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阜南田繼明:“雙拐”園丁堅守鄉村教學37載

田老師給學生上課

田老師給學生上課

靠雙拐教學37年
   
    對於一個常人來説家離學校兩公里不算遠,但對一個右下肢偏癱的田老師上下班可以用維艱步履來形容。
   
    每天清晨,迎著朝霞,一個拄著雙拐的身影總是最早來到學校。辦公室和教室之間的幾十米距離,也需要用維艱步履來穿越。因為他行走不便加之學校廁所離教室較遠,上課時他不敢喝開水一口,下課了也不能像常人一樣隨便去辦公室休息,在教室一上就是4節課。即使這樣,37年來他從未缺曠學生一節課。
用左手板書37年
   
    因為田老師右腿殘疾,教學時不能單腿站立,只能用右手拄拐支撐身體用左手握筆板書。剛參加工作時左手書寫很不習慣,每寫一個字都非常艱難,在別人休息的時間他卻在練字。經過刻苦的努力,他很快掌握了左手寫字的技巧,現在他閉著眼睛也能用左手書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
   
    37年來,田老師堅持左手板書的同時也沒有因為身體原因而坐著上一節課,雖然經常會感覺小腿不適,但為了講課生動,也為了便於觀察學生是否用心在聽,他一直堅持站著上課。

以愛心呵護“留守孩子”
   
    田老師擔任班主任37年來,一直養成一個習慣:每天早上第一個到教室,迎接學生的到來,晚上,他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在田老師班上,學生遲到、早退、迷戀網遊的幾乎沒有,取而代之的是求知、勤奮的良好班風。
   
    田老師不僅重視班級管理而且更關注“留守孩子”的學習與生活。記得有一次剛開學,在組織班級孩子們入班上課時,田老師發現少了一位平時很少講話的孫傳銀。他清楚的知道這個孩子的家庭比較特殊:孫傳銀兄妹多,父親病故,家庭貧困,母親外出打工,無錢繳書本費又要面臨再次輟學。田老師親自家訪,勸返孩子入班上課,並再次幫其墊付書本費。現在孫傳銀已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田老師始終堅守一個信念:班級裏的孩子一個都不能少。
   
    記得前不久還有一次,他發現班級留守孩子鄧億虎又沒有到班上課,田老師就及時用電話聯絡其爺爺,他爺爺説我正在外村工地幹活,孩子和我一起走的,去學校了,可學校又沒有見他。於是,田老師就騎著殘疾車到幾公里外的鄧億虎家。發現他逃學在家偷看電視。田老師拄著拐杖與其耐心溝通,鄧億虎主動承認錯誤,並和田老師一起回到學校。從此他再也不逃學了,學習成績也不斷進步。平時田老師遇見留守孩子上放學無家長接送時,他就義務用殘疾車接送,學校及家長很是感激。

身殘志堅效果顯
   
    在37年的教學生涯中,田老師有30年是靠雙手拄拐上下班,時間久了雙掌也磨出厚繭。特別是雨雪天田老師更加舉步艱難,不知多少次摔倒再爬起,但仍然堅持上課。目前,因右腿多次骨折,仍有兩塊鋼板固定還沒取出。左腿因意外骨折也打上了石膏,不能行走,醫生及家屬勸他在家休養,但他牽掛更多的是學生,還沒修養兩個月又堅持靠殘疾車到校上課了。

    田老師由於對事業的永恒追求,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工作中通過“嚴、活、愛”三管齊下,即在班級管理中突出一個“嚴”字,在課堂教學中突出一個“活”字,在與留守孩子溝通中突出一個“愛”字,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成績的取得,是汗水“澆灌”的結果。在這37年的教學中,由於他的付出和對學生的關愛,學生學習成績不斷提高,在學生教育素質評測中所帶班級學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評為縣鎮級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師德師風標兵,並深受學生家長的敬仰。由於田繼明老師事跡感人,《安徽青年報》、《潁州晚報》、《阜南教育》簡報均對其事跡先後進行了報道。

責任編輯:孫劍雯

熱詞:

  • 田繼明
  • 園丁
  • 堅守
  • 鄉村
  • 最美
  • 教師
  • 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