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6日 15:45 來源:
1964年7月23日晚上,毛澤東主席在百忙之中來到政協小禮堂,他將在這裡觀看一齣現代京劇。一個月前,全國現代京劇匯演在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京劇工作者把新近創作的現代京劇帶到了首都舞臺。這是京劇界在新中國誕生的第十五個年頭接受的一次集體檢閱,梨園內外都用前所未有的熱情投身到了這場轟轟烈烈的京劇改革運動中。持續一個多月的匯演,幾十部現代京劇應運而生,它們中間有一些劇目註定曇花一現,也註定有一些從此將登堂入室,走進很多人的記憶和經典作品序列,今晚上演的這臺作品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名字叫做《蘆蕩火種》。看完戲之後,毛澤東主席給了它另一個名字──《沙家》。
半年前,北京京劇團接到從上級轉來的一個滬劇劇本《蘆蕩火種》,這是一個在上海乃至整個劇壇引起震動的新作品,此後的日子它在京連演九個月,觀眾難以計數,風頭之勁,一時無兩。按照指示,北京京劇團必須儘快將這部上海地方戲作品改編成現代京劇,並且參加不久以後的全國現代京劇匯演。北京京劇團很快成立了改編劇組:著名導演阿甲和遲金聲擔綱導演,唱腔設計交給了京劇大師馬連良的專職琴師李慕良,文學底蘊深厚的小説家汪曾祺領銜成為編劇之一,一場眾人期待的改編創作,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新劇本《地下聯絡員》很快出爐,由誰來扮演這個機智勇敢的地下聯絡員呢?北京京劇院名角眾多,劇團創作實力雄厚,用“偶有所作,每臻絕唱”形容並不誇張。一番遴選,著名京劇演員趙燕俠成為最終人選。這個阿慶嫂是如何確定下來的?面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現代京劇,趙燕俠和劇組的其他主創,還有她的同行們,是如何經歷一個京劇演員從傳統戲到現代戲脫胎換骨的適應和蛻變的?
《沙家》劇組歷經一次又一次的審查,最終打造出了一部至今仍未褪色的紅色經典。毛澤東主席當晚觀看以後,提出了三條自己個人的修改意見:要突出武裝鬥爭,結尾要正面打進去,片名改為《沙家》。《沙家》于1970年被拍攝成彩色電影,除了阿慶嫂以外,劇中所有演員都是原班人馬,原來阿慶嫂的扮演者趙燕俠去了哪?她為什麼沒有繼續在舞臺上扮演這個由她一手創造的經典角色?此後的她,又將經歷怎樣的人生?近期《重訪》,為您解開謎底,敬請關注。
趙燕俠扮演的阿慶嫂
責編:重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