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2010亞運會 >

1974年首次參加亞運會 張大維擎五星紅旗入場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2日 09:26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人民網10月12日報道(記者 許立群)“我的亞運情結會比奧運情結更久遠、更深厚。”

受訪者:張大維

  “我沒有參加過奧運會,亞運會是我運動生涯中最高的競技舞臺。所以,我的亞運情結會比奧運情結更久遠、更深厚吧。”64歲的張大維如是説,或許這種感慨正是那個時代運動員的集體心聲。

  1974年,第七屆亞運會在伊朗德黑蘭舉行。在諸多國際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久別國際體壇的中國終於重返世界體育大家庭,中國體育代表團第一次登上了亞運會的舞臺。開幕式上,手擎五星紅旗、雄赳赳走在中國代表團最前列的正是旗手張大維。

  “儘管當時的政治氛圍還比較緊張,但中國代表團還是得到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歡呼聲。”對36年前的往事,張大維記憶猶新。“我們是邁着正步通過主席臺的,男選手身穿筆挺的中山裝制服,女選手穿的是有點兒旗袍樣式的連衣裙,也很得體。大家都精神抖擻,就是要展現出中國選手良好的風貌。”

  如今,誰是代表團旗手已成為開幕式上的一大懸念,而在張大維時代,他在開幕前兩個月就獲知了自己的光榮使命。當年的張大維是中國男籃主力隊員,身材高大、儀錶堂堂、球技出眾。為了在開幕式上展現中國健兒的風采,不僅是張大維,所有參賽隊都在訓練之餘踢正步、走隊形。“整整練了兩個多月,隊裏還專門請來了軍代表進行指導、糾正動作。”

  登上亞運會賽場時,張大維已28歲。如此“高齡”才有機會第一次見識國際大賽,不能不説是一種缺憾。

  或許正是因為機會得之不易,張大維和隊友們才格外珍惜,每一場比賽都竭盡全力。最令張大維刻骨銘心的是與韓國隊的兩次較量。那是中國隊第一次在國際賽場與韓國隊遭遇。小組賽時中國隊打敗了韓國隊,然而半決賽再戰韓國隊,中國隊114:119告負。

  “我們就是輸在缺少大賽經驗。”張大維幾乎記得那場比賽的所有細節。“我們在下半場還一直領先,但最後幾秒後衛出現失誤,被對手追上,最終在加時賽中以5分惜敗。那天晚上,全隊總結會開得異常熱烈,失誤球員懊悔得直掉眼淚。論實力,我們是能夠戰勝對手的。”

  亞運會賽場外的風光和景致,也讓張大維唸唸不忘。可以容納上千人就餐的大餐廳、廚衛俱全的公寓式套房,亞運村裏的一切都讓中國選手們倍感新奇。“就是拿今天的標準來衡量,德黑蘭亞運村的條件也非常好。”

  “那時我們外事紀律非常嚴格,剛進村時中國選手都比較拘謹。不過在那種歡快的氛圍中,各國選手彼此間的友好自然而然地就表現出來了。”張大維記得,中國代表團特別用專機從國內帶來許多食品,有罐頭、鹹菜、花生、糖果等等,一部分是給離不開中餐的中國選手增加補給,還有一部分是用來招待其他國家代表團。“我們還帶來不少紀念品,絲巾、刺繡之類的特別受歡迎,大家搶着要。”張大維説,他珍藏着許多在德黑蘭收穫的禮物,有隊旗、紀念章、運動服等等。空閒的時候,張大維經常會將這些寶貝小心翼翼地摩挲一番,那些美好的時光便又重現眼前。

  旗手,無疑是一個代表團的標誌和驕傲。但囿於當時傳播手段的局限,張大維沒能像後來者那樣一夜成名,但他依然認為亞運會在深刻改變、塑造着他的人生。“亞運會讓我積累了經驗,開闊了眼界,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體育在國際交往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1986年,張大維與亞運會再度結緣。在漢城亞運會上,作為主教練的張大維率領中國女籃勇奪桂冠。此後,張大維的目光又投向了世界籃壇。近年來,作為電視臺的籃球解説專家,張大維對NBA賽事的精彩解析也是在為中國籃球繼續尋路。

  德黑蘭亞運會不僅是張大維的起點,也是中國體育的起點。可以説,亞運盛會與中國體育相互需求、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因為中國的參與,亞運會終得完滿;而站在亞運會嶄新的臺階,中國體育向着世界體育高峰開始了頑強地攀登。

留言評論

註冊用戶通道

用戶名: 密 碼: 登錄

非註冊用戶通道

昵 稱:     註冊新用戶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