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我叫郭雲堂,現年七十一歲,沈丘縣付井鎮東方學校校長。
一九九九年,退休時,正面臨農民打工潮,解決“留守兒童”上學難的問題突現出來,在當地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克服資金、場地等種種困難,硬是靠“借雞下蛋”創辦了沈丘縣第一批九年制寄宿式學校——付井鎮東方學校。這個學校雖地處豫皖兩省交界的偏僻農村,硬體設施標準較低,但由於管理到位,教育教學質量較高,特別是慈善治校,又招收農村最低層的特困兒童,實施個人義務教育更是錦上添花,很受人民群眾的歡迎,現已發展成為擁有兩千多名學生,全縣同類學校的佼佼者。國家、省、市、縣多家媒體經常關注報導。已走進墓坑邊沿的我,又紅火起來,榮獲市、縣優秀共産黨員、道德模範稱號,被特邀為週口市信用建設促進會副會長、沈丘縣孝文化傳播促進會副會長。還參加了市、縣英模巡迴報告團。
“不發錢財發人才”是東方學校永恒的辦學宗旨。
這個宗旨誕生於學校開辦前夕。當時“一切向前看”的社會思潮和農民工工資如鬼火,説沒即沒的現象客觀存在。為了讓農民工的子女留得住、守得好、能成才我把辦學樣當作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除抓好正常工作外,針對留守兒童的特殊情況,又採取了如下主要措施:
(一)讓孩子吃好。學校不統一標準收伙食費。分八個伙食單位,自主經營,統一管理。開飯時,學生自由選擇各挑其好。這樣學生花費既符合了各自家庭條件,又促進了夥與夥之間的競爭。把“眾口難調”辦成了“人人適口”。
(二)讓孩子睡好。一個班分男、女兩個寢室,任課教師親自入住管理。師生感情融洽了,意外事故消除了,良好的作息習慣養成了,一舉多得。
(三)讓孩子學習好。切闔家長“望子成龍”、老師“視生如子”、學生“我要成才”的心理需要,充分發掘各方面的潛力,東方學校推出“拔尖補差工程”常抓不懈。全體師生勤奮向上,各盡其力,換來了“口碑唱響東方紅”。(《現代校長與管理藝術》雜誌報導我事跡的題目)
(四)讓家長放心,實施“鴻雁卡”傳遞制度。“鴻雁卡”就是班主任親自填寫學生在校表現的小本本,學生人手一冊,每月與家長傳遞一次。因填寫文字簡潔、明了、直接,學生可通過電話、網絡等親自傳給外出家長。不正常情況,由班主任直接向家長及時通報,如此等等手段,拉近了家長與學生距離,做到千里遙遠如在面前,“不放心”自然不復存在。
(五)特殊情況特殊關愛。一般情況下,東方學校明文規定的減免學費和獎金激勵制度,學生享受面在百分之六十左右,每年約十三萬元之多。特殊情況,即時相助,決不讓一個學生因錢掉隊失學。如閆衛衛、董夢飛等十三位學生先後均因家庭天災人禍受到學校免除學費直至畢業等的救助。齊方明、李瑩瑩等八位學生先後均因本人患嚴重疾病受到學校救助和學生愛心幫助。
“救助四兒,上善若水。”這八個字是縣委書記楊永志同志第一次看望我時的鄭重贈言。
“四兒”即沒爹沒娘的孤兒;沒爹有娘或沒娘有爹且無力教養的單親兒;爹娘因瘋傻瞎殘無力教養的特困兒和有學習、勞動條件的殘疾兒。這是東方學校招收的另一群孩子,我沒向國家要撥款,包括吃住,就業安置在內,一切費用自己承擔。成績好的孩子,插到相應年級隨班上課,成績差或已輟學的孩子單獨編班,立足實用,強化培養,到十六周歲安置就業。
我知道這群孩子最弱勢,最可憐,也最值得關注。家庭情況的特殊決定了他們自身地位的低下,在家無溫暖,出外冷冰冰,上學不知好好幹,隨著年齡的增長往往滋生逆反心理,仇視社會、仇視他人、黑白不分、任意作為,又無人問津,有的十幾歲就成了慣偷、就加入了黑社會團夥、就成了少年犯。客觀上,他們長大後,多數無力脫貧,成為社會低保的惡性循環。當前的政府救助,儘管能解決吃穿等基本生活困難,但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尚不能一一照顧到位。恰恰這方面正是決定這群孩子“成才”還是“成害”的關鍵。我想,雷鋒是個孤兒,僅憑普通士兵的資格,享受到了同時入伍同志的同等待遇,就迸發出了無限的感恩火花,為黨為人民拼力辦好事做實事,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我是個黨員,完全有義務用黨的陽光把這群孩子幼小的心靈暖熱,變成一個個活的雷鋒,融入十三億人民奔小康的大軍。主意已定就不怕困難,上級沒政策,我認定會讚許;前面沒有路,我願意摸索著走;別人不理解我相信總是暫時的。近二年來,先後投入近百萬元,招收八十四名學生,插班的三十三名學生,人人品學兼優,個個壯志滿懷,決心繼續深造,為國增輝。單獨編班的五十一名學生,已安置二十九人,踏上了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崗位,起碼是一群合格的員工。救助“四兒”工作剛起步,就受到各級政府的表揚和人民群眾的擁護,這是個無爭議的大好事,我決心繼續幹下去,一旦身體不行了,讓孩子接著幹。
要問我有多少錢,靠“借雞下蛋”起家,憑“滾雪球”發展的東方學校硬體還是低標準,四十六畝校園佔地還是租賃,我住的兩間起脊瓦房還是兩間。為什麼這樣做,學習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人民教育事業之中,情願做一輩子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