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這是一個有千年曆史的村落,這裡曾經生活著一個顯赫的家族。四百年前,一位老人將要在這片土地實現家族的夢想。江西流坑,一個曾經象城市一樣的村莊,究竟有著怎樣傳奇的故事?敬請收看“走遍中國”之“千年流坑”。 |
這裡是江西撫州市樂安縣一個叫流坑的村子,這個住著900戶人家的村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個古老的村莊裏,有許多事讓人吃驚:龐大的村子被整齊的八條巷道劃分;整個村落竟然有七個規整的碼頭;四面八方都有用於防禦入侵的碉堡;更讓人吃驚的是,這裡的地面之下,有一套科學的排污系統。
而這一切都不是現代人所為,這一切都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了。
為什麼在江西一個偏遠的山村,會有這樣的佈局?是誰做了這樣精心的規劃?
2007年四月,我們《走遍中國》攝製組走進了流坑村,試圖探尋這個古老村莊不為人知的故事。來到流坑,我們發現這裡是一個有著近六千人口的村子,住在這裡的所有人都姓董,因為他們同屬於一個大家族。當我們向村民問起這個村莊的設計時,幾乎人人都會提到一個名字,董燧。
這個挂著一塊“理學名家”木匾的宅院位於流坑的中巷,它曾經的主人就是董燧。
董燧生長在距今400多年前的明代中葉,曾經官至刑部郎中,一生用大量的時間研究理學,所以被當時的吏部尚書曾同亨譽為“理學名家”。
明代嘉靖四十二年,董燧剛剛從南京辭官,回到了家鄉流坑。此時,他並沒有一絲離開官場的失意,而是滿心歡喜。在他心中,這個雩山腳下小村子的吸引力遠遠超過了在外鄉做官的風光。這位61歲的老人即將要在家鄉實現他的一個驚人而宏大的理想,那就是在他有生之年,把家鄉流坑由一個山區的小鄉村建設成為一個城市。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幅景象:流坑三面環山,贛江的一條分支烏江沿東北方向環抱村子。最巧妙的是,村子西南面有一個巨大的人工湖龍湖,這樣,烏江和龍湖象護城河一樣把流坑環抱其中,使這個村子既不怕乾旱,又不怕洪澇,既利於居住,又利於農耕。開鑿這個龍湖就是董燧當年實施改造工程的第一步。
當初,董燧回到流坑後,便向族人宣佈了自己的設想,由於他在外為官多年,眼界寬闊,口才極好,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熱情的族人紛紛捐款。有了強大的資金做後盾,董燧設想已久的各項改造陸續開展。。
重新規劃後的流坑有七條東西走向的橫巷,這七條橫巷又與一條南北向的豎巷相連,使整個村子形成“七橫一縱”的梳子形狀。每條巷的巷口都直對著烏江河岸,並且都建有一個碼頭,在古代的中國,只有大城市才能建設如此多的碼頭。這些碼頭既給交通帶來了便利,又能使河風順暢地進入村中,從而調節村子的溫度。
這個處於巷口的象碉堡一樣的城樓叫望樓,每一條巷口的首尾都有這樣的望樓,如果一但有外敵入侵,這種望樓將是極好的防禦工事。雖然董燧生活在太平年代,不過在他的規劃中已經考慮到戰亂時的自我保護。
讓人驚訝的是,董燧在流坑村地下建設了一套十分科學的環保排水系統,這些水道至今還在發揮著作用。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當年董燧還採用了一種獨特的方式防止水道的堵塞。即在設計天井的時候放有烏龜,烏龜在暗溝裏面爬行,有機械性的排污清溝作用。
如今我們居然還能時常看到小烏龜從地下水渠中爬出來,這些小烏龜從何而來呢?流坑的村民相信四百年前的那些烏龜至今還活著。
董燧帶領著族人用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徹底改造了流坑,當大旅行家徐霞客路經江西山區這個偏遠的村子時,不禁發出了讚嘆:“其處阛闚縱橫,是為萬家之市”
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流坑只是當年那個“萬家之市”的一小部分,很多建築已經不存在了,不過村北這片規模龐大的古樟樹林卻越來越枝繁葉茂。
樟樹雖然在中國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然而象流坑村這片有上萬株樟樹的林子,卻很罕見。而這片樹林之所以能保存到今天,正是因為董燧的長遠考慮。當初董燧在規劃流坑時,為了防止流坑村的水土流失,便在烏江兩岸種了一大片樟樹林。但是他又擔心有村民隨意砍伐和破壞,於是董燧便導演了一齣苦肉計。
從那以後,果然沒有村民敢砍伐樟樹,並且把保護樹林作為一個嚴格的規矩流傳下來。直到今天,這個規矩在流坑依然婦孺皆知。
在中國古代,也許有很多人曾經象董燧那樣,心懷改造自己家鄉的理想,但最終能實現這種龐大工程的人微乎其微。董燧,之所以有雄心做這樣一個工程浩大的事情,在他心中,有一個為家族彰顯榮耀的強烈慾望。
如今,我們走在流坑的巷道中,隨處都能感覺到一種儒雅尊貴的文化氛圍。
這是一座叫“鳳凰廳”的明代老宅,如今住在這裡的是董氏第40代子孫董克旺。之所以叫鳳凰廳,是因為董克旺的先祖叫董鳳,董鳳雖然一生經商,卻極其愛好文學,他曾經在自家的墻壁上做了一個暗含自己人生理想的磚雕。
這所房屋兩百年前的主人叫董莊,這些屋檐下的詩詞是董莊自己親自畫上去的。董莊非常癡迷詩詞書畫,據説當年他的這處新宅剛剛建好,自己就踩著木梯把最喜歡的詩詞都寫在了上面,一邊寫一邊還嘖嘖讚嘆,有好幾次在自我陶醉中不慎摔下來。雖然經歷數百年,至今仍然能讓我們感覺到這間屋子當年的主人文氣十足。
這些表現三國或者西遊記故事的精美木屏風和窗花雕刻,更是在流坑隨處都可以看到。
其實,流坑的文運早在一千年前就根植在這片土地上。
公元十世紀中葉,一位名叫董合的讀書人,為避戰亂,攜家帶口,從江西臨川一路遷徙而來。這個中年人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先祖,那就是宣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代大儒董仲舒。
當董合走到雩山腳下時,這裡的青山綠水深深地吸引了他,於是他毅然決定在這裡定居下來。董合建起了第一間房子,開挖了第一塊田。那時他絕對想不到,他所建立的這個村子後來一直保持著一村一姓,歷經朝代更迭,頑強的延續了一千年。而他的祖先董仲舒的文化基因在隨後的幾百年中也在這裡發揚光大。
現在,我們在流坑,能看到董氏家族在不同時代建造的書館三十多處。一個村子裏有如此多的書館足以説明這個家族對教育的重視。北宋初年,流坑的開基祖董合的第三代孫董文廣,成為董家歷史上第一位舉人。他中舉之後,決心用教育來振興家族。董文廣回到家鄉,辦書院,招學徒,納賢才,村中崇文重教蔚然成風。五百年後,流坑的規劃工程師董燧還對這位先祖極其推崇,董燧認為董家的真正興盛是從董文廣開始的。
董氏第四代董淳成為第一個考中進士的董氏子孫,這一年,距離董合在流坑築屋建村僅僅半個世紀,又過了不到20年,流坑董家出了一個驚人的奇跡:有五個董家人同時在一科考中了進士。一時間被全天下譽為“五桂齊芳”,據説“五子登科”的説法就是從這裡來的。為了紀念這一了不起的大事,董氏特地在村莊裏修建了一座“五桂坊”。
更讓人驚訝的事情在隨後的幾代人中接踵而至,董家的第七代和第八代居然出了一文一武兩狀元,很快進村的入口便多了一座狀元樓。而此時,董家已經在兩宋時期出了24個進士,而舉人更是上百。
在流坑,我們發現很多家門前都直立著幾塊鑿著方孔的長方形大石頭。研究流坑村文化幾十年的黃更昌告訴我們這些石頭可不一般。
在那個學而優則仕的年代,科舉考場上表現優異的董氏子孫紛紛進入官場。在流坑董氏的歷史上,入朝為官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監察禦使,下至主薄、教諭,超過百人。流坑董家成為一個社會聲望非常高的大家族。
明朝嘉靖年間,董氏家族積累了足夠的財富,這樣,當董燧滿懷榮耀,雄心勃勃的開始他的遠大計劃的時候,一切似乎如預期的那樣順利開展,流坑正在由一個村落向一個城市過渡。
然而,流坑並沒有象董燧想象的那樣發展下去。雖然在董燧84歲去世的那年,流坑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大村落,不過終究還是沒有成為一個城市。
流坑村是處於一個偏僻的邊遠山區,古代它主要是通過烏江與外部世界相連接。烏江是流坑的母親河。到了明代之後,隨著我國公路的發展,流坑和外界的聯絡也就漸漸削弱了,這也是流坑後來它本身發展受到阻礙的一個重要因素。
除了地理上的原因,流坑的興衰和國運緊緊聯絡在一起。
到了清代,流坑董氏由科舉入仕的道路就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隨著封建教育體制的逐漸僵化,流坑的文運也逐漸走向了沒落,清朝近三百年的時間裏,流坑沒有出過一個進士。
然而,雖然沒有在科舉道路上有所發展,但是,董氏家族的榮耀和氣節卻永久的保留了下來。
流坑村北的陌蘭州上,有一片建築的廢墟,那裏立著五根高達八米的花崗岩石柱。
這座大宗祠是董燧當年規劃流坑時最大的手筆,據説,當年這座建築的規模在江西的城市中都難得一見。究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宗祠?
在流坑,我們找到了一位叫董兆榮的老人,他已經84歲了,他保管著一本和大宗祠同樣年久的族譜。
在族譜中,我們看到這個昔日輝煌建築的平面圖。董氏大宗祠佔地約一萬平方米,所用的建築原材料大多是從紫禁城運來的。董燧為了激勵子孫,讓這個家族持續不斷的興盛下去,集全族的財力建造了這個流坑歷史上最雄偉的宗祠。由於這個宗祠過於龐大,董燧決定把它建在村子北邊的開闊地陌蘭州上。陌蘭州環境優美,地勢平坦。但是,也正是這樣的地理環境,為大宗祠日後的劫難埋下了伏筆。
邢玉堂惱怒成羞,揚言要踏平流坑。1927年八月,當邢玉堂的人馬逼進流坑的時候,流坑的董家人抱定“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信念,堅持不向兵痞妥協。於是,那一天,面對成千上百全副武裝的軍閥部隊,流坑的男女老少拿起最簡單的武器捍衛他們家族的尊嚴。
邢玉堂的部隊最終被趕出了流坑,象徵著流坑光榮與驕傲的董氏大宗祠在那一夜化為灰燼,不過董家人並沒有遺憾,他們用戰鬥捍衛了家族的尊嚴。八十年來,流坑董家人沒有再重修這個大宗祠,這五根象脊梁一樣的花崗岩石柱一直就這樣屹立在雩山腳下。(編導:李劍峰 攝像:王國強)
責編: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