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雨,淅淅瀝瀝。幼兒園的門口站著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師,撐著傘,望著那條通往村莊的蜿蜒的泥濘小路。雨越下越大,雨水順著傘邊流下來,濺濕了她的褲腳,她好像並沒有察覺,依然一動不動地望著那條路。
這位老師就是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鵬程幼兒園的張麗卿老師。她是一名共産黨員,現今49歲,從教25個年頭。
中學執教期間的不惜付出
張麗卿老師于1987年開始在山西省忻州市下佐鄉初級中學擔任代課教師。由於當時編制緊,鄉辦中學教師缺額情況更為嚴重,張老師從此與教育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張老師剛20齣頭就挑起了畢業班的重任:三個初三班一個補習班,人數多達200人。每天忙碌不停,經常是通宵達旦,而回報她的是每月46元的代教費。張老師卻不計較報酬,依然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工作著,無星期,無假日。
為了使學生的成績得到提升,張老師要求學生每天早晨6:30就要到教室進行早讀。學生可以自行閱讀也可以向她提問問題。張老師給學生講解問題從不草草結束,總是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如果某一題涉及到前邊的知識,張麗卿老師也會再重復一次,確保學生在明白此知識點的同時不會忘記前面的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總是採用啟髮式教育,利用鮮活的事例、具體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使學生將知識銘記於心。為了不影響工作,她乾脆攜帶女兒把家搬到了教師宿舍:一間平瓦房,冬冷夏熱。每逢雨天,屋子裏的滴水聲響個不停,地上總是擺滿了盆子;每逢雪天,天花板上儘是冰花。
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張麗卿老師堅持進修學習。在1993年領取了山西省教育學院的大專文憑,之後又取得了國家承認的教師資格證書。
無論是熬夜批改作業還是提前備課,當面對學生時,張老師呈現的總是自己的最佳狀態。因為她相信好的狀態能帶動學生高的學習熱情。正是這樣的勤懇,張老師所帶班級的中考成績總是名列市裏前茅。張老師因此也獲得了“優秀教師” “教學能手”“市級、區級模範班主任”等榮譽。
這些驕人的成績無不側面證明著張老師的付出。
幼兒園生活中的無私奉獻
2000年,國家教育制度進行改革,張老師被定為裁減對象。由於農村中學教師的短缺,張老師暫時被留用。雖然只有300元的代教費,但她並不嫌少。因為她太愛這份工作,太愛這三尺講臺了!最終,2003年的元月,張老師在學生們的哭泣聲中,在老師們的哀嘆聲中 ,在家長的惋惜聲中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鄉辦中學。當時,農村學前教育正處於癱瘓狀態,張老師毅然決定從事學前教育工作,又踏上了培育農村幼兒的艱辛之路。
如今張老師在鵬程幼兒園擔任教師也已經是第10個年頭了。她一直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宗旨,獻身於學前教育。
張老師從不因為孩子的家庭背景而對其産生偏見,相反,她對待孩子們一視同仁,對那些孤兒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更是呵護有加。
史曉玲是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小女孩。她是父親在50歲時抱養的。每天來幼兒園時總是衣衫破爛,黑手黑臉的。張老師利用休息時間為她梳頭、洗澡、換洗衣服,總是將一個乾乾淨淨的小女孩送到她父親面前,她的父親感動不已,握著張老師的手説“你就好比她的母親啊”。史曉玲也總是喊張老師為“媽媽”。
五周歲幼兒楊巧玲的雙親相繼離開了她。年長的伯父、伯母把她送到幼兒園,她有時會空著肚子,張老師就為她買些吃的,還經常用自己的錢為她繳納書本費以及部分的管理費。她的衣服破了,張老師親自為她縫補;指甲長了,張老師親自為她剪掉;由於她比較內向,不與人溝通,經常會拉褲子,張老師總是找出自家孩子的衣服給她換好,並且利用休息時間將衣服洗乾淨;雨天,因伯父伯母年邁無法將她接回家,張老師就留她在自己家中住宿。
張老師對孩子們關懷備至。剛入園的小朋友,生活不習慣,不吃飯不喝水,張老師總是變換方式哄小朋友喝水;端起飯碗,一口一口的喂飽他們,此時給張老師剩下的只有冷炙了。
……
在小朋友眼裏,張麗卿老師就像他們的媽媽。
縱觀張麗卿老師25年的教育之路,雖然沒有顯赫的功績,沒有令人羨慕的收入,但是她紮根鄉村,體現自己共産黨員價值的精神難能可貴。無緣轉為正式教師,卻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傾注于教育事業,這種不計得失的品質無人可比。
難道她不是“最美的鄉村教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