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發現七千萬年前恐龍新科 | ![]()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6日 14:43 來源:
文章來源:中國古生物網
中國地質科學院11月17日透露,該院研究員程政武與石家莊經濟學院教授龐其清等歷時十餘年,對山西天鎮發現的2300余件恐龍化石進行研究,證實這些化石是世界罕見的晚白堊世新型恐龍動物群化石。其中有恐龍新科。
1983年龐其清和程政武進行地層考察時,在山西天鎮縣趙家溝鄉康代梁山發現12節恐龍尾椎骨化石。1989年-1994年間又先後5次在此進行發掘,採獲各類化石2300余件。這批化石中甲龍的化石材料最多,具有多個分散骨架。 經研究對比,其中一長約5米、高近1米的甲龍為一新屬新種,被命名為"楊氏天鎮龍"。另一保存較完好的大型恐龍骨架(約獲骨骼70%)體長近20米,高約5米,保存有牙齒、脊椎骨、脅骨、四肢骨等,為一新科新屬新種,被命名為" 不尋常華北龍"。
據研究,化石的地層時代應為晚白堊世坎佩尼期,距今約為7000萬年前。 經對含恐龍化石地層的研究表明,當時恐龍生活於水體較淺的低能半乾旱鹼性氧化的濱湖環境。據研究,乾旱、炎熱的鹼性環境可能是導致恐龍動物群集群死亡的重要環境因素;另外,經對恐龍骨骼和地層中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恐龍骨骼中的鎘(cd)和鉛(pb)等有害元素及稀土元素呈明顯的異常或超高異常,這對探討恐龍集群死亡和絕滅之謎提供了重要的元素地球化學信息。 這一恐龍動物群的發現,填補了中國最晚期完整蜥腳類恐龍的空白。有關古生物專家認為:"天鎮標本的發現,不論是系統演化上,還是在恐龍絕滅的理論上,甚至在古地理、古氣候和古地貌及恐龍遷徙等理論的研究
責編:張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