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牌榜

榮耀時刻

中國獎牌數
金牌: 199
銀牌: 119
銅牌: 98

24小時播不停

海心沙奇跡--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演出誕生記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2日 23:5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奇!美妙!震撼!12日晚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珠江沿岸和海心沙島上呈現的精彩表演震撼世人。這是一場難以複製、註定要永留史冊的經典演出!

    為了這個充滿魅力的夜晚,萬餘名甘於奉獻、勇於創新、充滿激情的演職人員,度過了兩年多的“艱難”時光。新華社記者“潛伏”開幕式指揮部二十多天,採訪了眾多開幕式主創人員,今天揭開開幕式演出的層層面紗。

    向珠江借舞臺

    將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移出體育場,放到海心沙島舉辦的決策,為這一奇跡的問世奠定了基礎。

    11月8日,坐在海心沙島上亞運開幕式場地的看台中央,南國煦暖的陽光和微拂的江風讓人感到無比快意。亞組委慶典和文化活動部部長何繼青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時,透露了這一絕妙創意的來龍去脈。

    “人們常説一個好的開幕式就是一個大型運動會成功的一半,而將開幕式放在這裡舉行,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成功!這將是一次革命性的創新和突破!”

    海心沙緣何受到組委會的垂青?“從最初的招投標到方案選定,廣州亞運會的選址都是在廣東奧林匹克中心,這座由世界建築大師保羅安德魯設計的體育場,承辦了2001年第九屆全運會的開幕式。2008年年底,廣東省委、省政府在研究亞運會開幕式時,提出了大膽的設想:突破常規,在珠江上辦開幕式!

    在珠江江心的小島上搞開幕式,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技術、地質構造、藝術表現、保密、安保……起初質疑和擔心的人不少,連總導演陳維亞都覺得心裏沒底,但經過多方考察和反復論證後,海心沙最終成為這個宏偉藝術構想的落腳點。

    當時,海心沙尚是一個無名小島,有部隊的營房,還有一家製鞋企業。在島的四週水域,甚至還有十幾家靠在船上“討生活”的“水上人家”。

    時間緊,任務重。要完成亞運開幕式場地的施工建設及調試,就必須採取超常規的手段。

    2009年初,在隆隆機器的轟鳴聲中,海心沙島變成了一個大工地。“我們採取的是邊規劃、邊設計、邊拆除、邊施工的方法。同時,展開海心沙周邊水環境的治理,以及交通方案的規劃。現在,這裡的地鐵、公路、碼頭已經全部建好”。

    “按照我們的規劃方案,這個開幕式場地設計要滿足多方面的需求。首是是要滿足亞運開閉幕式的需要,這是第一位的;未來要成為廣州標誌性的文化品牌建築;滿足後亞運時代的利用,成為亞運文化遺産和市民文化廣場。從現在來看,基本上達到和正在實現我們最初的設想”。

    從空中俯看,位於珠江江心的海心沙島的造型酷似一艘帆船。為亞運開幕式立起的四個近百米高的帆屏,猶如為它插上了巨大的風帆。

    如何充分利用海心沙的自然地形,來巧妙設計開幕式場地的舞臺位置、觀眾席,令開幕式團隊絞盡腦汁。一個偶然的機會,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製作總監路建康在附近的一棟大樓俯視海心沙島時,驚喜地發現整個島的輪廓就像一艘面朝東方、即將啟航的巨輪。於是,開幕式場地和觀眾席的位置問題迎刃而解。

    何繼青解讀説:“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主席臺),正好處於駕駛倉的位置。整個設計可謂渾然天成。”

    藝術大師集結珠江

    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無與倫比的恢宏氣勢不同,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展現了中華文化巨大魅力的另外一面,浪漫和柔美,展現了嶺南文化來自於“水”的迷人風采。這場精彩的文化大餐,從10月下旬進入綵排開始,持續到11月12日大幕的正式拉開,每一場演出不僅現場看臺座無虛席,更吸引了數十萬計的市民圍繞在珠江兩岸共賞焰火美景。

    這是一台由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主創團隊聯手眾多世界頂級藝術家共同打造的精彩視聽盛宴,一台獻給世界的中華文化盛典。

    總導演陳維亞是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副總導演、閉幕式執行總導演,他還是2001年北京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總導演;亞運會開閉幕式總製作路健康,是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四個儀式的總製作;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中方美術總監姜浩揚任亞運會開閉幕式運營總監;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顧問、世界著名舞美設計大師馬克菲舍爾擔任亞運會開閉幕式外方舞美總設計,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中方舞美設計總監苗培如擔任中方舞美總設計;北京奧運會閉幕式音樂總監卞留念出任亞運會開閉幕式音樂總監;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燈火總監沙曉嵐擔任燈光總監;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主管劉琳擔任中方焰火總設計。

    參與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演出的不少表演藝術家,又一次站在了廣州亞運會開幕式舞臺上。享譽全球的著名鋼琴家郎朗、歌唱家宋祖英等,以及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4個儀式上都有過精彩表現的河南少林塔溝武校的1000多名學員,今晚在開幕式上也有震撼人心的表演。

    除此之外,廣州亞運會開幕式還吸引了世界頂級焰火設計大師、法國人克裏斯托夫,為《功夫熊貓》、《X戰警》等大片配樂的美國音樂大師約翰鮑威爾,國際影星章子怡,廣東籍著名音樂人李海鷹,以及19名先後奪得過奧運會等世界大賽冠軍的俄羅斯花樣游泳明星等一批國內外著名人士參與。

    這批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獨具匠心地將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的表演設計成以“珠江為舞臺、城市為背景”的藝術大戲。亞運會開幕式移出體育場屬前所未有。

    在廣州珠江上的海心沙島舉辦的開幕式,將這個珠江出海口上的小島設計成一艘巨輪,用獨特的水元素展示了嶺南文化的巨大魅力。45個參賽代表團的運動健兒和亞奧理事會官員,分乘46艘充滿濃郁亞洲風情的彩船巡遊珠江,與數十萬珠江兩岸的廣州市民遙相呼應,共享快樂。

    整臺開幕式,藝術家用焰火、燈光、音樂、噴泉等手段,把“啟航”的主題展現得淋漓盡致,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浪漫柔情,藝術手法時尚感人,編導和演員歷經兩年精心排練的節目使這臺開幕式令人難以忘懷。

    絕處逢生求創意

    開幕式輝煌背後,其實浸透著主創人員身陷創作“困境”的苦澀。

    2009年年初,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從原定的第九屆全運會開幕式的主會場,改到了海心沙島舉辦,奠定了這臺節目非同凡響的基礎。但這一亞運會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創新,要從天馬行空的“遐想”變成活生生的節目,實非易事。

    陳維亞作為執導過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等重大活動的中國藝術家,對藝術的追求既執著,同時又善於聽取別人合理的意見。在接受會場移址這一重大調整後,他帶領創意團隊開始了新征程,在創意的“苦海”中耐受“煎熬”。

    2009年1月底,海心沙島開幕式方案的第一稿問世。“島”為舞臺,“水”為核心元素兩大主軸基本確定後,藝術家們再度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放棄在海心沙島上辦開幕式的意見一度佔據了上風,陳維亞、路健康、姜浩陽“三駕馬車”也出現了意見分歧,一度需要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路向何方。

    如何激發主創團隊的熱情,尋找到新的靈感?團隊中的長者、64歲的路健康2009年春節剛過就帶領所有主創人員,赴大型演出活動非常活躍的美國拉斯韋加斯觀摩和考察,觀看“水秀”(以水為元素的娛樂表演)。拉斯韋加斯之行讓藝術家們的身心得到放鬆和調整,令創作團隊耳目一新,各種世界水準“秀”,不僅讓他們開闊了眼界,更讓他們找到了靈感。最後亞運會開幕式水的舞臺、帆屏上令人震撼的空中“威亞”表演等節目,創意來源都來自這次考察。

    海心沙島上辦開幕式的思路有了,而在開幕式核心創意方面也有了突破。

    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的場地明確了,主題也清晰了,還必須通過藝術家們具體的節目創意和演員們的排練和演出來加以充分體現。

    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設計了莎拉布萊曼和劉歡演唱主題歌的馬克菲舍爾,這回又獻出了奇思妙想。他在海心沙島上,打造了四面由八塊巨幅LED顯示屏“鑄造”的巨帆,不僅一下子為海心沙島注入了揚帆啟航的“靈魂”,更為表演舞臺提供了無盡的想象空間和超大容量的音視頻載體。

    “巨輪”和“帆”一下子使得其他創意找到了源泉,一個個奇思妙想從空中“落”了下來。“海洋之舟”、“白雲之帆”和現場組裝巨型火炬塔點燃主火炬、高達600米的廣州塔“小蠻腰”上逐層打出絢麗焰火、珠江巡遊等核心創意相繼浮出水面,並最終得到了主創團隊的肯定,進入到實際的排練階段。

    從2009年酷熱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季,甚至2010年的春節,主創團隊的藝術家們分赴河南塔溝武校、浙江杭州和廣州郊外的一個封閉式工廠裏的排練場,和數以千計的演員們經受了一次次心靈和身體的歷練。

    2010年9月30日,歷經一年多創意、排練的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節目,在海心沙島這艘永不沉沒的“巨輪”上進行了首次聯排。雖然只是第一次聯排,服裝、音效、視頻、焰火等手段都還沒有到位,但開幕式全新的風格和幾臺精心創意並投入巨大心血排練的節目,仍然深深地打動了有幸在現場觀看的人員。

    10月20日,第一次相對完整的聯排則得到了方方面面專家的高度評價,並針對聯排中出現的13個方面的細節問題逐一提出了解決方案。也正是這一次聯排為開幕式團隊贏得了口碑。

    從尿濕褲子到空中飛人

    無論是業內專家還是普通觀眾,感受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上最精彩的一幕無不首推《白雲之帆》。總導演陳維亞也毫不諱言對這臺節目的偏愛,認為這才是廣州亞運會産生的“第一塊金牌”。

    馬克菲舍爾設計的帆屏最高點為80米,表演的最高點為67米。由180名空中“威亞”飛人和1300多名地面人工拉鋼繩人員、技術保障人員,以及帆屏上視頻和音樂完美配合的節目,緊緊地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和心靈。

    這臺節目是由章東新、王亮等新生代編導高手和河南塔溝武校的師生共同完成的。去年9月在河南塔溝武校搭起的排練場上進行第一次排練時,從兩萬多名學員中選拔出來幾十名“精英”,可他們上到60多米的空中僅進行了一次“蹦極”式的“俯衝”,就有一半人尿濕了褲子,可見這種空中表演給演員們帶來的恐懼感有多大。

    不僅表演者的壓力大,在設備使用上的壓力也相當大。最初想用機械的方式來拉“威亞”,但在塔溝武校排練時,發現機械一旦在表演過程中突然壞掉,將會造成人員失重失位,甚至可能會造成重大的傷亡事故。經過試驗,最後還是認為人是最可靠的“機器”,用人在下面拉“威亞”,不僅對安全有保障,同時空中表演者和地面拉鋼繩者密切配合本身就形成了原生態的魅力。

    在開幕式中,《海洋之舟》這一段節目同樣令人叫絕。這裡面的一大亮點同樣來自馬克菲舍爾,他所設計的一艘能夠進行360度旋轉的船,以明代鄭和下西洋的船為原型,融入了現代表演的元素,充滿著時尚的色彩,在這上面的表演驚心動魄。

    這艘船在浙江杭州的一家工廠裏實驗和生産,從小樣逐步放大,最終也確定了由人力在下面拉動和搖晃,而帆屏上則是驚濤駭浪,45位雜技演員擔任水手在船上進行各種高難度動作的表演,如同與大海風暴展開搏鬥。

    開幕式的火炬塔也獨具匠心。設計理念上採用現場組裝的方式,增強觀眾的視覺感。4根火炬塔支柱每條高26米,重為8噸,火炬盆被4根支柱推向空中。4根支柱由工作人員推進場,然後現場進行組裝,負責這項工作的是一些年輕戰士,儘管年輕力壯,但首次實驗時將支柱推進舞台中央的火炬盆前進行組裝就用了整整10個小時。經過多次演練後,現在已能在短短的十余分鐘內完成推進場和現場組裝。

    “水”是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的核心元素,整個舞臺設計成能夠進行水秀表演的場所,5000余平方米的表演面積能注入十厘米深的水,在變幻的燈光下,時而充滿夢幻、時而充滿激情,而在運動員入場前僅需50秒鐘就能將臺上的水全部排掉,其中的秘密就在於表演臺底下有一層鋼板的隔斷層。

    棄用人海戰術的意外之喜

    短短兩年時間,向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奉獻出如此高品質的亞運會開幕式,亞運會開閉幕式主創團隊靠的是創新務實的精神。

    亞組委慶典和文化活動部部長何繼青接受採訪時總結説,主創團隊一是敢於放棄曾經被長期認為是成功的經驗,這是創新的前提;二是敢於打破自己以往形成的思維定式和行為習慣等;三是務實,既要著眼于宏觀大局、又要著手于微觀上能否實現,亞運會開幕式的成功舉辦充分體現了創新務實的時代精神。

    路健康認為,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的一大特色,是突破了百年來重大國際體育賽事開幕式都在體育場內舉辦的傳統,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完全區別開來。現在看來,把原來放到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辦的開幕式改到了海心沙島舉辦,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選擇。

    路健康認為,這樣做一是走出了體育場,來到了城市中間;另外也形成了將廣州城完全融入其中,形成了以海心沙為舞臺、珠江為背景的特殊表演空間,形成了珠江兩岸的廣州塔和西塔圍繞,廣州大橋和獵德大橋為遠近景,多層次、全方位的城市立體景觀,這是在體育場內不可能做到的。

    總導演陳維亞認為,創新是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成功的核心。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是先組成由運作公司、主創人才、製作隊伍組成的一流團隊參加競標,然後進行創意、排練的全新模式。以陳維亞、路健康為核心組成的大型活動創意、製作團隊經過近20年的合作,相繼推出多臺大型賽事開閉幕式文藝演出。但是僅僅靠這支隊伍要想在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上繼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後再創輝煌,難度極大。因此,在競標亞運會開幕式成功後,他們改變了以往的模式,提出由中外一流專家組成全新團隊的思路,相繼物色了一批世界頂尖的藝術家加盟,並且充分尊重他們的創意方案,使得這支隊伍更具國際視野,創作空間得到很大的拓展,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亞運會開幕式運營總監姜浩揚認為,海心沙島的開幕式中心場地設計創造了亞運會開幕式的歷史。中心舞臺由四面巨型的帆、八面屏組成,表演的水域達5000多平方米。從11月3日起,連續舉辦6場開幕式綵排和正式演出,讓更多的市民們能夠欣賞到開幕式的精彩,有超過10萬觀眾進入現場觀看開幕式綵排和正式演出,更有超過百萬計的廣州市民能夠在珠江兩岸欣賞到開幕式焰火、燈光等編織的燦爛的城市景觀。

    同時,將開幕式放到海心沙島上舉辦的決策還完美解決了大型體育場館賽後利用的難題。開幕式籌辦兩年間,海心沙島上修通了地鐵。底下兩層空間,開幕式期間臨時辟為演員化粧室等,亞運會後這裡地下是地鐵站,而上面則成為廣州的城市文化體育休閒廣場,成為廣州新的城市景觀和新地標,充分體現了廣州舉辦亞運會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辦賽理念。

    路健康表示,在吸收借鑒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創新務實,是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的特色。在組織形式上,借鑒了北京奧運會一個團隊承辦四台儀式的成功經驗,同時又進行了創新。亞運會開閉幕式由陳維亞擔任總導演,而亞殘會開幕式由朱建偉擔任總導演、閉幕式則由孟雁擔任總導演,但四個儀式的運營完全由一個團隊承擔。這樣既保障了創作人員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也大大節約了經費。

    參加開幕式演出的專業團隊的1000多名演職人員,同時參加四個儀式的排練和演出。在儀式人員上也是共享,培養了一次可使用四次。在視頻、播音等方面從裝備到人才也都是如此,使得運營成本大幅降低。而在創意方面則能夠做到思路統一、相互呼應,形成完整的創意思路。例如北奧大型活動公司的200余名燈光、音響、舞美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了四個儀式,平均每個儀式不到40人,甚至比一些省、市運動會開閉幕式所使用的工作人員都要少,經費都要節省。正因為如此,亞運會開閉幕式和亞殘運會開閉幕式的經費大大低於北京奧運會,但規模和效果仍然保持了相當高的藝術和製作水準。

    20年前的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主要是以中國傳統的團體操人員組成主創隊伍,而這一屆則是以經歷了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洗禮的專業團隊為主。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籌備期間,總導演張藝謀曾對以往的人海戰術進行了批評,但在最後的實踐中,他卻將“人”這一元素用到了極致,整個開幕式上參演人員超過2000人的節目達到7場,使用演員就超過萬人,加上預演的演員總數2萬餘人。20年前的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也是“團體操加人海戰術”,當時僅作為背景板的演員就有上萬人,場地表演的也有1萬餘人。

    而此次廣州亞運會則完全不同,以往驕人的團體操表演形式讓位於藝術、舞蹈化的廣場藝術表演。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海心沙島表演場地狹小,觀眾集結和疏散也受到了制約,這種獨特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只能採取廣場藝術;二是廣州這座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要想組織大量的演職人員參與這樣幾乎沒有報酬、排練時間長、要求又相當苛刻的演出活動,難度相當大。因此,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僅用6000余名演職人員參加,是近年來中國舉辦的重大賽事儀式活動人員最少的一次。

責任編輯:張雷 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留言評論

註冊用戶通道

用戶名: 密 碼: 登錄

非註冊用戶通道

昵 稱:     註冊新用戶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