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白堊紀蚊子的盛行導致了恐龍滅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5日 14:33 來源:
專題:回到恐龍時代

  統治地球達1億多年之久的恐龍,為什麼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突然從地球上銷聲匿跡了,一直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不解之謎。雖然自恐龍化石被發現的一個多世紀以來,有數不清的研究者對恐龍的滅絕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數不清的理論假説,但是,時至今日,還沒有一種理論能被人們普遍接受。其原因在於,所有這些理論(假説)都不能圓滿解釋一些地質歷史考古事實。筆者認為,一個能夠較真實地反映恐龍滅絕的理論,必須能較好地解釋下列事實:

  1.雖然從整個地質歷史上看恐龍滅絕的時間是短暫的,但恐龍滅絕的整個過程卻持續了數百萬年;

  2.大量的恐龍死亡和大量的恐龍蛋不能孵化同時發生;

  3.從“恐龍滅絕持續數百萬年的時間”這一點上可推知,在大量的恐龍蛋不能孵化的同時,也有大量的恐龍蛋成功地孵化了;

  4.在恐龍滅絕的同時,與恐龍同時代的小型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卻能安然無恙地生存下來。

  筆者通過對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和當今地球生物滅絕事實的類比,提出了中生代刺吸昆蟲(如蚊子、虻等)的出現而導致傳染病的流行是恐龍滅絕的根本原因的理論觀點,較好地解釋了上述所列舉的考古事實。

責編:鞠培峰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