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1985年7月,我高中畢業,20歲的我帶著滿懷的躊志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看到村裏好多的孩子由於沒人接送上學而輟學時,我當起了刁望教學點代課老師,走上教壇,月薪36元,開始了我的教師生涯和我的擺渡人生。

   當時同村同年高中畢業的就有幾個,畢業後他們走南闖北,收入頗豐。我也曾有過出去打工的想法,但當看到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時,又下不了主意。這讓我成為全村人議論的對象,大家都説我傻,不去發財,卻抱著那兩袖清風的工作。

   我的人生選擇:父母曾經極力的反對與阻撓,説什麼人家小孩子出外打工每月收入上千元,你幹嘛死守著每月幾十元的工資。當時我的月工資只是36元,並大多數還用在給學生購置學習用品,每個月能支持家裏的還不到10元。現內澤莊全莊的樓房最低的也有2層,而我家只是三間不成樣的平房。為此,妻子曾跑回娘家住了半年,跟我鬧過離婚數次。

   然而,我沒有因父母的反對和妻子的理解而改變了自己初衷的選擇,26年來,我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是我的執著與追求讓父母與妻子改變了看法,由寬容、理解變為支持。

   刁望教學點的學生來自內澤莊、刁望莊、岜那莊、北角莊,其中,岜那莊、北角莊的學生直走山路便可到學校,而內澤莊與刁望莊相隔一座大山,沒山路可走,內澤莊的學生上學,得走水路,坐著船繞過那座大山才到刁望學校,行程約半個小時。以前,內澤莊的家長們每天都是早早地先用船把孩子送學校才安心,下午放學前再趕到學校把孩子接回家。然而十幾年來,因大龍湖水漫延,所有的周邊村莊田地全無,為了謀生,學生的父母不得不離鄉打工去了,把孩子留給家裏的老人。老人行動不便,考慮孩子們的安全,乾脆不讓孩子上學了。85年我任代課老師後,為了讓本莊的孩子能夠按時來學校上學,我挨家挨戶動員家長,説自己用船擺渡接送學生上下學。為讓家長看到我的決心,第二天,我向朋友借了300塊錢,買來了木料,制起了一隻比較大的木船。

   從內澤莊到學校坐船要半個小時,學生多了要分兩次接送,共用時間就是兩個小時。26年來,我與學生、家長達成一種默契:每天早上6點準時站在湖邊,以手電筒的亮光為信號,看到手電筒亮光後,學生馬上集中到湖邊,等湊夠一批後,我便把學生一個一個抱上了船,划船離去。到學校後,又立即返回來,接送第二批學生。每天僅接送孩子上學就要花費2個小時的時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的船沒讓一個孩子失學,也沒出過一次事故。

   因為孩子大多調皮好動,在船上,稍微不注意就會出事情,這是擺渡最困難的地方,加上下雨水大就更麻煩了。每次擺渡時,我都是先上船,把槳擺好,下來一邊腳踏在岸邊,一邊放在船上,防止學生上船時力度過大搖晃;學生都上完後,叫他們坐好不要亂動,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拔開把船固定在岸邊的木棍,跳上船,抓好綁在船兩邊木塊的漿,然後搖著槳,掉船頭,遠離渡口。

   在這遠離現代化的大山裏,我默默地用愛心為孩子們構築了溫暖世界:孩子的課桌椅壞了,我從自家帶來木料給修理好,孩子們的衣服破了,我在課間為孩子縫好;孩子們餓了,我把做好的飯端到教室;孩子們病了,我划船騎車去買藥;當孩子們沒錢買作業時,我給孩子們買下;當大雨天孩子們不能回家時,我就把準備好的麵條給孩子煮著吃。在師生的眼裏,我是學生的父母,而學生就是我的孩子。

   為了把孩子們教好,我參加了縣中師班的函授學習取得了中專文憑,隨後又參加了縣教師進修學校的大專函授學習,這些年來我刻苦鑽研教育教學教法,所教的年級科目考試成績在全鎮都排前列。2005年,我榮幸地轉為正式公辦老師,多次被評為鎮、縣優秀老師,2008年被評為廣西“八桂優秀鄉村老師”,2010年9月被評為南寧市優秀教師,2010年5月被評為2008—2010年度廣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個人,2010年11月被評為南寧市“我最喜愛的老師”。
 
   26年,一批又一批孩子,從我的教學點走出大山,走進城市,進入高中、大學,我的志願結出了纍纍碩果。
 

責任編輯:李利平

熱詞: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
  •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