放棄午間休息時間,指導學生書畫,並且與校長一起動手,把學生作品進行裝裱,與學生一起將作品展示在走廊、樓道、教室裏,這些作品雖然稚嫩,但學生通過自己的作品展示學習、生活和情趣,所受到的教育是難於用言語來表達的。由於老師們的努力,像翁江小學這樣一個僅有47名學生的小校,每年都代表白琳鎮參加市級農村學校書法比賽,並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還比如學校吳本儉老師克服學校缺少音樂器材的困難,堅持用二胡上音樂課,作為一位臨近退休的老教師,40分鐘下來,手都麻了,但熱情依然不減,讓這樣一所小校,課前也能飄出爽朗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