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山裏的希望》採訪手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8日 10:27 來源:

     
    [內容速覽]希望工程資助的第一個學生張勝利的事跡。幾年過去了,他現在的情形如何呢?

一次偶然的機緣,我接觸到希望工程資助的第一個學生張勝利的事跡。幾年過去了,他現在的情形如何呢?我開始在網絡上進行搜索,但並沒有得到多少相關信息,因為這幾年媒體對他的報道較少。於是,我萌發了一個念頭:為什麼不做一期張勝利的《重訪》呢?和製片人一談,她也很感興趣,於是開始下一步工作。

通過了解,我得知張勝利的工作還是有些變動,但一直沒有離開他的家鄉河北省淶源縣東團堡鄉,他現在是鄉中心小學的副校長。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200610月初,我到淶源縣進行前期採訪。

第一次見張勝利,是在淶源縣城。第一感覺他不像三十歲,有點顯老,也不太愛説話。交談中我得知,他如今在縣城租房住,這兒讓我有點意外。於是就提出去他家裏看看,張勝利略有些猶豫,但還是答應了。

他租住的地方是一處新建的瓦房,紅色的大鐵門很漂亮。進門之後,張勝利指着面北的三間廂房説,這就是他的家。眼前的情形讓我吃了一驚:因為這三間廂房都沒有安窗戶,這樣的地方能住人嗎?勝利也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釋説因為租住的前一所房子的房東催他搬家,倉促中找到這處住所,價錢便宜,每月120元,他還能承受,就趕緊定下來。張勝利的家裏,除了一台彩電之外,都是生活必需品,連稍微值點錢的東西都沒有。從房子開始,勝利聊起妻子和孩子、現在的生活和對未來的計劃。慢慢地我發現,張勝利很坦誠,對家庭有很強的責任感,是個好父親和好丈夫。那時我也剛有小孩,更能理解做父親的心情,因此和他聊得也特別投機。

正在我們聊天的時候,女房東來了,安排安窗的事兒。我和她也聊了幾句,這時她才知道自己的租戶就是當年非常有名的希望工程捐助第一人,很感慨。她私下告訴我,看著勝利和他愛人,帶着兩個女兒,而最小的才兩歲,實在不容易,才以較低的價格把房子租給了他們。

這次經歷之後,張勝利在我的心目中變得更加真實,我覺得自己也慢慢了解了他的內心世界。此後,我又來到他工作的東團堡鄉中心小學,重訪了他當年工作的希望小學,走訪他資助過的孩子的家長。在這個過程中,隨着對張勝利的深入了解,我心中的一個想法越來越強烈:一定要把這部片子拍好,通過張勝利,把這裡的生活、教育狀況反映出去。

在前期採訪中,我還採訪了車志忠老人,正是他讓張勝利和希望工程結緣,正是他十多年來一直幫助張勝利,而他幫助過的孩子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有多少了。車老很健談,在他家裏,我們聊了很長時間。車老給我講述了很多受助孩子的故事。他的講述,讓我既悲傷又欣慰:悲傷的是,這些受助孩子的境遇;欣慰的是,這些孩子能得到車老這樣的好心人的幫助。

在我們聊天的時候,車老接到女兒的電話,説有人要捐錢,讓他到附近的一個服裝店去碰面。我們先來到服裝店,不一會兒,一輛新捷達車開過來,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走進店裏,他穿着講究,拿出2000塊錢資助困難孩子。車老戴上老花鏡,仔細地記下了他的聯絡方式。車老告訴這個男子,將來找到合適的資助對象後,再把受助孩子的聯絡方式告訴他,讓他們直接聯絡。我當時特別後悔沒有帶攝像機,哪怕是DV也好。

 

在這次採訪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許多象車志忠和張勝利這樣的普通人身上,閃爍着樸素的人性的光輝。而這是非常寶貴的,值得去弘揚。

                                                                                               BY 彭曉軍

責編:重訪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