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隕石坑無關恐龍滅絕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6日 13:34 來源:
最近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的研究表明,尤卡坦半島隕星撞擊事件早于恐龍滅絕30萬年前就發生了,根本不能構成恐龍滅絕的原因。自從上世紀80年代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發現以來,科學家們一直相信它就是6500萬年前的一次隕星撞擊地球後留下的,並相信這次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
這個小組的研究結論發表在今天出版的《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很多證據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6500萬年前的一次隕星撞擊地球導致了火山噴發和地球氣候的巨大變化,最終使恐龍在地球上滅絕。當巨大的、一半在水下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在尤卡坦半島發現,看來就成了最佳的候選證據了。
研究人員説:“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就被認為是6500萬年前隕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和大量其他生物滅絕的有力證據。”
隕石坑岩石中含有一層高濃度的銥元素,就是K-T界線的標誌,K-T界線意思是介於白堊紀和第三紀之間,即大約6500萬年前。銥是一種地球上的稀有元素,卻是隕星裏最為普通的元素。
但是研究人員説,在隕石坑正中部位鑽孔取出的核心物質,表明它的年代要比K-T界線早30萬年還要多,因此“這次撞擊不可能像通常認為的那樣是導致白堊紀末期恐龍滅絕的原因”。
由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格塔-凱勒領導的研究小組,包括來自德國、瑞士和墨西哥的專家,他們研究了直徑200千米的隕石坑中間表面以下1500米範圍的樣本。另外一些樣本包括一些像玻璃一樣的岩石小塊,它們是在撞擊中融化形成的,時代倒可能是在6500萬年前,估計誤差會在幾十萬年左右。
但是核心部位的樣本表明隕石坑內的化石,是在早于白堊紀與第三紀界線30萬年前就死亡的生物。重力證據也表明它比以前認為的年代要早。
這項發現也支持了另外一種理論,恐龍和其他生物滅絕於是地球氣候發生大變的一系列災難,凱勒的研究小組説。
他們認為其他一些隕石坑的時代大致也是在這個時期。沒有哪次撞擊的影響能夠大到導致整個地球氣候的大變化。但是隕星撞擊地球的時代,正是地球上火山活動頻繁的時代,即著名的德幹火山作用時期。那時溫室型氣體組成的大氣使地球變暖,大量生物滅絕。
“希克蘇魯伯撞擊正是發生在地球火山作用強烈、全球氣候變暖的時代。”凱勒説。現在印度的德幹,就是由6500萬年前接近地核的熔岩噴發而形成的。火山爆發給地球表面帶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引起了溫室效應,最終導致大量動物和植物滅絕。
“此次發現説明了白堊紀與第三紀界線的撞擊事件可能只是促成恐龍徹底滅絕的最後因素,而不是造成慘劇的根本原因。”研究人員總結説。現在他們需要發現這真正最後一擊留下的隕石坑。他們推測印度著名的Shiva坑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個。
凱勒説,有明顯的證據表明第三次大撞擊發生在恐龍滅絕15萬年後,這次撞擊使以前在全球範圍的災難中滅絕的動物和植物恢復的可能變得微乎其微。
責編:鞠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