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水碇步
仕水碇步位於浙江省泰順縣仕陽鎮溪東村仕水溪之上。該碇步始建於清乾隆60年,清嘉慶25年重修,係青石結構雙堤梁式,全長136米,有石磴223步,一字型淩波延伸,跨度長,結構精緻。每齒石磴分高低兩層,高層石材用花崗岩,低層石材用青石岩。高低兩層設計利於行人交匯,雙色石材的使用便於夜間辨認行走,碇步上下河灘基加固較為科學,井字形松木框架的使用尤為特色,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徵及較高的科學、藝術價值。《中國橋梁史話》《浙江橋梁》均有記載。2006年5月25日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氏大院
雪溪胡氏大院古建築群位於泰順縣雪溪鄉橋西村石門樓,建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同治甲戌年(1874年)間,包括胡氏大院、胡氏小宗祠、胡氏大宗祠、鳳垅厝、外垟厝及胡氏書齋,構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主體建築胡氏大院坐西朝東,二進院落佈局,佔地面積4500平方米。第一進院落由門臺、門屋、南北側院組成。門屋居中,五間五架,西接甬道,通第二進院落。南北側院佈局對稱,皆由門臺、正屋、西廂房、門廊組成三合院式,正屋南北向,七間兩層懸山頂,帶前後腰檐。第二進院落由門臺、正屋、廂房組成。正屋七間兩層歇山頂,帶前腰檐,廂房與正屋連通,四間兩層,帶前後腰檐。院落格局及各建築物保存基本完好,附屬建築保存也基本完好。胡氏大院建築群規模宏大、佈局嚴整、體系完備,反映了清代農耕社會的組織結構信息,是具有代表性的宗族建築群。建築構造上用材講究、工藝精細,兼具法式規範性與鄉土靈活性,具有浙南、閩北建築風格交融的鮮明特色。2013年3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順土樓
泰順土樓位於泰順縣,在羅陽鎮、三魁鎮、仕陽鎮、萬排鄉、東溪鄉等鄉鎮均有遺存,多建於清至民國。主要包括上交垟土樓、茂竹園下洋寨土樓、茂竹園半月坵土樓、雙路土樓、東溪土樓和黃沙坑土樓。泰順土樓均為外部四面夯土合圍、內部木構的一種防禦性較強的鄉土典型風格建築。泰順最大的土樓可同時容納幾百人,最高的土樓達到六層,形式不一,造型古樸,其中上交垟土樓堪稱泰順土樓的代表。上交垟土樓位於泰順縣羅陽鎮上交垟村,建於清代,佔地面積629平方米。為二層土木混合結構建築,坐東朝西,平面呈方形,東、南、北三面為防護用的水池。倉樓外側為封閉的夯土墻,于底層西側中央設大門。土樓內為傳統的合院式佈局,分成門屋、廂房、正屋,屋面相互交接。門屋和正屋均面闊五間,進深用三柱九架。明、次間為開敞的廳堂,盡間用夯土隔成封閉的房間。朝中央天井為雙步廊。門屋和正屋盡間前廊南北各設單跑木質樓梯至二層,二層朝天井為周廊。老檐柱間用板門、板壁,室內為房間。二層各間于夯土墻上開方形直欞窗各一。廂房南北各兩間,梁架形式同門屋。土樓平面中央為方形天井,沿階沿石一週設雨水溝,天井正中為水井,井上沿中軸線並排貫以三根條石,用以通行,條石與兩側階沿間各橫置九根方形石條。土樓屋面鋪小青瓦,正脊用壓磚線脊。
  • 曾氏土樓

  • 半月丘土樓

  • 東村土樓

  • 黃沙坑土樓

  • 上交陽土樓

  • 雙路土樓

  • 下垟寨土樓

前坪張氏厝屋
前坪張氏厝屋又稱張十一厝,位於泗溪鎮前坪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乾隆末年復造新屋,嘉慶三年二月(1798)峻工。坐西南朝東北,四合院式建築,佔地面積5780平方米,前後二進院落,採用中軸線兩邊對稱佈局。一進院落門屋單層五開間懸山頂,明間為過道,中柱下設四扇板門,進深三柱五檁,穿鬥式梁架結構,屋脊為疊瓦線脊,兩側為觀音兜式山墻。一進天井平面為方形,由四方形塊磚鋪面。兩側為院內隔墻中間設有小門臺,門楣及門柱為青石結構,其他為塊磚築砌,懸山頂。門樓前有兩級踏步,兩側垂帶石穩固。門樓左右為院墻,設磚拼花漏窗,上部雙披水瓦面。院墻向後為廂房,單層七開間懸山頂,明間為穿堂敞廳,帶卷棚檐廊,下設兩級踏步,兩側垂帶石。進深五七檁,穿鬥式梁架結構,屋脊為疊瓦線脊。一、二進院落之間用院墻隔斷,中軸線上設門臺,雙落翼式歇山頂,前檐灰塑“文奎聚星”,後檐灰塑“花開晝錦”匾額。二進院落正屋面闊七開間,懸山頂,明間為穿堂敞廳,明次間帶卷棚式前廊,臺基由青石板陡板石,青條石階沿石三合土地面構成。進深七柱九檁,穿鬥式梁架結構,屋脊為疊瓦線脊。兩側廂房各三開間懸山頂,明間為敞廳,進深五柱七檁。前均設有院內隔墻,中間磚拼花漏窗上部雙披水瓦面。正屋後院天井的山墻下設有魚池一方,魚池與正屋之間卵石鋪砌成甬道,兩側為花圃,花圃兩側用夯土墻隔斷,墻外均建有耳房一座,為單層木構懸山屋頂建築。在耳房後側的山墻下,均嵌有古井,井水清澈,為生活起居設施。張十一,正名楠青,排行十一,世人叫他張十一。光緒丁醜歲欽加衛千總,補授四品銜。該宅以中軸線而建,木作、石構築加工精細,工藝精緻,富麗堂皇,可謂規模浩大,雄偉壯觀,是我縣做工考究的古民居。2011年列為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百福岩•塔頭底古村落
塔頭底古村落位於雅陽鎮和平村,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村落環境優美,古建築保存完整。主要古建築有下厝、旗桿底、中央厝、舊厝、尾座厝等。塔頭底季氏始祖茂齡祖居青田梅岐。茂齡為明成化四年(1468)進士,擢高郵府尹,四年之後入翰林,但“未幾視朝傑,臣多出”,加之其他原因,遂辭官返鄉。茂齡于明正德戊寅年(1518)遷至泰邑牙洋八都大坪後灣。清康熙己未年(1679),其後裔德重、德立二人遊經塔頭底,“觀其山川秀麗,竹苞松茂”,是居住的佳地,遂決定移居此地。據《季氏家譜》記載,季氏後裔之所以遷居塔頭底,不僅中意塔頭底山川的秀麗;更重要的是,自從先祖茂齡遷入大坪後灣數代後,“支裔繁盛,土宅希微”,而塔頭底一地則山環水秀,地盤寬闊,土厚泉甘,有利於子孫後代在此休養生息。季氏遷入塔頭底後,開始廣創宅第,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村落。綜上所述,該古村落起源於清康熙年間。季氏在塔頭底建造的第一座住宅,後稱下厝。下厝為合院式建築,門樓並不建在庭院的中軸線上,而建在庭院的左前方,為“歪門正廳”的做法。進入門樓後,有一條用塊石鋪設的甬路通往正房。下厝正房坐東朝西,‘面闊九開間(原有十一開間)。明間兩旁的梁架為抬梁架與插梁架混合形式,屋頂則採用懸山頂。廂房面闊四開間。民居鬥拱多為一斗兩升,即在大鬥上安正心瓜拱一道,拱兩端各安槽升子一個。整組鬥拱樸實無華,沒有任何雕飾。一樓格扇的花心部分均有裏外兩層,裏面為木板,外層則用欞條拼裝成格子。在二樓則用較為簡單的直欞窗,也是裏外兩層。這種設計,即可採光、通風,同時又可隔護。民居二樓設有神龕,共三間,神龕內供奉關公、觀世音等神像。下厝與別地同時期建造的民居相比,最與眾不同的就是在一樓正廳的兩棵金柱間設門。據介紹,季氏先祖德重、德立等遷徙到塔頭底時,周圍都是山林,時常有野獸出沒,危及人畜安全,所以建房時不僅在民居四週砌了石墻,還在廳堂前設門。重重設防,以確保安全。 建於清康熙年間的下厝具有濃厚的明代民居的建築風格。第一是民居屋架相對較矮小。第二是使用木質柱礎。柱礎橫紋置放,目的是防止吸水。因年久腐爛,後有部分柱礎更換為石磉。第三是小木雕刻簡單樸素,特別是柱頭鬥拱部分,下厝的鬥拱並無絲毫雕鐫,顯得十分簡樸、平淡。 塔頭底季氏第八世國和一代家底殷實,人丁興旺。為了安排子孫們的居住,國和在清乾隆年間建了一座房子,後又在嘉慶年間建造—了現俗稱為“中央厝”和“舊厝”的兩座住宅。還有一座在村內同樣具有代表性的“尾厝”係國和第五子正瑤在嘉慶年間建造。這些清中朝的民居有序地建在後山山腳前,坐東朝西,面田背山。民居兼為二進四合院式建築,佔地面積較大,一般在800-1200平方米。民居正房為七開間或九開間;左右廂房大多為四開間,也有六開間的。民居寬敞的空間,被鄉民們充分地利用起來,庭院中、檐廊下以及後院,堆放雜物、農産品、農具以及圈養家畜。鄉土建築大不同於豪門富宅,它們最講究實用,不求奢華,體現了主人的樸素和實在。塔頭底的民居也與泰順其他地方民居一樣,堂屋前檐不做任何裝修,直接與天井相接相融,這也是溫州地區民居的一個特殊做法。與天井相接的空間,鄉民們稱為檐廊,這個做法不僅出現在正房,也廣泛地應用在廂房。檐廊是整個建築的通道,也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場所。檐廊外的庭院也是一個公共活動場所,村民們祭拜天地也在此舉行。為了祈保豐收、平安,村民們就在庭院擺放一張八仙桌,上設供品(一般為清供,即蔬菜一類的供品),再點上香火,進行祭拜。古代塔頭底,除了在庭院祭拜天地之外,村子北邊也供有祀保平安、豐收的土地公,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是祭拜的日子,香火最旺的當數正月初一。其實,村民們祀保的內容非常豐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村民們的精神追求和寄託都包含在其中了。
羅陽石亭
羅陽石亭位於泰順縣羅陽鎮山垟村菖蒲壟自然村,是古代泰順通往溫州驛道旁供人歇腳休息之所,亭旁古驛道蜿蜒曲折,路邊一方小池,山泉清澈甘冽。羅陽石亭坐西朝東,平面縱長形(進深大於面寬),東面開敞,其餘三面均用蠻石砌墻圍護,屋頂歇山式。平面柱網分佈頗有特色,前檐減柱為一開間,利於路人進入;室內分作三間。進深梁架為四架梁帶前雙步後單步,脊檁下刻有“大明正德十年乙亥歲伍月拾陸日壬寅吉旦立”題記。石亭建築構架除椽子外,均用青石製作,倣木構形式,製作規整,形象逼真,時代特徵明顯,堪稱石構建築的佳作,是研究古代交通史和古驛亭的重要實物例證。
玉岩包氏宗祠
玉岩包氏宗祠,位於泰順縣泗溪鎮玉岩村,肇始於明成化年間,明萬曆間移至現址重建,清道光年間再次重建,咸豐七年(1857年)告竣。建築坐北朝南,其佈局因山就勢,由照壁、牌樓、甬路、外臺門、半月池、頭門、前廳、兩廂及正廳等組成,整組建築現保存完整,佔地面積2270平方米。牌樓及照壁作為第一道入口空間序列,遠離主體,建於宗祠西面山腳之下,與宗祠主體朝向相背,成回望之勢。照壁位於山坡下道路的西側,平面呈弧形,磚砌而成。牌樓木結構,面闊三間,雙落翼式懸山頂。依照山形砌築甬路,沿地形曲折而達宗祠外臺門,與頭門間有半月形風水池,四週圍合。宗祠從外門臺開始地勢逐級抬升,很有氣勢。前廳、正廳均面闊五間,懸山屋頂,明間使用抬梁式結構,前後金柱間設五架梁,次間用分心柱。正廳明、次間用凈跨三間的大內額,用材巨大,雕刻精細。包氏宗祠紀年準確,總體格局完整,建築背山臨水,層層遞進,規模宏大,構造簡練。抬梁、穿枋、出昂、鬥栱等結構做法既具宋營造法式風格,又明顯帶有當地建築的特點,是具有特色的浙南山區鄉土建築。2013年3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岙底古村落
徐岙底古村落為泰順保存較完整的古村落之一,主要建築有文元院、舉人府、吳氏宗祠、文重橋、文興橋以及門樓外和新厝底民居等,是我縣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落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具有多方面的文物研究價值。我縣將以徐岙為主體聯合筱村其他幾處歷史文化遺産申報省級第三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在徐岙居住的人並不姓徐,而是姓吳,據記載,宋宣和年間,方臘作亂,徐震(泰順仙居人)率兵抗寇,在瑞安吹臺山不幸犧牲。其靈柩扶歸鄉里,途經玉溪(今徐岙前之溪流)時顯靈,天降甘霖,當地因久旱而欠收的田地連年豐收。鄉民為紀念他便將其地稱為“徐岙”,後又在村中立祠祭祀。徐岙吳氏係新山唐諫議大夫(西漢置諫大夫,掌議論,屬光祿勳。東漢改稱諫議大夫。隋、唐隸門下省,掌侍從規諫)吳畦的後裔,吳畦五世孫吳承褚由庫村遷居筱村柏樹底,越幾世後,承褚後裔吳萊羨徐岙“曲徑坦途,引人入勝,崇巒疊嶂……自成幽秀。”于宋端平三年(1236)自柏樹底析居徐岙,七百多年來,吳氏家族“詩書禮相傳,簪纓相繼,可謂能光其祖、顯其宗矣!”徐岙巷道縱橫,路面均用卵石鋪設。民居錯落有致地分佈在道路兩旁,立面豐富,屋檐富於變化,主要有文元院、舉人府、頂頭厝等。頂頭厝為村落現存建築年代最早的民居,因所處的位置比其他民居要高,村民們俗稱為“頂頭厝”。許多構造延用宋式做法,如門樓的木質抱鼓石,稍飾雕刻,紋樣清晰,古樸且大方。院落地面用卵石鋪出花紋,正房和兩廂也採用較多的雕飾,風格樸雅。文元院位於頂頭厝的正前方,為吳存經所建。存經字王綸,號鬱庭,生於乾隆辛酉年(1741),卒道光己醜年(1829),壽八十九。吳存經于清乾隆甲戌年(1754)取入縣學,庚寅年(1770)成為附貢生。至今門樓檐下仍懸著其立的“文元”匾。吳宅右廂房的二樓有一間吳存經的讀書房,房間雖不大,但頂上作有藻井,顯示出與眾不同。“一盞燈火夜深紅,猛著心時不計工。他日風雲能際會,定應平地步蟾宮。”——《南窗夜讀》走進讀書房,我們似乎還能看到當年在微弱的燭光下伏案苦讀的吳存經,聞到穿透歲月的淡淡墨香。
圓州古村落
圓州村地處司前鎮裏光溪畔,現為臺邊行政村下的一個自然村。作為一個村落,圓州村曾經繁榮一時,一百多年來由盛而衰,古村落現存古民居僅四座、宗祠一座。圓州現存古建築總體品位較高,古民居建築規模較大,構作方面運用了許多宋時的作法。主要古建築有洋頭厝、吳氏宗祠、老厝、第三份、外厝等。清朝時期,先後有黃氏、吳氏入遷圓州。圓州黃氏先祖博十原籍江西南昌府豐城縣鬥溪。據黃氏宗譜記載,博十“夙嫻文藝,為明末紳士,而尤精勘與之業。”後南昌豐城地方動亂,博十“挾青囊以遨遊,為避亂之計”。途中博十聞知浙甌山水名勝,隻身前往。入甌期間,泰邑人士邀他進泰擇地。博十公入泰後所擇之地多為吉地,遂長留泰順。後江西黃氏六如、三如追尋博十至泰。博十等人“閱泰邑山水名勝,且俗古風良,遂擇一都員洲之地而居焉”。時為“清朝開基之始”據圓州吳氏宗譜記載新山吳氏一支從明初到清初遷徙多處,到清康熙庚申年(1680)吳岳由羅陽遷居圓州,成為圓州吳氏始祖。“山無仙不名,水無龍不靈。羅陽,東甌名勝地也,北去五十里地名員洲景尤獨著。山發括蒼之脈,水演浙南之源,前案有烏紗挺秀,後壁有錦屏拔奇,一溪中流兩峰翠立,金榜懸峙于天門,華表巋然于地軸,亭造赤壁可憑春暖觀魚,寺建西峰更助秋高聽鹿。山川孕靈英賢輩出……”,這是圓州《黃氏宗譜》“景物序”中的一段描寫,闡述了村落的周邊環境。勘與術中探尋風水寶地(居住環境)的模式,是古人環境觀的表現。圓州後有靠山,前有案山,左右為護砂,中間部分堂局分明,地勢寬敞,且有“玉帶水”曲流環抱,形成了一個前方略顯開敞而又相對封閉的環境。這種地理模式稱為“四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