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08年拍攝的敦煌莫高窟285窟的一幅壁畫,這是2004年拍攝的同一畫面。在相隔近100年後,壁畫又殘破了許多,這種情況在莫高窟絕非少數,他們為莫高窟拉響了警鐘。有些人曾經斷言,如果對莫高窟不加以有效的保護,在50年或者100年內,它就會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這種情況真的會發生嗎?
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從公元4世紀至14世紀,這裡連續開窟造像不止,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石窟群。
莫高窟是集建築、彩塑、壁畫于一體的綜合藝術,有彩塑3000多身,壁畫面積達4.5萬平方米,連在一起差不多有五個半足球場大。由於莫高窟的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內涵深邃、藝術精美,早在198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三危山向西遙望,遠處是高聳的鳴沙山,中間就是大泉河下切形成的莫高窟崖壁。有專家認為,“莫高”一詞是突厥語“神聖”的意思,當初一個叫樂尊的和尚就是因為看到了萬丈佛光才開始在這裡開窟造像的。但是莫高窟畢竟與沙漠毗鄰,由於受到蒙?古高壓的影響,這裡長期乾旱,降水稀少,風沙頻繁,具有典型的沙漠氣候特徵。
採訪: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所長 汪萬福
我們站的這個位置
離莫高窟一公里多一點
就是從這往前一公里
就是莫高窟石窟是嗎
往這邊就是鳴沙山
這個鳴沙山東西長是40公里
南北寬是20公里
你想 這裡就有豐富的沙源
風沙其實一直威脅著莫高窟,但最初因為有世族大家世代相延照看著自己家族的洞窟,所以,沙害還並不明顯。直到元明以後,那些開窟人的後裔陸續搬離了敦煌,日久天長,洞窟裏開始堆積了很多沙子,一些底層洞窟的入口甚至被積沙埋沒。到清朝末年,莫高窟已經十分殘破,後來引起轟動的莫高窟藏經洞就是王道士在清理洞窟內的積沙時無意間發現的。
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人們嘗試用各種辦法來阻擋風沙。先是在崖面的上方修了一道防沙墻,但沒多久就擋不住沙了。之後,又在崖頂挖了一條防沙溝,沒幾年也被沙子填平了。人們形容當時的情況時説,一颳風,沙子就像下雨一樣落進了窟區。採訪: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所長 汪萬福
就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
我們每年要從窟區清掉3000立方
到4000立方沙子
這是沙源
然後經過戈壁進了窟區棧道
3000到4000立方沙子
所以我們通過研究
我們把它歸結為三種危害
一種就是積沙
就是大量的積沙對洞窟造成危害
一個就是風蝕
風蝕主要是對崖面
長期的風吹 有些洞窟的頂變薄
還有就是風沙塵
風沙塵主要就是氣流中攜帶的沙礫
進入洞窟以後對壁畫表面進行磨蝕
風沙是石窟是否能夠長久保存的最大威脅。汪所長告訴我們,風沙對於莫高窟的危害還不僅僅只是積沙那麼簡單。據專家的不完全統計,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畫、彩塑的492個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畫和彩塑出現了起甲、空臌、變色等病害,而這些病害都與風沙都有一定關係。而多年與風沙鬥爭的經驗也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僅僅靠攔沙是無法達到根本治理的作用的。
採訪: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所長 汪萬福
這個是草嗎
這個是麥草 這個在當地就可以取到
這個就是收割以後
剩下的麥秸是嗎
是麥子收完以 這個就是麥草
用它做這個
基本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
它的原理是什麼
這個就是做成1米 1米的方格
主要是固定地表
然後讓風過來以後地表穩定
不形成新的風沙
主要起這個作用
在山坡上種植的這些草方格,終於把鳴沙山上的沙子牢牢的固定在了原地,使它們不再隨風而起。接著,就是長度達兩公里的防護林帶。近萬株沙生灌木不但可以阻擋風沙,還可以調節局域小氣候。汪所長告訴我們,在這一防護體系建立後,每年進入窟區的沙子減少了80%以上。但這還並不意味著莫高窟面臨的危機已經徹底得到解決。
儘管這幾年風沙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但多年來風沙對洞窟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磨蝕,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使很多洞窟內的壁畫變色、起甲、酥鹼甚至脫落。
第98窟是五代時期敦煌顯赫的曹氏家族的“功德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窟室高大、宏偉,壁畫內容豐富,供養人繁多,為現存題記最多的洞窟。現在,這個洞窟也是病害比較集中的一個洞窟,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的專家們正在對這個洞窟進行修復。
採訪:
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
段修業
98窟主要有3種病害
一種病害像咱們看到的
這種叫起甲病害
另外一種我們叫酥鹼
再一種就是空臌
這是空臌
空臌主要是岩體和地仗脫離了
空臌在這個洞窟存在的比較嚴重
而且在莫高窟整個壁畫的修復當中
這都是最危險的一種病害
很容易整個壁畫就脫落
這個起甲如果不進行修復的話
它的顏料層
慢慢下面地仗潮濕的空氣
一起來以後
把這個整片整片地就都脫落了
這個病害也是比較危險的
這個酥鹼它是因為啥呢
這個地仗整個鹽分的結晶比較多了
結晶比較多了以後
它整個的土就不像以前做地仗的土
它全是酥松的
然後你不加固它的話
地仗表面的這個顏料層
就很容易和地仗一起脫落了
從公元4世紀第一個神像在莫高窟定居到今天,莫高窟的眾神在此落腳已經過了千年風雨,而且,洞窟大部分建造在鬆散的砂礫岩或砂岩山體上,千百年來受風蝕、風化、沙塵、地震、雨水沖刷,能保留下來已經是一個奇跡。現在,很多壁畫已經病入膏肓。
採訪:
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
段修業
這個就是我們修壁畫用的工具箱
修壁畫我們主要是用到幾種材料
這個是最先使用的
我們主要的用途
是清洗壁畫表面的灰塵
用這個首先把壁畫表面的灰塵
清洗完了以後
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壁畫表面清洗完了以後
我們然後就是開始用注射
特別是像起甲壁畫
還有酥鹼壁畫
都用這個注射加固的方法
把它注射 讓它滲透
完全滲透以後
快幹的時候我們就用這個
我們自己做的木質的一個修復刀
木質修復刀修復起甲壁畫的時候
不容易把壁畫表面的顏料層帶起來
然後用這個刀子把起甲壁畫
翹起來的部分給它壓平
最後 就是要用這個
我們自己做的棉球拍壓
就是使壁畫起甲的部位
和地仗能夠更好的結合
在莫高窟到底有多少個洞窟發生了病害呢?根據調查,莫高窟有病害的壁畫達到4000多平方米,而有病害的洞窟有250多個,佔有壁畫彩塑洞窟的一半以上,可以説修復這些壁畫與洞窟是一個工作量十分巨大的工程。
採訪:
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
段修業
這個洞窟如果是純修復
可能要是十幾個人的話
可能要5年的時間
要那麼長時間
我們現在修這個壁畫
一天一個人
像我們這些都屬於小師傅一類的
一天修不到一個平方
我們是按工作量計算
一天最多一個人一個平方
比治理洞窟內的病害更緊迫的工作是找到發生病害的所有因素。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的監控、研究發現,除了風沙造成的損傷外,一些洞窟裏崖壁上滲出的水氣是造成壁畫病害的另一個罪魁禍首。敦煌地區的年降水量只有40多毫米,而蒸發量卻達到4300多毫米,那麼,洞窟內的水氣到底從何而來呢?
採訪: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所長 汪萬福
現在遊客數量的急劇增加
對我們的保護卻是帶來巨大的壓力
現在可以説人一多
呼出的二氧化碳
當洞窟裏的濕度達到一定程度
它要進行一系列的化學變化
這個化學變化
對壁畫的顏料産生影響
顏料退色 變色等一系列危害
所以我們現在的工作
就是我們只能延緩它衰退的過程
這個可以打個比方
像人一樣 年齡大了
他的抵抗力也弱了
所以接踵而來的病也就來了
這個同樣的 就是病患
像敦煌石窟經過1600多年
現在就是各種病害相繼發生
儘管遊客進入洞窟所帶來的溫度、濕度的改變還不能説是造成洞窟病害的決定因素,但他們的影響還是不言而喻的。現在,雖然莫高窟的洞窟總量不少,但真正具備開放條件的洞窟也就七八十個,而平時對遊客開放的只有40個洞窟,每個遊客一次只能參觀其中的10個。如何做到既能有效地保護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産,又能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石窟藝術的風采?多年來,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想了很多辦法。
現在,當遊客參觀完莫高窟後,還都會來到離石窟不遠的“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去看看。在這裡,人們往往會獲得一份意外的驚喜。
有很多很微秒的這種色彩變化
在這裡到底能看到些什麼?
我們的信息量比目前看到的壁畫要多一些
請繼續收看《搶救莫高窟》。
在“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帶給人們驚喜的不但有莫高窟北區考古發現的一些重要文物,以及名家臨摹的莫高窟壁畫珍品,最主要的就是在這裡還集中展示了8個複製的洞窟。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專家們就已經開始對莫高窟的洞窟進行複製,最早複製的洞窟是285窟,後來,又複製了第249窟,現在已經退休的關友惠老人當時就參加了這個洞窟的複製工作。
採訪: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 關友惠
在1955年臨摹這個洞窟的時候
當時我來到這裡還不到兩年的時間
臨摹這些主要是史葦湘先生
霍熙亮先生帶上我
算是一個剛來一個的青年學生吧
我們三個人畫的
史先生 霍先生他們畫的是主題部分像底下這些比較小的山
這些動物 我畫的比較多一些
這個前後持續了好幾個月
現在,在陳列中心展出的這8個複製洞窟,都是不同時代的代表作,真的洞窟是一般遊客參觀不到的。而複製洞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臨摹原洞窟內的壁畫。
公元366年,當畫工在莫高窟的崖壁上落下第一筆後,這裡就開始了延續千餘年的開窟造像,無數個靈動的形象就這樣被留在了敦煌。1600多年後,為了讓祖先塑造的這些美好形象能夠永遠保存下去,畫家們又拿起了手中的畫筆。
採訪: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
侯黎明
那麼過去呢 交通不太方便
很多人到不了敦煌
那麼怎麼辦
所以就通過大量的臨摹
到國內外去展覽
這個展覽它有一個好處
不像你到這來看
你是一個洞一個洞來看
但是我們呢 是給你一個延續
比如説從最早的一直到最晚的
這麼一個時代的延續
有時候是主題性的
比如説全部都是經變
或者全部都是圖案 等等
這是一個問題
再一個就是我們這個臨摹
實際上比洞窟看起來更加便捷
因為洞窟是黑的 不允許打光
打光的話對壁畫有損害
那麼這個臨摹呢
我們在臨制的過程中
實際上我們的信息量
要比目前看到的壁畫要多一些
可以説壁畫的臨摹是對莫高窟的另外一種搶救措施。從1944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院成立以後,臨摹壁畫作為保護研究敦煌藝術的方式就一直保留下來,經過五六十位畫家60多年的辛勤工作,總共臨摹了2000多幅作品。
採訪: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幅研究館員 婁婕
我是學油畫的
接受的都是西洋的繪畫
我一到這個地方來以後
一看見在我們中國古代傳統裏面
有這樣豐富燦爛的色彩
當時是非常打動我的
我沒有想到
而且是經過漫漫的戈壁
沙漠跋涉來以後
結果在這樣一個很黑暗的洞窟裏頭
它給你展先了這樣一個
色彩繽紛的這樣一個世界
這種反差在內心激起的激情
肯定是很難以言傳的
畫家們就是懷著這樣一種激情在進行臨摹的。在莫高窟,臨摹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客觀臨摹,即按照壁畫的現存面貌,舊的、破的不加任何變動完全客觀真實臨摹,以亂真為最高目標;第二種是整理臨摹,也就是把殘破的部分完整補出,但色彩仍是古舊的;第三種是復原性臨摹,即恢復壁畫初成時的顏色。那麼畫家們在對壁畫進行整理的時候,他們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採訪: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
侯黎明
我們是這樣的
一個就是縱比和橫比
比如説我這個同時代的
我互相比較
再一個就是同一內容的
比如各個朝代同一內容的互相比較
比如説菩薩
就是把菩薩進行比較
再加上時代
這個同一時代它也有它一定的
造型規律和造型因素
同時也有我們長期繪製的
一個經驗在裏頭
在原作裏面
這些地方都不是很清晰了
我們稍微把它提亮一點
稍微提得清楚一些
就是既要有原始狀態的面目
又要有它初始狀態的造型因素 為了保證臨摹的作品能夠真實、全面的傳達出原作的精髓,畫家們要多次前往洞窟寫生,繪製出清晰的線描稿,然後再著色。而現在,畫家們臨摹所使用的顏料也與當初莫高窟的創造者們所使用的顏料是一樣的。
採訪: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幅研究館員 婁婕
這些顏色在塑料袋裏
看不太清 是加膠水的
完全是按照古人的模式和方法
來進行研製的
你看這個顏色多麼飽和
這是不同的紅
這個就是完全從礦石研磨
這是一種土紅
它是加了膠水凝結成塊的
它紅的種類也是非常多的
因為我們現在是進行現狀臨摹的話
它的顏色的很多東西在進行變化
那麼這裡面
有很多很微秒的這種色彩變化
那就需要很豐富的顏料來支持它
與臨摹一幅壁畫相比,複製一個洞窟的工作量就更大一些,一般要多個畫家協同合作,把洞窟內的全部壁畫甚至雕塑都按一比一的比例臨摹下來,然後再進行組裝。一個複製的洞窟,有時要耗費畫家們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畫家們相信,他們的工作就是對莫高窟最好的保護,因為當洞窟內的壁畫因為歲月的流逝與侵蝕而黯淡下來的時候,這些臨摹的作品、複製的洞窟還能使後人一睹當初那燦爛奪目的色彩。
現在,在敦煌研究院還成立了數字中心,採用先進的數字攝影技術、現代近景攝影測量以及現代計算機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採集洞窟的壁畫圖像數據,並進行圖像的幾何校正和顏色矯正,在此基礎上實現壁畫圖像的再現。這種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莫高窟壁畫進行信息保護研究,同樣也是對莫高窟的一種搶救措施,對於莫高窟的現在和將來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了解敦煌莫高窟,敦煌研究院在國內外的很多地方都舉辦過敦煌藝術展。在2008年的北京,一次大規模的展覽將被舉辦,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將能夠共享敦煌莫高窟的燦爛文化。(編導 陳巍 攝像 劉暢)
責編:斯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