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每天清晨,在洪江市深渡鄉集中村小學的操場上,總會看到一個默默駐足的身影,她就是集中村小學的楊元梅老師,每到這個時候,她總要深深地向學校對面的幽幽青山眺望一陣,因為那裏有自己心愛的丈夫在陪伴著自己……
潛心教學育人勤
楊元梅于1961年3月出生在洪江市深渡鄉集中村七組,1979年3月考上民辦教師,來到集中村小學任教。集中村是該鄉最偏遠的一個貧困村,全村不足1000人,分散居住在山頭角落,集中村小學就坐落在半山腰,許多孩子上學都要走10多裏山路。按照鄉里規定,該校只能招收1—3年級的學生,很多老師因為忍受不了山裏的艱苦條件,往往不到一年就選擇了調離,於是楊元梅常年面臨的是複式班的教學。為了提高複式教學水平,她閱讀了大量專著,做了近十萬字的讀書筆記,並先後四次跑到黔陽師範學校向教育學老師請教。在此基礎上,她為每位學生建立個人檔案,注重因材施教。楊元梅曾教過一個叫向必文的學生,因智力發育遲緩,接受能力較差,讀到二年級時連家裏有幾個人都數不清,家長也因有個“傻兒子”而覺得不光彩,竟然對其子放任自流,村裏人開玩笑説:“楊老師,你要是把向必文教好了,那可是鐵樹也能開花了!”楊元梅一面耐心做好向必文家長的工作,希望家庭配合教學,一方面同向必文促膝談心,鼓勵他樹立學習的信心。在與向必文交往的過程中,發現他喜歡螃蟹。於是,楊元梅便常常帶他到溪邊捉螃蟹,因勢利導,借機尋找開啟他學習的興奮點。週末,楊元梅又帶著向必文來到溪邊捉螃蟹,只見向必文很利索地搬開一塊石頭,然後用手一摸,就抓到了一隻大螃蟹丟進桶裏。楊元梅學著他的樣子翻起螃蟹來,雖然抓住了一隻螃蟹,可手指卻被螃蟹的大鉗夾住了,疼得她邊叫邊甩。這時向必文飛快地跑過來將老師的手放進水裏,螃蟹馬上就鬆開了鉗,楊元梅笑著對向必文説:“你真行!”向必文笑了。當師生倆提著滿滿一桶螃蟹回到家時,楊元梅啟發向必文説:“向必文,你能數清桶裏的螃蟹嗎?”一提到數數,向必文就目瞪口呆,楊元梅鼓勵他説:“你一定能行。”在楊元梅的耐心教導下,向必文慢慢地學會了數數,這一天,他終於學會了從1數到10。通過兩年的努力,向必文終於將成績趕上來了。鄉親們豎起大拇指説:“連一個智力有障礙的學生都能教得這麼好,真是鐵樹開了花喲!”
傾情苗山終不悔
婚後的楊元梅家住安江城裏,丈夫在安江水電設備廠工作。丈夫歷來身體虛弱,常年患病,經常住院治療。結婚以來,楊元梅不知有多少次是陪丈夫在醫院度過春節的。一邊是疾病纏身的丈夫和年邁體弱的公婆需要照顧,一邊是苗鄉村寨落後的教育需要有人耕耘,一向果斷的楊元梅卻在是否要調回安江城區或城郊學校工作的問題上犯了難。楊元梅的舅舅——原深渡鄉中心小學校長向振南曾不止一次向其提起調動的事,並在一次開學前找到楊元梅説:“元梅呀,我已經在中心小學給你安好了課,你到中心小學來,回家也方便點。”楊元梅當時非常高興,把這一消息告訴家裏人時,大家都很欣慰,幾歲的兒子更是高興得手舞足蹈。第二天,楊元梅問舅舅,走後接替她的老師怎麼安排,舅舅説:“山裏條件差,沒有教師願意長期待下去,只能一年一輪地換。”舅舅的話深深觸動了楊元梅,思前想後,為了苗鄉的教育事業,為了苗山的孩子,楊元梅最終還是選擇了留在苗山。為了便於照顧生病的丈夫,楊元梅將丈夫從家裏接到集中村小學,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護理,丈夫的病竟奇跡般地“好”了幾年,這使得楊元梅有了喘氣的機會,經過不懈努力,1996年,楊元梅以全縣第二名的好成績考入了黔陽師範民師班,圓了自己多年來的中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