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新説---“復仇女神”是禍首 | ![]()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5日 15:31 來源:
新聞導入:1846年,天文學家注意到天王星以一種與牛頓第一定律相矛盾的規律偏離正常軌道“擺動”,這意味着科學家們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重寫牛頓的物理定律,要麼“發明”一顆新的行星來解釋這種奇怪的重力拖曳現象,結果天文學家們發現了“海王星”的存在。今天,科學家們又遇到了相同的難題,研究彗星軌道長達20年之久的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的數名天文學家發現,一些經過太陽系的彗星軌道也存在“重力影響”現象,這種異常現象只能用一種理由來解釋:那就是在太陽系邊緣,還存在着一顆以前從未為科學家們所知的被科學家們稱為“復仇女神”的太陽伴星或行星!不過,隨着8月25日美國NASA向太空發射一台耗資12億美元的新一代紅外線天文望遠鏡,這顆神秘伴星的“真面目”不久就將大白於天下!
3000萬年滅絕地球一次
此外,路易斯安那大學的科學家們還將包括恐龍滅絕在內的地球物種滅絕都歸咎於這顆神秘伴星的“作祟”,美國科學家們為此提出了“復仇女神”理論。威特米爾教授等人認為,這顆潛伏在黑暗之處的太陽伴星,可能正是給地球帶來物種滅絕、包括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科學家認為,這顆褐矮星的運行速度十分緩慢,它的運行軌道每隔3000萬年會定時衝入彗星密集的奧特星雲中,巨大的引力會將奧特星雲中的一些彗星“橫拽而出”,將它們送往近日軌道,包括與地球擦肩而過,其中一些彗星雨則會撞到地球上,造成了大規模物種滅絕。路易斯安那大學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物種大約每隔3000萬年就會滅絕一次,這個滅絕周期之所以像時鐘一樣精確,正是因為這顆黑暗中的太陽伴星每隔3000萬年就會進入奧特星雲,巨大的引力使成批彗星偏離軌道衝向地球,成為“滅頂災星”。
據路易斯安那大學的天文學家們測算,這顆黑暗中的星體大約在距太陽3萬億英里的地方運轉———也即距離太陽有半光年左右的距離(目前所知距太陽最近的恒星是4光年左右)。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將太陽系縮小:當地球距太陽的距離是1英寸(25.4毫米)的話,冥王星距太陽的距離將是36英寸,而這顆黑暗伴星離太陽的距離將有半英里(800米)之遠。
可想而知,在半光年這樣遙遠的距離內,這顆光芒暗淡的星體將很難被當前的任何光學望遠鏡發現。
“復仇女神”躲在陰暗角落
據報道,路易斯安那大學的天文學家約翰 馬特斯、帕特裏克 威特曼和丹尼爾 威特米爾研究彗星軌道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他們在研究了82顆來自遙遠的奧特星雲的彗星軌道之後發現,這些彗星的運行軌道似乎都受到一個位於太陽系邊緣、冥王星之外的巨型天體的引力影響,使它們的軌道都沿着一條帶狀分佈排列,同時它們到達近日點的時間也會發生周期性變化。
那麼到底是什麼影響了彗星的軌道呢?路易斯安那大學的科學家們提出驚人假設,他們認為最好的解釋就是,在我們太陽系邊緣的黑暗地帶,存在着一顆以前從未為世人所知的太陽伴星———褐矮星,也就是在我們的太陽系內擁有兩顆恒星:一顆是太陽,另一顆就是這顆仍未被現有太空望遠鏡探測到的褐矮星———它跟太陽互相繞着彼此旋轉。
該觀點立即引發了科學界的巨大爭論,但路易斯安那大學的天文學家丹尼爾 威特米爾教授認為,這個驚人的假設完全是在統計學的基礎上得出的,這正是許多科學發現的基礎之一。威特米爾教授對記者説道:“我們認為這是一顆褐矮星,但也可能是一顆質量是木星6倍左右的未知行星。我們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理論可以解釋彗星軌道的奇怪變化。”據威特米爾教授稱,他們曾試圖用多種理論來對此做出解釋,包括認為這種重力影響很可能是由銀河系的其他恒星施加的,但結果證明除了太陽黑暗伴星或未知行星理論外,其他所有解釋都無法説得通。威特米爾稱,如果它是一顆褐矮星的話,那麼尺寸較小的它將無法像太陽那樣進行核反應,它的表面將相對較冷;同時由於處在遠離太陽的黑暗地帶,它根本無法受到多少太陽光的照射,幾乎不會有任何光線反射出來,以至於在冥王星發現後的70多年裏,天文學家至今沒觀測到它的存在也是很正常的事。
尋找“復仇女神”不是夢
美國宇航局25日凌晨成功發射一台總價值約12億美元的紅外線太空望遠鏡,它具備透視宇宙塵埃的觀測力,有望為天文學家研究宇宙打開一個新窗口。這臺紅外線天文望遠鏡的升空,將可以驗證路易斯安那大學的科學家們的驚人推斷是否正確。因為如果這顆神秘太陽伴星“復仇女神”的確存在的話,那麼這臺新一代的紅外線太空望遠鏡將絕對可以捕捉到它的身影。據法新社報道稱,這臺新一代紅外線望遠鏡耗資高達12億美元,具有比以往天文望遠鏡更強大的功能,可以觀測到宇宙中充滿塵埃的黑暗角落,以及現有天文望遠鏡根本無法察覺到的黑暗星體。美國NASA天文與物理學部門負責人金尼博士對記者説道:“有了這臺望遠鏡,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數十億年前的宇宙,有助於正確了解最早星體的形成和結構;同時,它的紅外線探測器還將深入一些宇宙最黑暗的角落,包括太陽系的邊緣,使我們看到一些以前根本無法看到的黑暗天體。”(來源:揚子晚報)
責編:鞠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