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3日 20:45 來源:CCTV.com
我們《走遍中國》攝製組的採訪車匆匆行駛在西雙版納動海縣的崎嶇山路上。路邊的景色美不勝收,我們卻來不及細細欣賞。我們這樣不停地趕路,是為了參加西雙版納傣族地區一種神秘的儀式:趕塔節。傳説這個儀式起源於一部在民間悄悄流傳的古老經典,經典上記載的宗教儀式非常奇特。帶著一種目睹奇觀的興奮,我們急切地趕往大動龍曼掌村旁邊的山頂。就在這人煙稀少的大山深處,佛塔的腳下,一場如期而至的狂歡即將舉行。
村寨裏的人們正在陸陸續續地趕來。他們從山下背來在傣族人心目中聖潔的清水,把它倒在佛塔腳下的大水池中。一個小和尚正在繃緊象腳鼓的鼓皮。下面發生的事情突然使我們感到驚訝和不解:人們竟然在這佛教聖地,用這聖潔的清水煮起肉來!戒淫欲,不殺生是我們熟知的佛教信條,人們一般認為和尚們都是吃素食的,難道這裡的和尚竟然可以吃肉?我們看到端進院子裏的肉末米線,正是給這些和尚們食用的!不僅如此,來參加儀式的姑娘們個個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裸露起健康的肌膚,在佛塔的腳下跳起了世俗的孔雀舞!難道傣族的和尚不用吃素齋?難道世俗的舞姿也可以在佛祖的聖殿裏獻祭?傣族人的風俗真是太奇特了。
曼掌村的人告訴我們,要解答我們心中的疑問,必須找到這個叫做波章的人物,他能夠提供出我們感興趣的線索。波章,是在傣族村寨中安排宗教活動的祭司,也是傣族民間古老經典的珍藏者和抄錄者,他可以解答傣族人這些奇特風俗的來龍去脈。可讓我們感到遺憾的是,這位村中的老波章由於不通漢語,無法跟我們作更多的交流,他只是告訴我們,他手裏的這些東西,就是我們正在尋找的古老經典——貝葉經,要了解這個被傣族人民奉為傳世珍寶的經典,先得去看看這裡的寺廟。
在西雙版納,只要有傣族村寨的地方,就可以見到佛寺,而在佛寺的邊上,總能見到這種叫做貝葉棕的樹木。傣族人獨有的文字不是寫在紙上,而是刻在這種樹的葉片上面,在民間悄悄流傳著的貝葉書籍,就稱為貝葉經。我們迫切想了解這些古老經典的內容,在百般尋訪沒有結果的情況下,有人向我們推薦了位於景洪市的西雙版納州民族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十多年來一直在做著貝葉經的收集,整理和翻譯成漢語的工作,岩香所長打開了儲藏室的鐵門,向我們展示了這些從民間收集到的寶貝。
岩香所長告訴我們,櫃中收藏的這些寶貝,畢竟只是滄海之一粟。博大精深的貝葉文化,跟當地源遠流長的佛教傳統是密切相關的。
跟我們漢族人不同,西雙版納的傣族人都有著傳奇一般的成長經歷。當他們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也跟我們一樣,經常到樹上打鳥,下河裏抓魚,那時候的生活自由自在,就像那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裏的植物一樣,茂盛地生長著。
可當男孩子們長到六七歲的時候,就開始穿起袈裟,來到村裏的寺廟中,過起了小和尚的生活。親手種下吉祥的植物,收穫村寨裏的村民們對寺廟的供養。有時候,家裏做了好吃的東西,母親就會包好送到廟中,讓自己的親愛的孩子也能吃到自己辛苦製作的食品。
小和尚們在廟中學文化,鑽研貝葉經典。從簡單的音標開始,在對經典的粗讀,鑽研和感悟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光。他們在貝葉經的陪伴下成長起來,是貝葉經教會了傣族孩子們自己民族獨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究竟是貝葉經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傣家人還是傣家人傳承和弘揚了貝葉經呢?
雲南大學貝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秦家華認為,傣族人民把貝葉經看作自己歷史文化的根,用傣族學者的一句話來説:它是運載傣族歷史走向光明的一片神州。
然後,這些在貝葉經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們,大多數又都還俗了,有了自己心愛的姑娘。在結婚的時候,家裏的桌子上擺出了糯米飯糰,鹽巴和細細的白線。老人們拿起長長的白線,把它纏在年青人的肩頭和手腕上,白線拴起的不僅是他們的身子,更有他們的心。長輩們用美好的祝福傳遞了他們的愛心,孩子們用虔誠的態度表達了他們的孝心,貝葉經中的倫理就這樣通過這些儀式變成了活生生的東西,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傳承。
傣族人獨特而美好的生活經歷,使我們體會到貝葉經那巨大的魅力。我們感悟到,傣族人這些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實都是在貝葉經的熏陶下形成的。那麼,這神奇的貝葉經典又是源自何方?它是怎樣發展豐富起來的呢?岩香所長告訴我們,貝葉經典的形成過程也是跟佛教在版納地區的傳播過程密不可分的。
在大約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版納的密林中就來了一些佛教隱修者,經過哀求當地的村寨首領叭桑目底,他們被獲准可以在村寨附近的森林中修行。但每當這些托缽僧外出討飯的時候,往往遭到不理解他們的群眾的冷遇,無法在村寨之中傳教和得到人們的供養。好在熱帶雨林裏一年四季都鬱鬱蔥蔥地生長著各種可以食用的植物,和尚們的修行也可以找到不被打擾的安靜的去處。日子就是一樣年復一年地過去,只是有時候,密林中出沒的各種野生動物往往會打擾他們安寧的好夢。在版納的密林中不僅有成群的野象,有時也會有兇猛的老虎使這些和尚們飽受驚嚇。終於有一天,佛主帕召決定走出森林,向阻礙他們傳教的村寨首領叭桑目底宣戰。
當時,村寨首領叭桑目底正在村寨中做法,要求人們不要聽信和尚們所説的話。佛主帕召就和他打賭,説在那高高的椰子樹上,椰子裏面會有魚。叭桑目底輕蔑地説,在樹上怎麼會有魚?而帕召宣稱,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魚。年輕的小夥子砍下椰子來,奇跡發生了,在椰果之中竟然蹦跳出一條小魚來。人們對和尚的能力欽佩不已,從此開始聽信了他們傳教。
可是,事情隨後的發展卻超出了這些和尚們的預料,他們出世修行的理想在群眾中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戰。稻穀是傣族人民的主食,這是婦女們在製作以稻穀為原料的傳統食品米線。根據歷史上的傳説,當獲勝的佛主要求當地眾多原始宗教諸神俯首稱臣的時候,只有谷魂奶奶不願意跪下磕頭。她很生氣地飛走了。從此以後這個地方的穀子就長不出來了。穀子長不出來老百姓沒有吃的,和尚也沒有吃的,搞得這個寺廟快要倒塌了。沒有辦法,寺廟裏的和尚又把谷魂奶奶請回來,説我們還是承認你至高無上的神的地位,請你回來讓大家豐衣足食吧。
承認谷魂奶奶的神的地位,就意味著承認傣族世俗生活具有一定的神聖性。佛教出世苦修的理想,跟傣族世俗生活作出了歷史性的妥協,出世的精神與入世的肉身就這樣握手和解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版納看到的佛寺總是與村寨建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和尚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樣吃肉,為什麼少女們可以在佛塔前面展示美麗的身姿的原因和依據。
谷魂奶奶的故事日後記載在貝葉經中,成為了傣族佛教世俗化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大約兩千多年前,傣族人還沒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系統性的文字。隨後發生了一個傣族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一些來往于版納和印度之間的和尚與旅行者,把印度的貝葉棕樹的種子和一些刻寫在貝葉上的經文帶到了西雙版納地區。這時候,有一個佛教僧侶第一次把傣文刻寫在貝葉上面,後來這些貝葉典籍越刻越多,成為了有關傣族人民生活的百科全書。
接下來採訪的日子裏,我們了解到了更多的一些事情,使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傣族人的生活是如何與貝葉經密不可分。為了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以貝葉文化為核心的傣族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州民族研究所的岩香所長帶領我們再次去找大動龍曼掌村的老波章。在路上,他給我們講了一個村中最近發生的故事。
這天一大早,老波章像往常一樣,照例開始了對貝葉經的研讀,就聽到樓下有人喊叫著找他。
原來,由於曼掌村的伊臘真不同意她的女兒伊應叫跟同村的小夥子岩章戀愛,這兩個年輕人就偷偷私奔了。岩章是老波章的徒弟,所以她來找村裏德高望重的波章想想辦法,波章拿出手機,給那個小夥子打電話,可是對方的手機處在關機狀態。波章安慰伊臘真説,這兩個孩子平時都是老實的好孩子,他會想辦法喊他們回來的。
正當波章坐下來繼續整理經文的時候,木樓的外面卻遠遠傳來爭吵的聲音,他起身到窗口看了一下,隨後就匆匆走下樓來。原來,見找不到自己家的姑娘,伊臘真來找小夥子的父母吵架來了。
最後,波章岩旺作出承諾,説一定會讓讓這對年輕人回來,波章在村子裏是德高望重的長者,有了他的這個保證,伊臘真才十分不情願地回家了。
波章的自信,正是來源於傣族人那種獨特的生長經歷:在貝葉經的教化下,傣族人其實從內心裏是尊老愛幼,願意解決矛盾,和睦相處的。果然,夜深人靜的時候,老波章家的樓梯上響起了腳步聲,這兩個年輕人回來找他了。
岩章在廟裏還是個小和尚的時候,波章岩旺就是他的貝葉經老師,那時他們都還沒有還俗。世界上哪有年輕人不聽老師的話的道理?
得知我們即將前來拜訪的消息,老波章帶著兩個年青人拿著砍刀,到寺廟的邊上去砍貝葉。作為傣族村寨中貝葉文化的傳承者,他熱情地想向我們展示一下貝葉經的整個製作過程。砍貝葉的時候,他們都穿上了民族服裝,為的是向這個吉祥的熱帶樹種表示敬意。岩香所長告訴我們,用於刻經的乾貝葉的製作工藝十分獨特,同樣凝聚了傣族人民世世代代的智慧。
把貝葉放到大鍋裏面去蒸煮,為的是除去上面的膠質和有機物,避免發黴腐爛和蟲子的蛀蝕。當貝葉煮熟以後,還要把它放到陽光下晾曬幾天,然後經過壓平,裁剪,緊壓等多道工序,才能做成適合刻寫的幹葉子,可以歷經千百年而不朽。這些處理過程大約要經歷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
一星期後,我們迫不及待地再次來到曼掌村,想看看往貝葉上刻字的過程。在村寨的邊上,我們來到傣族人用塔保護著的水井旁,用他們崇敬的潔凈的清水洗了一把臉。入鄉隨俗,我們這次的探尋之旅一定會有許多新奇的體驗。黃昏時分,我們趕到了老波章家裏,去一睹傣族這不朽的文字是如何鐫刻在貝葉上的。刻貝葉需要技巧,刻重了會把貝葉刻穿,浪費了貝葉,刻輕了字體又顯示不出來,所以還是要有經驗有技巧的人來刻才行。
岩香所長告訴我們,我們刻寫的“西雙版納”幾個字,可以在這片貝葉上保存千百年的時間。
曼掌村的村民還向我們展示了寫作貝葉經書所使用的另外一種材料——構皮紙的製作過程。這種紙是用西雙版納密林中一種獨特的樹種——構樹的皮做成的。首先要把樹皮煮熟搗爛,然後把紙漿攤在大塊的土布上晾幹,揭下來以後就成了厚厚的構皮紙。由這種紙做成的經書比用貝葉棕葉子製作的輕便,如果把貝葉上刻寫的經文比作是精裝書,那麼寫在構皮紙上的經書就相當於簡裝書。
由於西雙版納的氣候潮濕多雨,只有用貝葉和構皮紙和這些不容易腐爛的材料來製作的經書,才能夠長期保存下來。貝葉經書是熱帶雨林地區不朽的文化奇觀,它凝聚了傣族人民的世世代代的聰明才智。
當我們回到自治州的首府景洪,這個在傣語裏的含義是“黎明之城”的城市,我們又要求民族研究所的岩香所長,拿出他們所保存的構皮紙貝葉經來給我們看一下。
正是這些精裝與簡裝的貝葉經典,開啟了傣族人民的智慧之門,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積澱,記錄了數不勝數的傳奇故事。它歷久而彌新,成為了傣族人民生活中須臾不能離開的幫手和伴侶。
解放初期,中央組織少數民族的頭人代表去北京國慶觀禮,傣族人民就想,翻身解放,要用什麼最珍貴的禮物來獻給毛主席,拿給毛主席,當時就獻了一把金傘,就是佛爺打在頭上的很珍貴的一把金傘,第二個就是抄寫的《文仙達拉》的經書了,就是這一部貝葉經書,傣族人民視為最珍貴的禮物,最珍貴的作品。
至今流傳在西雙版納地區的貝葉經典籍,從書目上看就有五千余部,兩千多種。它傳承著傣族人民獨具魅力的生活方式,是中華民族文化大家庭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4
責編:郭翠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