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神經外科專家專家─徐如祥 [作者:魏靜靜、楊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7日 20:28 來源:

  魏靜靜:

 

  接到《徐如祥》這個選題的時間是在5月20號上午,主編呂老師在電話裏告訴我,編導宋潔手裏有三個廣州的選題。由於宋潔最近有其他的拍攝任務,所以呂老師讓我接過來,並通知我第二天下午的飛機,前去廣州採訪,放下電話,我趕緊和宋潔取得了聯絡。

    廣州的選題分別是神經外科專家徐如祥、整形科專家柳大烈和膀胱癌專家劉春曉,在出發前,我從網上分別查閱了三個專家的基本情況,以及相關的醫學知識。

    出差剛開始對於我來講,新鮮中帶著一種不塌實,因為每次出差都是我一個人。記得第一次出差時,呂老師對我説,“靜靜,你一個人行嗎?我很擔心你”。我當時非常勇敢地説“老師您放心,我可以。”其實,老師您哪知道啊,我曾經是一個坐公交車都害怕的女孩。

    如今,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出差的感覺,坐在飛機上,我想起了呂老師對我的叮囑,“稿子一定要在週六晚上發回欄目”,天哪,我是週五下午的飛機,到廣州後也就到了晚上七點,這也就意味著,我必須要在週五晚上,寫出初稿。於是,我利用在飛往廣州的三個小時的路途中,把採訪的提綱和稿子的基本框架設計出來,這樣就節省了很多時間。

    可是,到廣州後,原定第二天的採訪,突然發生了變化,徐如祥醫生要到上海開會。於是,我只能先從他的助手那裏了解情況和手術過程,就在第一個採訪剛剛結束時,宣傳科的孫健又過來告訴我,柳大烈醫生的採訪也要安排到週六下午,因為柳大烈醫生週日要到北京開會。就這樣,計劃下午寫稿的時間又被打破了,由於稿子中涉及到的專業術語非常複雜,原定三個小時的採訪時間,足足進行了五個小時,晚上六點鐘,兩個採訪終於結束。

    晚飯,稍微吃了點東西,就開始寫稿子了。因為晚上十一點之前,要把稿子發給呂老師,由於賓館裏沒有網線,不能上網,寫好的稿子只能等到第二天,但是,為了能按時發回稿子,我找到了醫院宣傳科孫健,想用他辦公室的電腦發個郵件。當我寫完稿子,一個人坐電梯來到七樓時,這才發現整個樓道,黑乎乎的,安靜的我都不敢呼吸,更不敢向背後看。幸好,孫健的辦公室緊靠樓梯,憑藉著感覺很快打開了辦公室的門。 五分鐘後,稿件順利發回北京,我終於松了口氣,回到賓館,回想剛剛發生的那一幕還真有點後怕。

    最後一個採訪,在週日上午也順利完成,為了節省時間,我于週一上午回到了北京。這次採訪雖然只用了兩天半的時間,採訪了三個人物,稿子也經過了很多次修改,但我感受益頗深,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堅持、 勇敢 、努力 就一定能創造奇跡!

    不斷地超越自我,戰勝自我,也是我一直以來的追求!

楊晉:

接到有關廣州珠江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徐如祥的選題後,我仔細了解了他的生平。1997年,徐如祥曾經留學日本,在那裏系統地學習了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先進理論,如今他已經成功救治了許多腦腫瘤患者。而對一名剛剛出生30天的腦腫瘤嬰兒的救治,對他來説,是從醫20多年的一個更高挑戰。

採訪中收集資料的過程是艱難的。作為一個醫學上的門外漢,我從網絡上,書籍裏深入了解了有關腫瘤以及腦部腫瘤的知識,努力使自己具備和徐如祥對話的資格和信心。

在採訪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徐如祥醫生巨大的人格魅力。他為人謙和,對待病人耐心、熱情。這使我更堅定了做好這部紀錄片的信念。

紀錄片的解説詞是串聯節目的靈魂,要求真實、準確、簡潔,同時又要能夠不斷的製造懸念,解開懸念。解説詞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節目的成敗。在撰寫《徐如祥》的解説詞時,我始終努力得用語言來實踐這個要求,事實也證明,我的努力得到了認可。

近年來,紀錄片的欄目化越來越引起觀眾的關注,《人物》這檔寄託著中國紀錄片人理想的欄目,需要我們每一個編導、攝像和剪輯的不懈努力。

責編:人物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