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民俗文化
泰順文化起源較早,人文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産豐富,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木偶戲)之鄉”、“中國廊橋之鄉”,還先後被確定為“浙江省畬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點縣”、“浙江省傳統節日•元宵節百家宴保護示範基地”、“浙江省木偶戲傳承基地”、“浙江省石雕傳統教學基地”等,2007年我縣獲得國家文化部頌發的“國家遺産日獎”。
  • 八寶燈
  • 吊九樓
  • 碇步龍
  • 鬥牛
  • 泰順畬歌
  • 提線木偶
  • 藥發木偶
  • 元宵節百家宴
碇步龍
碇步龍又稱“早陽龍”,始創于清嘉慶三年(1798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最早誕生於泰順縣仕陽鎮。仕陽鎮是位於泰順南部的文化古鎮,以仕水洋而得名,境內擁有遠近聞名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仕水碇步,仕水碇步修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全長144米,共233齒。分高低兩級,是全縣200多條碇步中跨度最長、造型最優美的碇步。據仕陽鎮朝陽村(原早陽村)林氏族譜記載:林氏裔孫為慶祝朝陽林氏宗祠落成突發奇想首創在碇步上舞龍燈,以慶大典。碇步龍舞隊一般由20人組成,其中舞龍者10人,提龍燈者1人,樂隊6人。龍舞提龍燈的稱師爺,也稱“喜樂神”,必須由村裏有福氣的人擔任,龍隊去外村巡演回來時,必設宴請師爺,意為風水不外流。碇步龍舞蹈從開龍門到關龍門共有六十多套動作(隊形),全部動作均在溪水中的石碇步上表演,舞龍的演員要有充沛頑強的體力,熟練的技巧。要步調一致,敏捷穩定。碇步龍的主要動作有搭龍坪、龍戲珠、龍舔珠、龍咬珠、排壽字、蹲馬龍等等動作。陣式有:圓臺、龍菊花、交剪搜、龍卷澗、過東海、三角當、水面跳舞、大困龍、龍吐氣、四城門、龍挂珠、龍穿針、龍過澗、上盤龍、排壽字、下盤龍、雲底摸月、水波浪、龍蓋頂、做龍欄、送橫匾、過九井、三盞燈、穿九州、排太極、龍破廟、雙擁龍等。只見身著金黃色裝束的演員們雙手執龍,在鏗鏘的古樂聲中,矯健的舞步在窄小的碇步上騰挪跳躍、節奏有序,颯爽的舞姿倒映在平靜如鏡的水面上相映成趣,遠遠望去蔚為壯觀。碇步龍是當地農耕文化的産物,地方特色濃厚,形式獨具一格,因為有碇步,智慧的朝陽先民將傳統舞龍改編並創作了世上絕無僅有的碇步上的舞龍表演。它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剛勁激昴,氣勢磅薄,渾厚莊重,鏗鏘有力,威猛剛烈,舞姿優美,流暢飄逸等特點。是村民在農忙閒暇之餘,喜慶豐收、節日慶典舉辦的自娛自樂的活動形式,以前,朝陽村裏,會組織年輕男子學習碇步龍表演,村裏幾乎每個男子都會。曾多次到霞浦、福安、柘榮、福鼎等各縣演出。但是,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村裏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經商,因此碇步龍的保護和傳承一度面臨困難。近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開展,碇步龍得到重新挖掘和恢復,每逢節慶假日,又會展現在人們眼前,為泰順人民的節慶增添文化的色彩。
畬族三月三
畬族“三月三”,又被稱為“烏飯節“或“對歌節”,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畬族村落或畬族群眾都自發組織畬族對歌會,初始在祠堂、宮廟、山林、崗頭或老屋、谷場演唱,鄰村畬民集聚和唱,熱鬧非凡。從零散的、不規則的“隨便唱唱”,經歷幾百年的延襲、充實和擴展,三月三逐漸成為畬族人民生活中一個盛大的文化節日。特別是1985年在我縣召開溫州市第二屆畬族三月三文學藝術交流會以後,畬鄉的三月三活動更是出現了新勢頭,仕陽等地的畬鄉、畬村,甚至以戶為單位,自籌資金,舉辦“三月三”活動。自2006年起,以竹裏畬族鄉、司前畬族鎮為主舉辦“畬族三月三風情節”,把我縣的畬族三月三活動推向一個高潮。三月三是以畬族人民紀念祖先為主題,活動形式主要是吃烏飯、唱山歌,對山歌,以歌代言。每年農曆三月三,各地的畬族男女匯集一起,參加"三月三"盛會,載歌載舞、談情説愛。在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歌舞盛會。
  • 畬鄉酒妹
  • 畬族民俗表演
  • 泰順畬歌
  • 烏飯宴
泰順提線木偶戲
泰順提線木偶戲始於南宋,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又不斷吸收浙北及泉州兩大木偶派系的藝術因素,在頭像雕刻、人物造型、服飾裝扮諸方面均獨具一格。在我縣城鄉廣為流傳,久興不衰。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泰順縣被評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木偶戲傳承基地”,2009年,經浙江省文化廳推薦申報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據家譜記載及老藝人相傳,明清時期泰順木偶班至少有108副,至清末多達120多班。當時木偶頭造型和雕刻技法,均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雕工精細而簡練,開相文靜而秀美;臉譜描繪簡潔樸素,粉彩工藝細緻多姿。 泰順提線木偶戲題材豐富,包括傳統劇、現代戲與兒童劇。傳統劇又分“神戲”與“史戲”兩類;現代戲多演革命鬥爭故事;兒童劇突出天真童趣。演出風格多樣,文戲、武戲、公案戲等俱全。佈線合理,提線水平精湛,表演細膩逼真。勾、挑、提、拉,雙手並用;吹、拉、彈、唱,一併俱佳。唱腔以亂彈為主,兼唱昆劇、和調(京劇)與高腔。泰順提線木偶戲與民俗活動緊密結合,每逢春節元宵“做春福”或秋後迎神、賽會等民俗活動,均例演木偶戲。無論開臺、掃臺,均有一定的儀式與禁忌,無不蘊藏著豐富的民俗文化積澱。泰順提線木偶戲幾百年來頻繁活躍在浙閩山區鄉村,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之一。目前,全縣正常演出的提線木偶班計有72個,其中不少為木偶世家,如周德家已傳13代,黃宗衙家已傳12代。提線木偶戲已成為山區老百姓不可或缺的文化娛樂需求。文化部門還組織“木偶戲進校園活動”、“木偶戲送戲下鄉”並收到良好效果。
泰順藥發木偶戲
泰順藥發木偶戲民間稱為“瓊花木偶”,源頭可上溯至宋代的藥發傀儡,其表演風格與宋明清藥發傀儡一脈相承,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泰順藥發木偶在最初娛樂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俗神信仰的成分,最終成為俗神祭祀活動的一種儀式。泰順藥發木偶戲是以火藥為主要燃放原料帶動木偶表演的一種獨具觀賞價值的傳統戲劇表演形式,它是“煙花”與木偶結合的産物,藝人是根據兩者共同具有的觀賞功能,有機地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表演。在燃放煙花的同時能出現木偶形象,並且能旋動,翻跟鬥等動作,使其更具神奇、壯觀的效果。藥發木偶戲表演的內容通常是《西遊記》、《封神榜》、《陳十四娘娘》、《哪吒腦海》等當地百姓喜聞樂見的劇目,劇中的人物在火藥的帶動下,不停地旋轉,配上火光的照耀,遠遠看來,栩栩如生。
元宵節•百家宴
百家宴原發于泰順縣三魁鎮張宅村,是當地張姓族人在每年正月元宵節期間舉辦的“聚宗親,商族事,祈上蒼,保平安”的祭祀求福的自發性民俗活動。百家宴最初源於當地的祭春福,祭拜對象主要是陳十四娘娘、王乞佬和張姓先祖。據當地明代《張氏宗譜》和地方史料清代《分疆錄》記載,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不管遠近,來者都是客,都可以參加聚餐,“百家宴”也正是因此而得名。“百家宴”舉辦當天,村民要組織好幾千人的隊伍,抬著“陳十四”上街遊行和踩街,並一路表演舞龍、舞獅,演奏民樂,夜裏又放煙花、表演藥發木偶戲等。“百家宴”舉辦期間,民間各種各樣的活動內容豐富,精彩紛呈,包含了眾多的非遺的項目。泰順百家宴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舉行盛大的典禮祭拜地方神祉王乞佬、陳十四娘娘和祭祖活動。王乞佬是木偶戲神,陳十四娘娘則是浙南閩北一帶廣受頂禮膜拜的地方神祉。浙北地方神王乞佬和閩北地方神陳十四,在泰順都受到了百姓的尊崇和祭拜。“百家宴”發展至今,已不再是一村一族單純祈求神明保祐、村族平安、家門清潔的祭祀活動,“百家宴”活動的舉辦,不僅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更融洽了鄰里關係,增進了村民間的友誼。是集踩街、燈會等民間傳統文藝表演為一體的民俗文化活動。2007年,泰順因為“百家宴”被確定為浙江省元宵節傳統節日保護示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