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牌榜

榮耀時刻

中國獎牌數
金牌: 199
銀牌: 119
銅牌: 98

24小時播不停

央視紀錄片《亞運在中國》播出後贏得好評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8日 19:00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人民網

>>>>>點擊進入《亞運在中國》專題

《亞運在中國》第一集《始於1990》  《亞運在中國》第二集《亞運之星》

《亞運在中國》第三集《競技本色》  《亞運在中國》第四集《同舟共濟》

《亞運在中國》第五集《相聚2010》

  人民網廣州11月14日電(記者王霞光)為了配合廣州亞運會,中央電視臺推出五集紀錄片《亞運在中國》,11月7日至11日每晚在CCTV體育頻道播出後,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該片是由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歷時一年精心打造的作品,總編導張朝夕在以十集大型紀錄片《我們的奧林匹克》和六集紀錄片《中國冰雪記憶》兩部作品展現了奧運與中國的關係後,這次把主題轉向了亞運與中國,完成了中國體育紀錄片的三部曲。

  《亞運在中國》以社會化、人文化的視角回顧和梳理了亞運與中國的這二十年,選取了張百發(時任北京市副市長)、魏紀中(時任北京亞運會組委會秘書長)、達娃央宗(1990年亞運會火種採集人)、顏海霞(1990年亞運會捐款第一人)、黃玉斌(1990年帶領中國體操隊獲得11枚金牌)、鄧亞萍(在1990年亞運會上贏得三塊金牌,從此走入公眾視野)等典型人物,今昔對照,以二十年間兩屆在中國舉辦的亞運會為坐標,體現出由於中國舉辦亞運而給他們帶來的人生跌宕,深刻反映出中國20年來巨大發展的的社會變遷。

  國內主流媒體對於這部亞運題材的紀錄片給予了重點關注,各大網站第一時間對紀錄片的視頻內容進行了轉載;中國網絡電視臺《亞運在中國》節目點擊率大增,很多觀眾和網友表示,紀錄片使用的三維視覺技術處理手段,是紀錄片創作手段的新突破,讓觀眾産生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耳目一新。播出後,該片的收視率表現搶眼,甚至超過了很多熱點賽事。體育界、電視界專家認為該片牢牢把握住了體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這根主線,以體育為載體,深刻揭示地卻是社會的發展與變遷,立意高遠,表現力強。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代傳播》雜誌主編胡智鋒評價該片承襲了體育頻道紀錄片創作的一貫風格,堅持了人文化的表述,其影像上採用的“創意攝影”和“紀實追蹤”相結合的手法,使《亞運在中國》的風格極富新意。片中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個人命運與宏大的歷史背景相結合,令觀者唏噓感慨。中國視協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會長,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理事劉效禮認為,《亞運在中國》縱貫了兩屆亞運會,既有對北京亞運會的重新發現,又有對廣州亞運會的細節刻畫。該片以亞運為坐標,以中國社會二十年發展為背景,折射出民族心態逐步走向自信和從容的過程,手法、體例、視角、風格都富有新意,代表了當前紀錄片創作水平。

責任編輯:孫晶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留言評論

註冊用戶通道

用戶名: 密 碼: 登錄

非註冊用戶通道

昵 稱:     註冊新用戶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