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恐龍滅絕之新見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6日 15:49 來源:
專題:回到恐龍時代

  恐龍的滅絕有四種流傳的假説,最具科學性的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的主要原因是撞擊形成的灰塵遮蔽太陽使地球表面溫度大幅度降低造成生物鏈的破壞,最終導致恐龍的滅絕。

  任何假説都存在缺陷,小行星撞擊地球假説也不例外。第一,恐龍生存於六千五百萬年前,考古學的誤差在幾萬到幾百萬年間,也就是説考古學證明恐龍的“突然”滅絕是一個幾萬到幾百萬年的過程,小行星撞擊地球對生物的致命影響也就是三、五年,考古無法證明恐龍是在三、五年中或在其後很快滅絕的;第二,恐龍時代,其是地球上最高級的動物,生存幾乎遍佈全球,而地球環境溫差相對於灰塵遮蔽太陽造成的變化要大得多,也就是説恐龍完全可以通過遷徙等等與自然作鬥爭生存下來;第三,由於人類鑽探技術的限制,科學實踐還沒能採集到所謂撞向地球的小行星的岩芯,也就是説直徑達 180公里的環形坑是小行星、彗星、隕石撞擊還是沉降後的火山口等等未得到確證,等等。

  按《進化論》理論,物種的消失是一個進化的過程。恐龍的消失存在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生存長期受到威脅而逐漸消失,二是在與自然長期的生存鬥爭中進化成為新的物種。恐龍的消失也許是一個長達百萬年的過程,由於小行星撞擊地球等偶然因素造成滅絕幾乎是不可能的,其消失或許是長期受到一種致命病毒或病菌等等的威脅,而威脅産生的來源是隕石帶來或地表下十幾公里濺射出的物質則是可能的,或者恐龍的消失與地球上一次規模較大的隕石撞擊只是碰巧發生在同一時間段,而其並無聯絡。恐龍在與自然長期生存鬥爭中也許有一支突變進化成了別的物種,假設是類大猩猩吧,如果考古發現了介於兩者之間的生物化石就可以提供科學的根據了,不過其發現的機率會很小,但發現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在進化史上有很多物種消失,比如猛犸、古猿等等,一定要把長達百萬年的過程描述成突然的“滅絕”而尋找一個偶然的理由,未免有些太牽強了,不過,關於過去、未來的假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也是科學的秉性。

責編:鞠培峰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