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紅樓一夢》第二集 追夢紅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30日 10:03 來源:CCTV.com

解説:1977年,曾經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轟動香江的越劇電影《紅樓夢》在香港重映,雖然時隔十五年,但仍然有無數的香港人涌進影院去回味這部經典,然而對於同為看客的導演李翰祥來説,從這次觀影經歷中收穫到,遠非重溫舊夢那麼簡單,因為此時的他也正在構思一部屬於自己的《金玉良緣紅樓夢》,

解説:李翰祥,遼寧錦州人,曾在北京國立藝專修習西洋畫,到了香港後,他輾轉于各個影業公司,做過美工,當過演員,後來成為了導演,1954年因執導影片《雪裏紅》一舉成名,此後他又自編自導過很多取材于中國古典小説、野史故事的古裝影片(照片出字幕:《貂蟬》、《江山美人》、《楊貴妃》、《梁山伯與祝英臺》、《緹縈》)癡迷于古典體裁的李翰祥自小熟讀《紅樓夢》,這也是他從影以來一直夢想搬上銀幕的題材。

夏祖輝(李翰祥副導演):

拍《紅樓夢》他在,我們在台灣也聊過,這是他的一個夢想,因為《紅樓夢》這個東西是中國四大文學名著之一。

何思穎(香港電影資料館):

在他回憶裏邊也講過,早在60初期他就也想拍《紅樓夢》,然後後來好象在70年代初期也想再拍一次,一直都拍不成,他一直有心要拍這個故事。

解説:早在1962年,香港邵氏兄弟影業公司就曾經拍攝過一部由袁秋楓導演,著名女星樂蒂主演的電影《紅樓夢》,當時也在邵氏公司,並且已經功成名就的李翰祥沒能獲得執導此片的機會,此後,他離開邵氏,到台灣組建了自己的“國聯”公司。

李翰祥給台灣帶去了先進的電影制度和拍攝理念,改變了台灣電影的發展歷程,自己卻因為不善經營導致財務危機和公司倒閉,幾番沉浮之間,拍攝《紅樓夢》的夙願也被束之高閣,十多年後,李翰祥重返香港,仍然獲得了邵逸夫的重視,重新成為邵氏公司的簽約導演,而拍攝《紅樓夢》的機會也在不經意間到來。

何思穎:

這個金玉良緣《紅樓夢》也是很奇怪的,因為在70年代中期的時候,金漢以前也是邵氏一個明星,跟他的太太淩波那更是一個大明星,也是在邵氏走紅的,他們要在台灣拍《新紅樓夢》。我想邵氏公司跟邵逸夫覺得這個《紅樓夢》這個故事不能讓人家拍,我自己拍,他大概覺得李翰祥來拍《紅樓夢》是最適合的,所以他跟李翰祥講,你跟朱牧準備的《紅樓夢》不能拍,要到邵氏來拍。

解説:朱牧是李翰祥的老朋友,也是港臺電影界一位資深的電影人。他和夥伴黃卓漢,早有拍攝電影《紅樓夢》的計劃,而在他們心中,李翰祥是可以執導這部影片的唯一人選,可是,李翰祥身為邵氏公司的簽約導演,按合約不能再為邵氏之外的其他機構拍片,朱牧再三考慮,索性把已經完成的籌備工作都交給了李翰祥。現在,如何改編這部名著成為困擾李翰祥的問題

夏祖輝:

《紅樓夢》這個東西是中國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它跟其他三大名著不太一樣就是説,他是講才子佳人這種,但是把中間一段東西拿出來,抽出來,很難,比較單調,要拍《紅樓夢》要講一個很完整的故事,把男女主角他們一生的纏綿,造成的大悲劇,那麼這個東西,要想在兩個小時之內表達出來的話,其實在技術上有很大的困難,但是唯一有可能性就是通過戲曲,戲曲可以演四個鐘頭,電影不流行上下集的,怎麼辦呢,要拍《紅樓夢》還是要從戲曲角度去看。

解説:這時,重新上映的越劇電影《紅樓夢》成為李翰祥可以借鑒的藍本。

何思穎:

他在回憶錄也提過非常喜歡越劇的表演,聽説他要把越劇《紅樓夢》做了錄音帶,而且在拍他的《紅樓夢》的時候,就把越劇《紅樓夢》的片段剪下來,給他的演員看。

夏祖輝:

但是剛才我講那個太長,而且就算它拍成電影,也好象很長很長,而且還有一個缺陷在哪呢,它舞臺味太濃,所謂舞臺味太濃就是它把一段戲很長很長的,這段戲,因為我們戲劇來講一場戲就是一個時間一個空間,一場戲唱十分鐘,十分鐘如果我們用電影表達,可能説好幾年的事情,對不對,所以要想把戲劇的東西完全改成這個電影,那個東西只能做參考,不可能原版抄過來。

解説:李翰祥最終確定《金玉良緣紅樓夢》仍沿用他自己開創的黃梅調電影的形式,為了適應新的時代,他們在原有的戲曲音樂中又加入了流行元素,但是香港卻沒有合適的樂團來錄製這些音樂。

籌備工作就這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然而,在確定扮演林黛玉和賈寶玉的人選上,李翰祥和邵氏公司仍然舉棋未定。

夏祖輝:

你知道我們在港臺那個時候,講古裝戲反串最得觀眾人緣的就是淩波小姐,因為她這個一片,對她來講不作第二人講,那時候邵氏也想過,因為她那時候也到台灣去了,不屬於邵氏,可能講是不是把她招回來,那時候他就沒答應這個事,他們在台灣,他們也想籌備一個《紅樓夢》。

岳華:

當初有過一個設想,就是想把恬妞找來反串演賈寶玉,林青霞演林黛玉有過這個設想,後來大概很多條件不成熟啊,就變成現在的這個。

解説:在1976年的一個酒會上,邵逸夫和夫人方逸華見到了清麗可人的台灣影星林青霞,雙方達成了一個口頭協議,請林青霞為邵氏拍攝一部影片,但至於拍什麼卻沒有確定。當時的林青霞也許根本沒有想過,在將來的這部影片中,自己會扮演一個男人。

何思穎:

林青霞扮演的寶玉
我覺得李翰祥其實是很有眼光的,早在1977年就看出這麼一個玉女明星林青霞適合演男子,有男子的氣勢在裏邊,另一方面張艾嘉沒有那麼好,因為她是一個個性很強的演員,我們在以後看她70年代,80年代的作品的話,其實都不適合演林黛玉的。但是有趣的故事是説,因為一開始的時候,他跟邵逸夫講的時候,是想説林青霞演林黛玉,張艾嘉演賈寶玉的。

何思穎:

照我們知道,他就是説因為林青霞比張艾嘉高,他就覺得沒道理説賈寶玉比林黛玉高的,但是另外一點我覺得他那個眼光,他就看得出林青霞就有那種男子的氣概。

米雪:

我拍戲的時候看她扮男裝,我好象也愛上了她,她男裝真的很好看,她演那個角色很配合,不管是臉上的表情,跟她走路,還有是李導演教她走路的時候,很有一套,到現在我還是有那個印象在,那個欄杆,一條走廊教他走過來,這樣子,很活潑的,非常好看。

解説:女星淩波憑著在李翰祥影片中的反串角色一炮而紅,人們也第一次在李翰祥的影片中看到大俠狄龍也可以扮演憂鬱的皇帝,李翰祥向來善於發現演員潛藏的特質。

米雪:

《金玉良緣紅樓夢》片斷
我那個角色因為我那個時候很年輕,讓我演一個很成熟的,一個薛寶釵很懂事的,很為他人著想的角色,那時候比較困難一點,我記得因為導演有些時候,因為我有兩顆齙牙,好象很開心的,不笑還在笑的印象,所以導演就説你嘴巴合起來一點點,我怎麼就,就要這樣子給我廣東話叫…給我改一改。

何思穎:

我覺得他要把這兩個林黛玉跟薛寶釵在我們很熟的,都是很,或者很柔弱,或者很內向的女性,給她們一點某種強的氣質在裏邊,所以他會把一個很外向很有力量的張艾嘉去演林黛玉,也專演女俠的米雪去演薛寶釵。這個我覺得他是有一種他個人對女性的一種看法,因為我們看李翰祥導演他都特別喜歡個性強的女性角色,或者武則天,或者西太后。

解説:為了趕在也在拍攝《新紅樓夢》的金漢淩波之前,李翰祥加快了拍攝速度,港臺兩地兩部紅樓影片形成對壘之勢,有趣的是,《新紅樓夢》的主演,從飾演寶玉的淩波、到扮演寶釵的李菁幾乎都是從前香港邵氏的大明星,而在李翰祥的《金玉良緣紅樓夢》裏的主角,卻多是來自臺港兩地的新面孔。

米雪:

我那個時候還是剛出來拍了幾部電影,然後就在電視臺拍射雕英雄傳,導演看了就滿喜歡我那種,而且他説我不用演得這麼活潑,但是比較靈的一個人,我就接了這個戲。我真的夢寐以求的一個電影,因為大家都認識這個劇本,還有就是跟林青霞還有張艾嘉還有大導演,所以這是我的榮幸。

何思穎:

張艾嘉扮演的黛玉
李翰祥的《紅樓夢》好在青春的氣勢,因為很受當時一部外語片的影響,叫《殉情記》,是英語的電影,是一個意大利導演拍的根據莎士比亞羅米歐與朱麗葉改編的一部電影,在香港70年代初期非常的賣座,年輕觀眾非常喜歡,李翰祥自己非常喜歡,也跟大家講過他拍《紅樓夢》的時候,就想用同樣的一個方向,把古典的,大家所熟悉的故事用一個新的,青春的味道來拍這部電影,所以他故意請了賈寶玉,是請了林青霞來演,林黛玉是張艾嘉來演。

解説:1977年,李翰祥在邵氏公司巨大的攝影棚內建起了他夢想中的榮國府和大觀園,雖然在並不開闊的香港拍電影總會受到場地的限制,然而李翰祥卻有辦法製造一齣視覺上的盛宴。

岳華:

他很會利用軌道,把鏡頭接起來,就好象那個布景很大很大,比如在這個場裏邊拍一個軌道,拉軌的景,接到下一個布景裏邊再用這種方式過去的話,接起來就好象那個鏡頭一直沒斷,布景非常大,走長廊的話,走了很久很久還沒有走完,因為香港沒有這種地方去拍,不像頤和園什麼地方,他就可以把它接成這個效果。

夏祖輝:

這方面老實講,他是所有港臺的導演沒有他有這麼聰明,而且他可以利用一種什麼呢,他按日本那邊,得來的經驗,用透視,你看那個,如果你看這個(瀛臺泣血)坐這個船到了靈臺,瀛臺你知道多大嗎,在湖裏看見遠處,有幾盞燈,我們哪去搭這個水池子,到棚裏頭搭的,整個注滿水,前面靈臺做個模型,然後拍這個的時候,打的燈光,弄上霧水,弄的非常好,這全是人工做的,今天國內所有佈置全是真的,而且那麼大,當初全部是用很小很小的,這方面這是很寶貴的攝影棚的技術。

解説:學美術出身的李翰祥又是名博學多聞的學者,他利用自己的學識和智慧,李翰祥對所有訴諸於視覺的服裝、置景、道具都進行了考究的設計,於是,一座氣派非凡的榮國府,一個洋洋大觀的大觀園,就這樣美輪美奐地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米雪:

他對那個頭飾,服裝,都很講究,我從中我就學到服裝跟頭飾的那種,那個髮型那種梳的技巧,他真的很有研究。

夏祖輝:

李導演本身懂,而且他有很多東西,所以他常常把自己家裏東西拿來了,他覺得不理想了,尤其拍這個《紅樓夢》的時候,有很多地方,這個怡紅院,或者是這個林黛玉叫什麼,他房裏那些東西

何思穎:

李翰祥拍戲很有名的,把他自己收集回來的古董放到電影裏去拍,所以看《金玉良緣》他的攝影機會在片場裏邊到處遊走,希望是把那個那種世界,那種輝煌的世界,能夠表達出來。但是這也是那個電影的缺點,因為我覺得他所製造出來的榮國府,是太輝煌了一點。

夏祖輝:

他就要這樣,事事講求完美,我不能達到百分之百,我要儘量達到完美。你看他的作品,每一幅作品,每一個鏡頭都是一幅畫,他的東西,他都比較喜歡飽和,他家裏他也是不喜歡空,他喜歡把每個空間,並不是很堆砌,通過他的藝術把它變化的很好。

解説:1977年的香港影壇一如往常般熱鬧,尤其讓人矚目的是,這一年裏共有五部以“紅樓夢”為題材的影片上映,掀起一片“紅樓熱潮”。

何思穎:

先不要講中國人,對任何人來講,一個好的愛情故事永遠有它的吸引力,當然《紅樓夢》更加就説是它可以説是在一個,在一個大時代裏邊的一個小故事,然後裏邊兩個角色非常有趣,比如説賈寶玉,是一個有很多女性的感覺的一個男人,但是他另一方面他也是對封建社會有一種叛逆的,比如他對功名的這種看法,兩部電影都把他對,要取得功名,考試考到好的這種中國人的理想他都不喜歡,很大程度他有點像是説我們所謂的藝術家的脾氣,這種角色是對觀眾來講或者對讀者來講,有吸引力的。

《金玉良緣紅樓夢》片斷
解説:然而五部影片的製作水平良莠不齊,其中仍以《金玉良緣紅樓夢》和《新紅樓夢》得到的好評最多。《金玉良緣紅樓夢》在香港的票房遠遠勝過了《新紅樓夢》,而在台灣,卻由於金漢以策略控告《金玉良緣紅樓夢》的違規,使得這部電影未能正常上映,不過,在來年的第15屆金馬獎上,《金玉良緣紅樓夢》仍然絕佳的視覺效果,獲得了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獎,以及第24屆亞洲影展最佳服裝及最佳美術設計獎,然而在這些獎項中,卻沒有一座獎盃是屬於導演的。

夏祖輝:

《紅樓夢》當初為了要趕著上戲,所以他還覺得很遺憾,不是完全能達到他的意願。

何思穎:

他有點把那個《紅樓夢》當那個歷史宮廷片來拍,反而覺得就沒有那個原作《紅樓夢》那種優雅的味道,比如説你進去林黛玉的房間裏邊,林黛玉是一個,應該是很優雅的一個人物,林黛玉在他的電影裏邊的反正就沒有那個感覺,李漢祥很喜歡拍女性,但是他拍的女性,林黛玉這麼一個幽怨,很小楚楚可憐的女角色他就拍不出來,所以我覺得金玉良緣《紅樓夢》絕對不算是李漢祥最好的電影。

李翰祥導演在指導演員
解説:1977年上映的《金玉良緣紅樓夢》是李翰祥最後一部黃梅調電影,這時,香港傳統電影也已經走到盡頭,幾年後,李翰祥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北京,在這裡迎來了他新的創作高峰。此時沉靜在自己最愛的歷史宮闈片中李翰祥也許沒有想到,在《金玉良緣紅樓夢》完成十年以後,在他熱愛的北京,另一位電影導演將對《紅樓夢》這部著作開始一場更為艱苦的挑戰。

責編:阿布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