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新證據 | ![]()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6日 14:59 來源:
俄羅斯的生物學教授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日前在莫斯科召開記者發佈會,展現他在阿塞拜疆共和國的重大發現,這一發現證實了以前法國科學家推測的恐龍因為放屁而導致自身滅絕的假説。
“無論它顯得多麼荒謬,但科學相信的是證據。”謝爾蓋教授坦承自己原先也質疑放屁滅絕假説,認為其異想天開。但是當他真正拿到該假説的論文,“就一下被迷住了”。
恐龍放屁滅絕假説是兩位法國環境科學家提出的,其理論是恐龍每天不斷放屁,在一億多年間釋放出驚人的甲烷。這些甲烷最終破壞了臭氧層,導致地球生態發生巨變,食物奇缺,以致恐龍絕種。
為了驗證該假説,法國科學家用了80頁紙來建立了一個複雜的氣候模型。謝爾蓋教授認為,從數學角度該模型是完美的,但自己是生物學家,需要發現的就是證明這個假説的生物學證據。
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了4年的不斷野外考察,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終於在阿塞拜疆共和國發現到了足以支持該假説的證據——一具基本完整的白堊紀晚期蛇頸龍骨骼化石。引人注意的是該恐龍的骨骼明顯有營養不足的跡象—-這説明了白堊紀晚期食物短缺的情況。而最驚人的發現是該恐龍的頭骨,鼻孔的部位只有較早期恐龍的1/4大小。“這是適應環境的結果,我們可以想見在白堊紀晚期,恐龍完全滅絕前,空氣質量已經惡劣到驚人的地步。”謝爾蓋教授向記者再現當時地獄般的情景“空氣中全是甲烷,臭氧層破壞,紫外線強度是現在的120倍。而銨、硫化氫、糞臭素和揮發性脂肪酸已經到了飽和的地步。”
責編:鞠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