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浩特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5日 17:05 來源:
消息來源:中國古生物網
二連浩特是在蒙古高原上發掘到的第一個恐龍化石地點,在亞洲恐龍研究史上佔有極為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這個地點是在1922年,由中亞考察探險隊所發掘到的。在1920年代,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NH,New York)所主導的第三次中亞考察探險計畫是研究亞洲地質與古生物學有史以來最大的隊伍。他們在內蒙古地區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國南部戈壁沙漠成功的挖掘震驚了世界。被當時主持計畫的隊長Roy Chapman Andrews聲稱為〝嶄新的征服亞洲之舉〞。在這個世紀早期,有一個假説認為所有的哺乳動物與人類是起源於亞洲,然而逐步擴展分佈到全世界。當時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脊椎古生物學部門主任,著名的古生物學家Osborn發展出這種概念,因而指派其館員Andrews到中國來組織起一個探險考察隊伍。
Roy Chapman Andrews明確寫下主要的任務:〝我在1920年早春回到了紐約,對這次探險計畫的目標任務了然於心。主要是研究中亞的地質史;找尋是否為許多哺乳動物,包括人種的早期育嬰所;同時要試圖重建起其過去的氣候、植生以及古地理環境,尤其關係到人類演化方面的神秘議題。〞
參與這次探險計畫的一位著名古生物學家,Walter Granger指出,對美洲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來探討亞洲中部與東部的化石動物群,是從兩個興趣盎然的角度來切入的:第一個是那些在演化過程中,始終局限在亞洲的固有哺乳動物種屬;第二個是更大的興趣,則在於追尋那些共同生存於亞洲與北美洲動物群的演化發展史。
1922年4月21日晨曦中,一支包括40個人員,5輛車,以及75隻駱駝的龐大隊伍離開他們在北京北面張家口的基地,開拔向蒙古高原開始其〝偉大的征服之旅〞。在4月25日,這個隊伍在二連諾西面邊陲的二連浩特(二連Dabasu)的一個電信站紮下了帳蓬。幾個小時之內,就在帳蓬附近發掘到了化石露出,因而二連浩特成為中亞第一個恐龍化石産出的地點。
依倫Dabasu是位於二連浩特市東北方14公里處。而依倫Dabasu(或稱二連諾爾)在蒙古語中意味著〝鹽湖〞,是位居中國與蒙古共和國的邊界。依倫Dabasu組地層裸露最完整的地點就是靠近一個小鹽湖沼澤地依倫諾爾附近,是由灰綠色與淡紅色砂、泥岩構成的。這套沈積物呈水平的分佈厚約57公尺,是由陸相河流湖泊環境堆積的。
在1959年,中蘇考察隊在這個地區進行採集,發掘到許多零碎殘骸的鴨嘴龍類、小型獸腳類、甲龍類及陸龜背甲於湖相沈積岩層之中。1988年7月,中加恐龍考察隊重返二連浩特,發掘出似鳥龍連接的 骨,伶盜龍的牙齒,以及大型獸腳類(鷹龍)的骨骼。同時也發掘到許多肢骨,可能歸屬於慢龍類。一件蜥腳類恐龍的脛骨與單一牙齒被發掘,顯示了大型的蜥腳類曾經在附近遊走生活。
阿萊龍是一種纖細、小型到中型的暴龍類,與其它暴龍類相比較,第三足指骨較第三掌骨要短的多。在1990年,幾近完整的一具骨架由中加恐龍考察隊中加拿大古生物學者Philip Currie發覺,這具標本正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復原裝架中。
在化石層中,最普遍的是古似鳥龍。它是一種小型的食肉類恐龍,這個族群遺留下相當多的化石,有時候保存了極為精緻的牙齒與肢骨。最初,曾經被描述監定成似鳥龍屬下的一個新種。經過研究,現在已經認定為亞洲似鳥龍科中最原始古老的一個代表成員。
Gilmore曾經在1930年代描述了二類的鴨嘴龍──即巴克龍與滿洲龍。在1979年,Brett-Surman重新描述這些標本,根據原來滿洲龍的標本建立了一個新屬──吉爾摩龍。這是亞洲在鴨嘴龍亞科中第一個代表成員。這個種,蒙古吉爾摩龍,具有部份禽龍與部份鴨嘴龍的特徵,因而被視為所有鴨嘴龍家族中最原始型的代表。在伊倫Dabasu組地層中,巴克龍被視為第一個賴氏龍亞科的成員,這個鴨嘴龍推測生活在大湖或河流的岸邊。二連鹽池發現大面積恐龍化石區
●恐龍化石區在3000平方米至7000平方米之間
●二連鹽池被恐龍研究界稱為“恐龍墓地”、“恐龍墳區”
●恐龍化石區面積之大、堆積之集中在古生物化石發掘史上難得一遇
責編:張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