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在2008年世界水日推出這樣一部宏大敘事的文化紀錄片,來探索我們民族與水的關係呢?理解我們的動機要從全球面臨的空前嚴峻的水問題説起,憂患意識的縈繞是我們製作這部紀錄片的動機,然而,以何種方式在水這個單一的主題上挖掘出深度,結構一部2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的脈絡,需要在民族發展的歷史中去尋找答案,尋找水與中華民族性格,與國家歷史進程之間的關聯。
在與當代中國最優秀的歷史地理、水利文化等諸多專家進行了幾輪的討論和策劃之後,我們邀請到當代文化巨匠余秋雨先生擔任本片文化顧問,著名水利文化研究學者靳懷春先生擔任總撰稿人,在強大的專家顧問團支持下,在掌握了大量的歷史材料的基礎上,我們建立了這個嚴謹宏大的文化主題:《水與中華》並不是為了空泛地歌頌大河,而在於從歷史細節、歷史真相入手,深入探詢水與文明的內在聯絡,同時,對當下國人對水的深度關注的缺失發出警醒。水即是全片的結構線索也是全片的主角,它將貫穿國家的戰亂割據和統一治世,勾勒一幅治水平天下的歷史圖景,它將關注中華歷史中的水利建設與都城的興衰,詮釋水利興國運昌的歷史命題,它將紀錄一代代文化的沿襲傳承與大河賦予的國民性格,它將回溯近代中國現代化的艱難歷程與海洋文明碰撞交融,《水與中華》將以嚴謹宏大的歷史意識,細膩曲折的故事敘述方式,關注人物,細節與歷史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絡。
中華文明的生存本質最早還是由地理環境和生態條件決定的,我們的祖先面對的一邊是難以征服的廣袤的大洋,另一邊是西藏高原的險峻地貌和雪域冰川,它們既是國土的屏障,避免着中亞文明的入侵,同時也是心靈的屏障,阻止了我們的擴張,我們的民族不會遠征,我們關注內部的和諧,我們關注天人合一,但是,我們也相對封閉。
中國自古水量豐沛,而且可灌溉的地域廣大,是一個淡水文明的國度,淡水文明也就是農耕文明,這決定我們既不會像海洋文明那樣因為缺乏淡水提供足夠的生活資源而産生遠航的動力,也不會像游牧文明那樣同樣缺乏長期穩定充足的淡水供應,追逐水草而居,大河決定着我們的民族性格,農耕文明出於對水的依賴,對大河的依賴,決定了它沒有侵略性,固土重遷,處事中庸。同時,我們的農耕文明又和世界上其他大河滋養的農耕文明有所不同,因為中國疆域遼闊,滋養的土地廣袤,滋養的程度較深,所以中華文明不崇尚嚮往生土,而是流連熟土。在中國廣大的農村,農民可以去遠方營生,可以去漂泊,但是他終是要告老還鄉,他想得到的就是那塊熟土,這就是由自然條件的限制演變而成的文化心理,先民們在大河所灌溉的土地上聚族而居,世世代代看著春種秋收,四時交替,其中起關鍵性作用的就是水的力量,古老的中華文明就是這樣一種安分守己的文明。
水滋養、塑造了文明,也牽制着文明。中華民族首先是一個治水的民族,因為我們的河流並不是單純的慈眉善目的母親河,有時候它也相當暴虐,而與水鬥智鬥勇卻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自主選擇。
中華文明的發祥就是從與水的鬥爭中開始的。據考證,公元前兩千年左右是一段特別的歷史時期,它是全球地質歷史上的一個多雨期。兩河流域的美索布達米亞平原遭受洪災肆虐,《聖經》的開篇正是講述了諾亞方舟的傳説,而幾乎在同樣的歷史時期,在中國的遠古神話裏則記載了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的故事,這些幾乎發生在同時代的最古老文明的故事同樣都提到了洪水,與其他文明選擇回避、等待不同,古老的中華文明選擇的是直接挑戰,於是,治水成為了幾千年中國歷史政治的永恒主題,從大禹治水到康乾治水,水既孕育了中華民族,也給這個地域上的民族帶來生存考驗。
中華民族是個治水的民族,水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治水則水利,不治則水害,如何治水是歷代統治者永遠的憂患。德國海德堡大學的教授馬克斯韋伯認為,中國統治國家的“治”和治水的“治”是一個字,雖然他不懂中文,但是他理解了這是同一個“治”字,這是否可以解釋中國歷代的社會治理,用的是治水的規則?是否可以説治水的需求塑造了中國的社會管理結構?
黃河、長江是哺育中華的兩條大河,它們流經那麼多的省份,橫貫東西,而且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降水不均衡,旱澇頻發,治水成為一個自古而來的問題,要避免以鄰為壑的悲劇,要有效地發動全流域的大規模的治理,而不是地方性小規模的修修補補,這個國家必須統一,所以“統一”是中國的一個目標,而這個統一的目標,它其實和水的流向有關,和水的長度有關,這是大河之水給土地的邏輯,水的邏輯決定了統一的邏輯,這正是中華之水與治水決定我們需要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政府統一調令,促使國家保持統一。
治水平定天下,水系國運亨通,千百年來,我國的水利成就光輝燦爛,春秋時期的都江堰工程至今仍然灌溉着成都平原;江南水塘海塘水利成就了濕熱蠻荒之地,這裡自宋代以來成為延續至今的魚米之鄉;而早在東漢,治水名臣王景就成功地治理了黃河,使之安流八百年,並總結出了整套的治水經驗。生活用水的需求造就了城市水利,灌溉用水的需求造成了農田水利。水的滋潤和灌溉刺激産生了最早的依河而建的古都,最輝煌的人類文明從而在人口密集地産生,而水運在交通上的貢獻,更使得這個疆域廣闊的帝國達成了無論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經濟上的真正統一,古已有之的南貨北調,幫助支撐起了一個又一個人口逾百萬的國家首都。總而言之,水對中華文明的培育,對中國最終成為一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的大國建立了難以磨滅的功勳。
得水為上,水和先民的生活也發生了直接關係,不僅是日常市井生活與淵源茶酒文化,還是傳統中國生存風水學,以及陰陽五行中都滲透出對水理解。 水一直是一個有關生命,生活,信仰的哲學思考對象,正是這樣,中國的哲學家在他們的腦海中才有那麼多關於水的思考,以水作為譬喻和象徵,水的不爭、柔弱、低卑、清澈、潤物細無聲,這些象徵涵義都構成了諸如“上善若水”、“逝者如斯夫”般的人文感嘆。
終其一言,中國文化不是海文化,不是山文化,不是沙漠文化,其實為水文化,這和其他文明不同,它是世界古老文明中能夠唯一延續至今、不曾中斷的文明形態,這是淡水文化的勝利,是水文化對山文化的勝利,對草原文化的勝利,對海洋文化的勝利。
從歷史的進程來看,水有着這麼重要的地位,然而,當下我們面臨的水危機問題卻可以説是空前嚴峻,水是有生命的,它有着生命的周期,黃河曾經奔騰不息,但是如今它的生命卻似乎奄奄一息,斷流的季節一年比一年提前;我國雖然水歷史悠久,但是水資源缺乏,分佈不均衡,水污染問題也相當嚴重;我們曾經崇拜水、景仰水,我們有河伯,有湘女神,有海龍王這樣虛擬的精神偶像,甚至所有曾經在水利上有傑出貢獻的先賢,都被我們化身為神,比如李冰,但是今天,水信仰正在逐步遠離我們,我們越來越不重視水的影響,這必然會帶來巨大的惡果,無論是歷代因黃河改道而命喪其中的那些無名屍骨,還是今天因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溶化淹沒的大陸,對此,我們有着太多水的教訓,我們天天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水,上善溫柔的不爭之水,在被人類長期忽視、誤解、剝削和傷害之中,最終可能給我們人類以致命的懲罰。
依託於這樣的歷史關懷和現實憂慮,大型電視紀錄片《水與中華》試圖通過對歷史的反思,完成電視的表達。我們希望找出民族發展與水之間的難以割斷的聯絡,引入現實,揭示水問題,以警醒世人,從而重新召喚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水的崇拜,這種崇拜是千百年來,我們對長江、對黃河、對中國水系的理性解讀與思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崇拜水,崇拜大河,崇拜自然,也就是崇拜我們民族的起源,崇拜我們祖先的選擇,建立起一種不浪費水、不褻瀆水的心理文化遺傳基因,也就找到了這個民族延續的血脈。
從水的角度對中華文明進行解讀,在電視專題片的創作上是一次嘗試。余秋雨先生擔當總顧問將為該片注入更多的文學創作元素。通過滲透着文學藝術空間美感的視覺表現來詮釋水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獨特地位,將使此片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更具文化氣息和現實意義。余秋雨先生在和攝製組主創人員交談時指出:對水的崇拜,就是對我們祖先的崇拜,就是對我們大河的崇拜,就是對我們民族的崇拜。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文化專題片《水與中華》不是簡單的歷史再現,也不是對歷史資料的單純視覺展示。而是以平實手法講述中華民族五千年滄桑,從而推動對民族歷史更深層次的思考。《水與中華》不僅剖析了中華文明,更重要的是用歷史的眼光為當今中國的發展尋找鏡鑒。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