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 |
葉曉華和學生們 |
![]() |
“陽光”老師葉曉華帶領一群快樂學生。 (張天驕攝) |
個人檔案
●出生年月:1980.5 ●任教學科:中學語文
●畢業學校:福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後於福建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自考本科畢業
●從教地點:福建省廈門市新圩中學
●任教經歷:2002年8月在廈門市新圩中學工作至今
葉曉華的從教箴言:班級經營的好壞,取決於老師的細心與耐心,以及用對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同事的評價:
在她的身上透着一股靈氣與魔力,讓人情不自禁地喜歡她。她是一個“小太陽”,總能帶給同事和孩子陽光和溫暖,任何的班級到她手裏都能成為傳奇。
新圩中學校長 林東榮
學生的評價:
你能想到的好她都有,你能想到的不好她都沒有。是她,讓我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是她,讓我們懂得了感恩他人;是她,把我們的生活變精彩了。
2010級(4)班 黃金瑩
她,青春、陽光、快樂;她,燦爛得像一朵“向日葵”;她,還要帶着孩子們一起追逐“陽光”,體驗生活的美妙……她,就是廈門市翔安區新圩中學老師葉曉華。
2002年,師範畢業的葉曉華被分配到這所廈門邊遠的農村學校。當時學校四週都是農田,公交車班次又少,家住縣城的葉曉華還要每天來回奔跑。遇上車輛拋錨,只能徒步前往時;遇上孩子不愛讀書,家長愛搭不理時,她都會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這其中的辛酸苦辣,對一個80後獨生子女來説是個嚴峻的考驗。
2006年,廈門翔安新區成立,區裏管學校要人,許多教師紛紛“跳槽”到政府部門上班。這對葉曉華來説,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憑藉自身實力考取公務員根本不在話下。可是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葉曉華沒有選擇離開。到最後關頭,葉曉華還是覺得這裡的孩子更需要她,她不能離他們而去。
與學生同甘苦共進退
80後的城市女孩,讓人想到的關聯詞是:新潮、時髦、有個性。誰想一見面,這個亮麗的幻想馬上被樸實無華的外表所“湮滅”。平底鞋、樸素的面龐、衣服也不張揚,平時就這一身打扮的葉曉華為的是給學生做榜樣。
學生黃金瑩回憶説,剛開學,大一屆鄰家女孩得知她們班主任是葉曉華時,就説了一句話:你們會過得很幸福。當時,黃金瑩還存有疑惑與不解。如今已經上初二的黃金瑩提高分貝嚷着:“這是真的,軍訓的時候,老師陪着我們曬太陽,還自己掏錢買大白兔奶糖給我們吃,好溫暖。現在臨近考試了,老師每天都給我們準備了零食,讓我們下午第三節課補充能量,繼續奮戰。”
農村孩子零食吃得少,葉曉華的“糖衣炮彈”常常會讓他們興奮不已。每到期中期末考試,葉曉華還會請學生喝飲料,哪怕是礦泉水,她都會告訴學生自己沒法給他們加油只能加水鼓勵他們。遇到課堂上的精彩回答或考試進步的同學,葉曉華同樣會送上小零食做獎勵。學生零食的“殘渣”偶爾也會被學校德育組突如其來的檢查發現而影響班級月評估,但葉曉華坦言一點都不擔心。
葉曉華所帶的班級已經從倒數第二的“潛力班”上升到“奮進班”,直到現在的“標兵班”。目前,這個班級總成績在全區數一數二。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先進班”。班級的進步正如葉曉華給他們定的班歌《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
有一次,學校校運會1500米比賽,葉曉華班上一女生在距離終點10米處已經搖搖晃晃快站不住了,但仍然在堅持。這時葉曉華上前去扶着她走,還感動着邊走邊掉眼淚。到終點,班上所有過來加油的女生圍上來都哭成一團。
有歡笑,有淚水,葉曉華都陪着學生一路走來。學生黃家園説,聖誕節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葉老師裝扮成海盜逗我們玩,我們還一起跳兔子舞,全班都玩得很起勁。
怪招迭出鬥智鬥勇
“有一次,班上有個1米8的‘大哥’做錯事被曉華約來談話,突然就哭了,當時我們在場的老師都傻眼了。”周冬鳴説。葉曉華用關心代替了批評,現在葉曉華批評學生甚至都不會把學生叫到辦公室,而是帶他們到鎮上的“麥嘉基”,邊吃東西邊聊。
每個班級總有幾個“大哥”,可不用多久,這群“大哥”就成了為葉曉華端茶倒水拿講義的“小弟”。在葉曉華看來,那些所謂的“大哥”,大多喜歡追求標新立異,只要給他們合適的展現平臺就能“擺平”。葉曉華會撥出班會課讓他們開演唱會,在學生上課疲倦的時候請他們唱唱歌,在聖誕節的時候,把他們打扮得古裏古怪的,讓他們好好滿足一回當明星、當模特的感覺。
葉曉華常説,我們要去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要不斷學習新東西,不然就很容易産生代溝。她把從電視上學來明星犯錯召開記者招待會的方式搬到課堂上。犯事學生上臺承認錯誤,台下同學即興提出刁鑽問題,結果全班爆笑,最後小組長還要與犯事學生一起向全班鞠躬道歉。
葉曉華喜歡用輕鬆的方式,既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又可以娛樂其他人。她曾經讓班上比較調皮的四個男生穿上可愛的衣服演了一齣《四小天鵝》,滑稽的動作都是從網絡視頻上學來的。她還給犯錯誤的學生草擬“史上最惡毒最搞笑的誓言”:“大家好,我是玉樹臨風、英俊瀟灑、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極品之王 。如果我再遲到,就會從小缺鈣,長大缺鋅,奶奶不疼,爸爸不愛。如果我再對不起全班的兄弟姐妹,我會走路摔倒,騎車破胎;喝水嗆到,吃飯噎到;吃水果吞進果核,吃蔬菜咬到菜蟲……總之,我倒楣,我快樂!”
“有一次,一個愛上網的男生早讀又遲到了。老師發動全班男生涌上去給他撓癢癢,從此之後,這個同學改邪歸正,不敢再遲到;有一次,班上兩同學在大課間時間躲在班級下棋,那天中午老師罰她們在平時飯量上多吃兩個雞腿”,回憶這些,葉曉華的學生都笑彎了腰,連懲罰都是幸福的。
讓感恩“無處遁形”
孩子們的成長道路上,不免帶有淚水。有些家長給葉曉華打電話説管不住孩子,有些家長跑來跟葉曉華相擁而泣訴無奈……這些讓葉曉華深深地意識到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感恩。
小潘因為家庭變故,不思進取,常與媽媽頂嘴。有一次,小潘參加校園歌手賽,葉曉華找來孩子媽媽看演出。當小潘媽媽站在舞臺上那一刻,小潘淚如泉涌地擁抱着媽媽,説了很多感激的話,此情此景感動了全校師生。現在小潘回家還會幫媽媽做針線活,在班上還會幫助學習薄弱的同學。
説起校園歌手賽,葉曉華眼眶濕了。五一放假三天,葉曉華因為急性腸胃炎住院。班上同學來到病床前:小琴、美玲唱歌,小梅、詩晴跳舞,琦蘭捶背。上班第一天,遇上校園歌手賽,班上所有女生突然站在舞臺上唱了一首歌《不是因為幸福才想你》獻給葉曉華,而這首歌是班上同學用了一個星期時間由《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改編而來。班上女生不約而同地在記者面前唱起了這首歌:相遇在四班╱聚散在一年之後╱高高的講臺有着你忙碌的身影╱不要太傷懷╱相信成功依然在……
這些孩子也曾讓葉曉華傷心難過。有一次,葉曉華偷偷溜過去看學生們午自習,結果卻看到了讓她極為震怒的一面:整個班級亂糟糟。葉曉華先是放出風聲,不再帶這個班級,然後叫年段長給他們開班會。班會上,同學們聽了葉曉華昨夜“奮戰”寫的一篇回憶錄,講述同學成長的苦與樂後,全都哭了。開完班會,年段長給葉曉華發了一條信息:淚眼紛飛。從那以後,學生們變得更懂事,他們知道葉曉華身體不好,主動要求自己管理自己。
每年5月的母親節,6月的父親節,葉曉華都會抓住這個時機以感恩為主題讓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當學生得知家長背後不為他們所知的艱辛時流淚了。靦腆的蔡詩晴終於對爸爸説出了謝謝,那時爸爸已經感動得説不出話來。隨後葉曉華播放的電影《海洋天堂》把所有學生都看哭了。
葉曉華在教師這條路上已經行走了十年整,而她的學生裏沒有一個學壞走樣的。因為這些學生跟她一樣,心裏都充滿着陽光。(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光明日報通訊員 林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