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甘肅永靖首次發現120多個恐龍大腳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6日 14:50 來源:
專題:回到恐龍時代

  文章來源:中國古生物網

  自從被120多個恐龍大腳印“踩”了一腳後,甘肅省永靖縣一夜之間揚名海內外。國內權威專家給予的評價是:此屬重大發現。

  1、我和恐龍大腳印比了回尺碼

  3月21日上午我踏上了永靖縣的土地。説句實話,當時的心情甚至可以説有點激動,因為終於可以親眼看到這些想都想不出來的重大發現。但剛到永靖縣就被潑了一盆涼水,宣傳部負責人明確告訴我:“從3月18日開始,為使這些足印得以有效保護和挖掘,清理現場已被封閉,未經許可,任何人都不能靠近。”我當時心裏咯噔一下,可又不甘心,再三與縣政府領導協商,最後看我是從北京遠道而來,終於同意第二天派船順黃河三峽送我去現場採訪。

  3月22日上午9時,我登上了去足印現場的快艇。腳下的黃河並不是想象中的混濁,距水面一米多深的遊魚都清晰可見。快艇在清澈的黃河水面上疾駛,兩岸山坡上的楊樹在抽芽,河面上不時飛出被快艇聲驚嚇的野鴛鴦、沙鷗和白天鵝。

  終於靠岸了。經過40分鐘的水上航行,我來到山腳下,爬上一個很陡的山坡,遠遠看見十多個工作人員正在拿著鐵鍬挖土、裝車,隨船一起去現場的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我,那就是恐龍足印現場。遠遠向現場看去,我未免有些失望,400平米的足印現場全部被黃土覆蓋著,哪有一絲考古挖掘的影子?又往前走了10分鐘,在旁人的指點下,透過表面覆蓋的黃土,隱隱約約中,已能略微端詳出腳印的痕跡。

  在這很陡的坡面上突起一塊大石頭,負責現場施工的王師傅説那就是恐龍的“腳心”。我左看右看也想象不出,誰的“腳心”長的是石頭樣,只能調侃道,“這圖案挺抽象的。”“不抽象!我把土給你掃出來看看就像腳印了。”雖説坡面陡峭,可我和王師傅用掃帚把覆蓋在上面的一層浮土掃開竟足足用了近15分鐘。這時,一個巨大的腳印形狀的坑顯露出來,而那個突起的大石頭正好位於坑中心,不是腳心是什麼!我身高1.86米,鞋要穿44號的,平時顯得挺威風,可往恐龍腳印裏一放,整個是“汪洋中的一條船”,順著恐龍後腳跟量到腳趾頭,整整4個半鞋底兒,快有1米長了。“這要讓它踩一腳,人得變成一灘泥。”我暗自慶倖沒和恐龍生在一個年代,“這個腳印只能算中號,再往上走有一個那才叫大,足有半個乒乓球桌大小。要是倒滿水,能給孩子當澡盆。”王師傅隨手比劃著,一副見多識廣的神態。

  2、10年前“大骨頭”被扔進黃河

  據説,10年前,當地農民在開荒時,曾挖出不少叫不出名來的“大骨頭”。村裏農民看它既不像牛,也不像豬、羊的骨頭,村裏的老人也説不出到底是什麼,但認為這些骨頭是一種不吉利的兆頭。於是,村裏的年輕農民就用镢頭把這些“大骨頭”砍成數段後,扔到黃河裏去了。如果他們知道扔掉的是比黃金還珍貴的稀世珍寶,肯定會後悔得頓足捶胸。

  恐龍大腳印的第一個發現者是甘肅省第三地質礦産勘察院古生物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李大慶副總工程師,確切時間是在1999年的8月。

  當時,甘肅省第三地質勘察院的地質工作者在永靖縣境內的老虎口做一般的地質調查時,無意中發現恐龍足印化石遺跡。由於這裡瀕臨黃河鹽鍋峽庫區的太極湖邊,並且這裡距早先發現的紅古馬門溪龍産地只有30余公里,分析這裡的地理環境,地質工作者感到這一發現將是極有意義的事件。但限于當時有限的技術和物質條件,只是沒有繼續挖掘,他們用浮土層將部分挖掘面覆蓋後,便返回了蘭州。回來後,李大慶等向院裏做了彙報,希望籌措資金和設備對現場進一步挖掘。院裏對這一發現很重視,開始打報告爭取資金。2000年,甘肅省科學技術廳和省財政廳下文,下達2000年“科教興省”省長基金資助項目,將“甘肅永靖老虎口恐龍足印及其形成時代環境研究”列入其中。到當年年底,10萬元資金到位,甘肅省第三地質礦産勘察院的地質工作者又肩扛儀器設備奔赴現場開展正式挖掘工作。

  3、1.7億年前我腳下是萬頃碧波

  擔任挖掘現場總指揮的甘肅省第三地質勘察院的張工程師跟我説:經過地質工作者近半年的挖掘,已挖出了120個左右清晰可辨的恐龍足印。這些新發現的足印都集中在一個山坡上,目前挖掘面積近400平方米,可分辨的一共有十多組。足印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分辨出每組腳印的走向,其中6組足印非常清晰,它們的行走方向都不一樣。從我倆所在的地理位置看,有從南往北的,有從東往西的,相互交叉,很有可能是一大群恐龍在一起行走過程中留下的痕跡。通過對其中一隻巨型恐龍足印的測量和考證,專家們確定,留下該足印的是一個龐然大物,兩條後腿間距離為3.45米,前後足距離為3.75米,它兩步就可以跨過一個籃球場。根據它的步幅,專家分析,留下這只足印的恐龍體長在20米以上,體重接近50噸,在恐龍家族中也算是比較大的。

  恐龍腳印所處的位置三面環山,放眼望去光禿禿一片。依照從課本上學到的化石形成原理,我判斷此處不具備構成化石存在的外部條件。關於該足印的形成,有關專家推斷,這一帶曾是一個古湖泊的沙灘,順著現在的山坡通向當時的水底。那時的湖泊正處於枯水期,沙灘露在地表上,還是半潮濕的。恐龍從湖泊經過沙灘向岸上走去,鬆軟的沙灘上就留下了它們帶有淤泥的足印。此後,沙灘進一步脫水乾燥,在足印的表面形成了一層硬殼。等到下一個季節,水位開始上漲,迅速淹沒了這片沙灘,湖水帶來的泥沙覆蓋了足印,經過脫水作用使足印成型。而地球經過上億年的運動,地表産生傾斜,當時的沙灘就變成現在的山坡,當時的足印就變成今天的化石。

  號稱“恐龍王”的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趙喜進研究員鑒定後説:這確是恐龍足印,形成于1.7億年前的侏羅紀或早白堊紀。此外,腳印周圍還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水的波紋,以及泥地板結時形成的龜裂。這些足印是由10隻恐龍踩出來的,它們又分屬於三種不同的類型。其中可稱世界之最的那只碩大足印屬於巨型蜥腳類恐龍,而三趾足印則為虛骨龍所留。趙喜進在現場考察時不禁發出感嘆:“這麼清晰、這麼完整、這麼有立體感的恐龍足印群,屬於重大發現,此次考察真是一種享受。”

  另外,張工程師告訴我,最近,地質工作者又在距該遺跡6公里以外的地方發現了一段2米多長的腿骨化石。據專家初步判斷,這段化石可能是恐龍的大腿骨。

  4、恐龍家族曾在此生死搏鬥

  站在一片無聲的大腳印中間,很容易誘發思古之幽情。其實,這群腳印已向後人展示了一場血腥的生死搏鬥。

  從資料上看,蜥腳恐龍以吃植物為主,體積相對較大;而虛骨龍個子較小,以食肉為生,生性兇殘。經過對足印類型和分佈情況的分析考證,專家發現,食素的蜥腳類恐龍大足印都集中在中間,而兇殘的食肉性虛骨龍足印都圍繞在四週,並跟隨著大足印走向遠處。由此,專家們猜想距今1.7億年前,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恐龍家族的生死搏鬥。

  而李大慶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1.7億年前是恐龍的繁盛時期,永靖縣屬黃河流域地區,曾是湖泊沼澤地貌,水草豐美,氣候溫暖。根據現場挖出的腳印種類、恐龍遺跡,以及古河底清晰的水波紋印跡,猜想當時這裡可能是多種恐龍的棲息地。但僅以腳印還不能精確判斷,恐龍家族內部是否發生過自相殘殺的場景。假如能在這個區域內挖出不同種類的恐龍骨化石,依據骨骼化石對恐龍種類進行精確定名,才能準確判斷當時恐龍家族裏食草型恐龍與食肉型恐龍是否發生過像美國電影《侏羅紀公園》裏弱肉強食的決鬥場景。目前,省地質勘察院正組織力量對足印現場進行大規模挖掘,相信通過繼續挖掘,肯定會有許多新的秘密被揭開。

  5、每個腳印都蓋上土

  王師傅説:“知道為什麼在腳印上蓋塑料布嗎?告訴你吧,那是為了保護遺跡。”挖出的足印裸露在外,最怕的就是下雨。一旦下雨,雨水攜泥沙流下,會損傷足印完整的外形。另外,足印長期裸露,在外接觸陽光、空氣會加速氧化,所以他們前幾天把腳印都用厚10厘米的土蓋上了。張工程師説,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目前資金極其有限,每天光運轉費用就是近3000元。進度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挖掘必須小心謹慎,因為挖掘稍不小心,就會把恐龍足印破壞。

  李大慶正在加緊整理此次挖掘的書面材料,準備在5月份向國土資源部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從遺跡價值本身看,永靖恐龍足印已達到國家地質公園的申報標準,但目前遺跡保護措施還顯得滯後。遺跡現場正在集中力量對挖掘出來的化石群進行固坡、排洪、拉網等保護性措施,並打算建設露天大棚,預計這些工程4月底有望完工。

  6、大腳印“五一”亮相

  永靖縣位於甘肅省中部,改革開放後著名的劉家峽庫區以及周圍豐富的旅遊資源使永靖縣的旅遊業發展迅猛,百姓的生活有了好轉。120多個大腳印遺跡剛在永靖縣內被發現時,縣政府的領導們非常驚喜,認為它能成為永靖縣發展旅遊業的“龍頭名牌”,但實際操作起來很難。永靖縣主抓旅遊業的縣委副書記孔德平倒也實話實説:雖然這些年永靖旅遊業蒸蒸日上,但永靖縣畢竟家底薄,全縣19個鄉鎮有13個屬國家級貧困地區,縣財政收入並不富足,但鋻於恐龍足印化石的珍貴性和不可再生性,永靖縣委、縣政府目前緊急籌措首期50萬元應急資金,並劃定15平方公里的保護範圍。

  但從發掘進度看,50萬元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況且這50萬元的救急款還是從銀行貸來的。目前旅遊業屬淡季,縣裏幹部下月工資還沒著落呢!孔書記越説越急,稱現在永靖縣正在向甘肅省申請省級古生物足印化石保護區。省國土資源部門對此事也非常重視,準備出6萬元應急經費投入前期保護和發掘工作。永靖縣準備今年5月向國土資源部申報國家地質公園一級保護項目。在取得國家支持的同時,永靖縣目前正在大力宣傳,開始進行招商引資,加快旅遊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縣裏還準備增派人手,進駐現場,提高挖掘的工作速度,力求在“五一”黃金旅遊週期間向全國遊客對外開放恐龍大腳印遺跡。

  7、商家開打恐龍牌

  恐龍大腳印的面世引發了永靖縣城一場“地震”,反應靈敏的企業界人士早嗅出了其中的商機。但多數企業投入資金並不多,惟獨甘肅一家經營房地産業務的公司是個例外。

  通過聊天,我感到這家公司的張總經理的眼光確實有所不同。張總經理自稱是個釣魚迷,自從發現太極湖(恐龍腳印下的一個湖)這個地方環境特別好,就經常來此釣魚。當時,他就已經在這兒投資建了個垂釣俱樂部。自從得知發現恐龍足印的地方距他的垂釣俱樂部很近時,就開始有了“站在恐龍背上”發展多種旅遊經營項目的計劃,並開始與該縣縣政府聯絡磋商此事。“我這兒娛樂項目佔地面積400畝,待與縣政府協商後,準備追回150畝,建一所中西合璧的高檔別墅區,再在酒店周圍的水塘種上大片的荷花,水塘旁邊開起黃河茶攤大排檔,我們已在南方預訂了5艘龍舟,準備在這兒開龍舟大賽,並且在黃河岸邊鋪上人工沙灘,修建個天然浴場……”張總經理饒有興致地説著他的“五年規劃”。

  8、看看美國學學自貢

  “我不反對對恐龍腳印一類的遠古化石進行開發,但必須要以保護為前提。”中科學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忠和説這句話時特別加重了語氣。

  周忠和認為,挖掘要由正規的國家級考古隊伍完成。“我堅決反對在考古工作中摻加商業行為,如將遺址開發權承包給企業或個人,甚至將出土的文物公開拍賣,致使國家珍貴文物流失,那我們就是千古罪人!”

  周忠和研究員建議:“甘肅永靖可以借鑒四川自貢甚至美國的發展模式,打旅遊牌,以科普和教育為主題,用建立恐龍公園、博物館的形式,合理適度地開發。應多聽取專家意見,避免急功近利。”

責編:張悅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