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領略了阿拉善的荒涼、巴盟的樸實,還有伊盟的富碩,6月11號我們終於回到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在呼和浩特的拍攝的第一站就是位於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向南開出二環不遠,一座碧綠的小山出現在眼前,那就是青冢。 |
領略了阿拉善的荒涼、巴盟的樸實,還有伊盟的富碩,6月11號我們終於回到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由於攝製組裏大部分成員的家就在呼和浩特,所以回家的路是歡快的,看著車窗外越來越多熟悉的景物,大家完全沒有了久坐車上的困意。到酒店的時候正是午飯時間,我們好像餓了很久似的吃着本地菜,想象着回家和家人團聚的情景,就忘掉了所有疲憊。
|
經過半天的休整,我們精神百倍的開始了在呼和浩特的拍攝,第一站就是位於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當地傳説,每年“涼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時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昭君墓又稱為“青冢”。早上8點車隊開進了上班的車流,一種久違了的感覺涌上心頭。向南開出二環不遠,一座碧綠的小山出現在眼前,那就是青冢。
現在的昭君墓又叫做昭君博物院,佔地1.3公頃,院內除了青冢,還設有匈奴文化博物館、昭君鼓裏和一個演出舞劇《昭君情緣》的小劇場。每天都有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來,由身着蒙古族服飾的導游帶領參觀。志願者們則在專家的帶領下細細地品味起了這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曲折一生。
|
王昭君本名王嬙,昭君是她的字。西漢時期,她出生於今湖北興山縣香溪河畔的一個平民之家,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勤勞善良、熱愛祖國、反對戰亂。漢元帝時,昭君因人才出眾被選入漢宮。《後漢書 南匈奴列傳》也有記載:“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在王昭君少有的史料中,尋到“良家子”三個字,作為她的出身,良家子根據史書記載,非“醫、巫、商賈、百工”低賤等人。因此,王昭君在茂林修竹、山間水色之中,在父母長幼,關愛憐惜之下,不慮家中有無,得以保養容顏,精通曲藝,氣質高雅,嬌美脫俗。西漢年間,匈奴呼韓邪單於(國王)入朝求和親,昭君自願遠嫁匈奴,被封為寧胡閼氏(王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據説昭君死後,沒有人知道她確切的埋葬地點,可是人民為了紀念她,就在昭君出塞的沿途修建了大大小小數十座昭君墳。其中呼和浩特市的這個昭君墓因它所獨有的景致——“青冢擁黛”而最為著名,關於青冢的來歷,民間流傳着多種不同的説法,傳説的真偽我們也用不着去深究,但這確實説明了昭君在人民心中的位置。王昭君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人物了,她代表了一種象徵,她為民族團結所做出的貢獻使她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
佇立墓頂,極目遠眺,陰山逶迤崢嶸,平疇阡陌縱橫,墓草青青,古木參天。昭君墓周圍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或晚霞的映照,墓地的景色似乎時時都有變化。民間傳説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峰,午如鐘,酉如縱”,更增添了昭君墓這一塞外孤墳的神秘色彩。但攝製組時間有限,不允許我們用一整天來觀察它的變化,更深的研究只好留在下次有機會了。
告別青冢,我們趕到了在呼和浩特同樣著名的五塔寺。五塔寺位於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原名金剛座舍利寶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為五塔寺。塔始建於清雍正年間,高約16米,塔身均以琉璃磚砌成,塔身下層是用三種文字刻寫的金剛經經文,上層則為數以千計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瓏秀麗。
五塔寺中最有價值的當屬緊靠北墻的蒙文天文圖石刻,天文圖直徑144.5厘米,天球圓面以北天極為圓心,畫出二十八宿赤經位置的經線,還有五個同心圓,由裏向外為天北極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極圈。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標注的一幅天文圖,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簡單的午休後,我們驅車前往了已經聞名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伊利乳業集團,由伊利行政管理部總經理王寶全帶領參觀了伊利非常先進的生産線和現代化的牧場,並且品嘗了伊利比較有代表性的幾樣産品。傍晚,踏着落日的余暉,我們回到駐地,為第二天的大昭寺之行做準備。
責編:斯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