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體味《風暴中的周恩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7日 18:11 來源:

     
    [內容速覽]就像該片在介紹中所説的一樣,誰也不會料到,一部紅色經典京劇居然伴隨周總理一同走過那十多年的艱難坎坷。

  數日前,當我以實習生的身份參與到《重訪》欄目《風暴中的周恩來》製作中時,展現在我面前的已經是一部剪輯順暢,敘事完整的40多分鐘片子。前期拍攝和後期編輯的辛苦我不得而知,然而通過一次一次對於片子的審核修改仍讓我收穫良多,且對於電視製作的業務有了更新的了解。

  它在這樣講故事──

  我們小時候講故事總喜歡説:“從前…後來…最後”。而當參與了《風暴中的周恩來》的製作過程之後,才發現這樣的方式全然是行不通的。於是,我們看到了在《風暴中的周恩來》一片中,那一個又一個的對歷史事件提出的詢問,然後一次又一次尋根求索,最後是讓“你”──觀眾給出結論。你可以贊同,也可以否定。因為此時的結果較之過程而言已並不重要。

  它在這樣講歷史──

  既然要講歷史,就要講得透徹,講得深刻。就像在該片中反映的不僅是一個劇的歷史,也是一個人的歷史,更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即一個紅色經典劇目的跌宕進程、一個偉人不凡也波折的一生和一個民族那歷經風雨輾轉前進的無數個日日夜夜。

  它在這樣刻畫人──

  講了再多的故事最後還是要落在“人”上。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讓精神境界得以昇華才是最終的目的。仍記得在該片臨近尾聲的地方,悠揚略帶悲傷的背景音響起,周恩來總理慈祥的音容笑貌出現在屏幕前,解説講到多年後的葉劍英看這部劇的情景,以及那幾張黑白照片都或直觀地或間接地讓我們對這位雖然已經離開的總理剎那間感到無比的親切和感激。

  坦白講,對於我這個也算半個腳踏進電視行業的人來説,除了本身參與製作的或者上課時被老師反復當作示例來講的節目以外,是很少會把一個節目反復看上幾遍的。這也許正是“快餐時代”大多數“快餐電視”帶給我們的感覺─看過─知道然後忘記。所以,才有更多的電視人一直在追尋的就是如何能夠做出可以觸動到人心底的作品,只有讓內心起了漣漪,才會讓影象在腦中遲遲不會散去。再多的懸念設置,情緒鋪墊或是精湛的技術處理説到底都是為了可以喚起觀者在情感上的共鳴。而《風暴中的周恩來》確是一部讓我看了很多遍還是會感動的片子。

  就像該片在介紹中所説的一樣,誰也不會料到,一部紅色經典京劇居然伴隨周總理一同走過那十多年的艱難坎坷。直至他人生的終了。好一個“不會料到”!對於那段過往,有太多的“不會料到!”,這樣的字眼,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主人公註定讓這部片子有了足夠吸引你觀看的理由。這不比講普通的故事説普通的人,製作這種題材的節目本身,顧慮和限制就自然多出許多。而如何掌握其中的尺度實屬不易。在片中,無處不體現著編導對於歷史和已逝偉人的那一份尊重。

  細細品來,一切吸引和感動都來自於實際工作中對每一個細節的處理和對整個事件的把握。《風暴中的周恩來》以“八一風暴”這一經典劇目數次的編排,上演過程為主線,從而引出了講到“八一風暴”而不能不提的周恩來總理。自然流暢的敘事節奏向我們講述了周恩來總理和“八一風暴”劇目千絲萬縷的關係,也隨之引出他人生中一段難言的歷史。

  2007年的夏天,就這樣,《風暴中的周恩來》讓我開始真正的走近電視,切身的感受影像帶來的魅力。

  BY 李思垣

責編:重訪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