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和我們心連心……
非常道,非常人物,非常觀點。離汶川地震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了,但這場災難中的許多場景卻讓人記憶猶新。
揭秘明星之間不為人知的關係……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影視傳媒系主任,影視學博士.現為中國視協高校藝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央電視臺研究處客座研究員、中國新聞研究會、中廣學會主持人研究會、中廣學會法制節目委員會常務評委。
莊子裏有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由於我們習慣於自以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於客觀事物,於是就會出現好心辦壞事的現象。而我們又經常會被社會中各種各樣的外部評價所影響,而不能真正認知自己的內心,結果被所謂的潮流而左右,在紛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來判斷一個事物的有無和無用,莊子卻告訴我們,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為。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斷一個東西的有用和無用,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司馬遷在《史記》中説到,世上熙熙皆為利來,世上攘攘皆為利往。可見名利二字是世人難以捨棄的追求。但是莊子的人生哲學是淡薄為大,因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莊子所説的“逍遙遊”。
每一個個體和每一件事之間的比較,是沒有單純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優劣之辨,那麼莊子認為辨別境界高低的標準就是是否合乎自然。莊子作為道家的代表人物,認為每一個人要遵循內心的道德,聽從自在的聲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我把我的體驗和感悟拿出來和大家交流,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理解是標準答案。我相信,道不遠人,它貼近人性,在現實中産生作用,樸素的真理永遠是簡單的,這就是道。但是言辭之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著他自己的色彩。
人們把孔子稱為聖人,卻把莊子稱為神人。如果説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麼莊子就是道家的化身。莊子留給我們的,是他那些充滿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天馬行空的想象,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為,經常令人瞠目結舌,又令人拍案叫絕。
孔夫子以他天地人合一的寬廣胸懷告訴他的學生們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
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用不同心態對待生活的缺憾和苦難,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現代生活中,如何把握為人處世之道?孔子説:“過猶不及”。
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他教育弟子常以君子和小人之分來明辨是非。
《論語》中對交友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
聖賢的意義就在於千古之前以他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看著後世子孫一一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