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準噶爾盆地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5日 10:36 來源:
侏羅紀中期的沈積地層也廣泛分佈於準噶爾盆地中,這套在地質上稱為五家灣組的地層,是由淺灰色細粒到中粒含長石質的石英砂岩,砂質泥岩與頁巖組成,埋藏豐富的恐龍化石。推測當時沈積在一種河流或三角洲型的環境,而氣候屬於乾旱而高溫狀況。
蘇氏巧龍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的考察隊,在1982年於準噶爾盆地採集到的。它是一種小型的蜥腳類恐龍,推定長度約4.8公尺,頸項短小,頸椎中央大約是背脊椎的1.2倍長。頸椎與背椎的側腔非常寬廣,神經棘沒有分支叉開。位居克拉瑪依地區的恐龍溝單一個遺址就發掘到十七具巧龍個體。顯然的,在這片充滿血腥的原野上成群的巧龍爭食獵物。而根據形態的進一步分析推斷,這群巧龍可能是未成年的幼體族群。
巧龍生存並埋葬的地層是侏羅紀中期的五家灣組岩石,主要出露在準噶爾盆地東北方的將軍廟與克拉瑪依地區。地層厚度達400公尺,是由黃灰色及紫紅色的泥岩,頁巖與砂岩構成。在最底部含有黃綠到灰色的礫石層,在頂部則蓋上紅色泥岩與黃綠色頁巖、砂岩。在1987年夏季,中加恐龍考察隊重返五家灣組岩層,結果無功而返,僅僅發掘到少量的小型獸腳類恐龍殘片,兩顆蜥腳類恐龍牙齒,以及許多意想不到的龜鱉類化石。這些化石與早先發掘到的恐龍化石正由中加恐龍專家們進一步研究中。
將軍廟單脊隆是一種異特龍類,頭頂上具有發育良好高聳的脊冠。這具完整的標本是1984年從五加灣組岩石中發掘的,位居將軍廟地點出土。正由Currie與趙資奎描述研究中。
蜀龍動物群──
蜀龍動物群的化石分別在西藏的昌都盆地以及新疆準噶爾盆地的五加灣組被發掘,推定它們與下部沙溪廟組是位居類似的層位,因為都産出類似的動物群成員。這顯示了蜀龍動物群廣泛分佈於華夏古大陸,在西藏東緣一直延伸到四川盆地那時形成一個廣裘的平原盆地。
有很長一段時間,介於早侏羅紀的晚期到晚侏羅紀大約有三千萬年之久,脊椎動物化石的紀錄付之闕如。蜀龍動物群正好填補了這一段恐龍演化史中的遺失環節,因而彌足珍貴。相類似的恐龍族群也從南美洲大陸發現了蛛絲馬跡。我們可以推論,那時期中國的西南區域,屬於岡得瓦納古陸塊的一部份,或許這隱喻了在一億七千四百萬年到一億四千四百萬年前的侏羅紀中期,盤古大陸還沒有完全的裂解。在中國西南地區,出産恐龍殘骸遺體的陸相沈積物從三疊紀晚期一直持續到侏羅紀晚期。它對探討蜥腳類恐龍族群的起源與發生提供了最理想的化石寶庫。
原蜥腳類─蜥腳類恐龍的演化環節──
在侏羅紀中期,下部沙溪廟組岩層中盛産的原始型蜥腳類恐龍,可能是介於原蜥腳類恐龍與龐然大物的蜥腳類恐龍之間的,一個演化上中間環節。同時顯示的是,中國西南地區或許就是蜥腳類恐龍分佈的中心。在過去二十年間,陸續描述發表的原蜥腳類(包括雲南龍類與金沙江龍類)以及原始型蜥腳類(包括昆明龍類與蜀龍類)已經對解釋探討侏羅紀蜥腳類恐龍的演化史,提供了嶄新的遠景與透視;同時對兩類型恐龍軀體的差異性提供了最佳的詮釋。從三疊紀晚期的進化型原蜥腳類,到侏羅紀晚期的蜥腳類,有三個演化的進階。第一個階段蜥腳類的發展發生在三疊紀/侏羅紀界限時期。脊椎的特徵似乎徵顯並連係了原蜥腳類的雲南龍族群與蜥腳類的昆明龍族群。在原蜥腳類中,頸椎與背脊椎中央部位極厚大,不具椎側體,而神經弓低平,神經棘薄板狀。腰帶則顯示祖龍類構造的特徵。而在原始型蜥腳類中,椎側體則相當發育成形;神經弓與神經棘相當高聳,具簡單的膜;恥骨和坐骨柱體已經稍為分離(如昆明龍),形成修飾的板狀;前肢與後肢已經變成直立的,具有約略圓柱形剖面。而第二階段的發展形成的早侏羅紀的晚期。演化的發展在於延伸變長的頸子,具窄的椎側體,以及位於頸椎與背脊椎形成高聳的神經弓與神經棘。脊椎中心很厚實,在剖面上不具細胞(?),像是蜀龍及酋龍類。而第三階段的發展於峨眉龍動物群,是在侏羅紀中期,發育出前弓突以及在中間椎具有大的側腔,橫切面上發育細胞構造。神經弓與神經棘都很高聳,在神經弓上發展出薄膜。
在侏羅紀中期的恐龍族群化石中,蜥腳類往往被發掘是最豐富的,因此推斷在那個時期,它們是演化最為成功而且多樣性的。它們以四肢行走,全部都擁有碩長的脖子和長長的尾巴,四肢粗壯像柱子一般支撐起龐大的體軀。事實上,蜥腳類是地球史中,在陸地上移動的最龐大的動物。再侏羅紀晚期演化出來的一些蜥腳類恐龍,像是馬門溪龍,腕龍,以及超龍類,推估體長超過30公尺,體重可達到100噸。它們共同的特徵是長頸長尾,小腦袋。而根據足跡印痕和骨骸分佈,推斷這些龐然大物類似大象一樣,成群結隊出沒呢!——摘自董枝明教授的《恐龍大地》(來源:中國古生物網)
責編: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