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中國網絡展覽館 > 博物館動態

京城首家衚同博物館:展出鋁制飯盒、老戶口本等


發佈時間 :2014年02月19日 16: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王鵬 繪圖

王鵬 繪圖

史家衚同博物館

史家衚同博物館

京韻,多半來自衚同。

京韻,多半來自衚同。

    老北京們在灰色的深巷裏找尋到根,新北京人在斑駁的墻角裏嗅出古味。如今,高樓廣宇四處林立,古老的城市建築卻越發稀少,然而在這偌大的城市中,還是有一些衚同靜觀時光,不改舊貌,等待著有心人去邂逅。

  有“衚同活化石”之稱的史家衚同便是如此。它雖身處鬧市,卻遠離了喧囂的遊人,更沒被絢麗的商業色彩浸染,只沉默地蝸居城市一隅,任時光輾轉,四季更迭。

  京城第一家“衚同博物館”——史家衚同博物館就坐落在這裡。

  吆喝聲悠悠

  小販喚醒了衚同

  北京的文化古跡多多,博物館自然是星羅棋佈。

  從國家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到鐵道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京城裏的博物館不僅種類繁多,館藏的展品更是琳瑯。然而這“衚同博物館”卻是頭一遭聽説,忍不住想去看看。

  從朝陽門地鐵站走出來,穿過熙熙攘攘的朝陽門內大街和朝陽門南小街,跟隨路標指引,我一頭闖進了史家衚同。

  史家衚同靜幽幽,藏于其中的史家衚同博物館亦如此。它坐落于一個普通四合院內,正式對遊人開放不過一百多天。許是冬季日短天寒,遊人寥寥,博物館只微微張開了一條門縫迎客,一不留神,我差點就錯過了。

  看得出四合院的屋頂陳舊,墻角的青苔發黑,地面上灰黑色的磚塊已有年頭……儘管新翻修的跡象明顯,卻難掩濃濃的歷史味道。

  適逢一名工作人員經過,趕忙上前打聽。原來修繕這座衚同博物館遵循的是“修舊如舊”的原則。早在2010年規劃修繕時,施工方就四處蒐集整修四合院剩下的老磚,所以院內鋪設地面的磚,全是從居民要處理掉的建築垃圾中“撿”回來的寶貝,總量超過八千塊。

  在這座一千余平方米的衚同博物館裏,八個展廳和一個多功能廳中處處氤氳著往日煙雲。展廳內沒有奇珍異寶待價而沽,那些來自居民手中的展品更接地氣兒:鋁制飯盒、老戶口本、瓷熱水壺、口袋書、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聘文複印件、舊時家庭用的笸籮、五彩的小陽傘……再往前走,更有按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家庭佈置復原的家居。這邊,一床一桌,兩椅兩箱;那邊,組闔家具沙發床、黑白電視放中央……一步一景,一物一情,皆把你從現在帶到了過去。

  衚同聲音展廳怪有趣的,小小的工作間雖其貌不揚,卻佈置了專業的音響設備。在屏幕上七十余種聲音裏做出選擇之後,我戴上了耳機,聆聽到了屬於上個世紀中葉的聲音:那是一日晨光熹微,衚同裏一如既往靜謐祥和,間或夾雜著幾聲鳥語蟬鳴,人力黃包車的叮鈴聲將拂曉打破,而後,一聲扯著嗓子的“豆汁兒……”把正在做夢的人喚醒。

  談笑聲陣陣

  書房匯聚大人物

  史家衚同博物館的前身,乃為民國三大才女之一的淩叔華的故居。

  淩叔華的女兒將此宅院轉讓給街道辦事處,希望能夠做公益事業。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建成了今日的史家衚同博物館。因是名家故地,院內一草一木皆是依照淩叔華自傳《古韻》中所提及的當年實景照片進行還原的。展廳內更是佈置了淩叔華事跡的展板,收藏了許多她作品的復原版。在陳列品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與林徽因、冰心齊名的才女,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淩叔華的父親淩福彭不僅官至高位,還精於詞章、酷愛繪畫。齊白石、王雲、陳寅恪等名家都是淩家的座上客。淩叔華從小耳濡目染,很早就顯示出繪畫上的天賦。由此,她拜了著名的女藝術家、慈禧太后寵愛的畫師繆素筠為師,還得到當時被稱為“文化藝術界一代怪傑”的辜鴻銘的親授,使她打下了古典詩詞和英文的基礎。少女時代,淩叔華常常在自家院內舉辦畫家名流的聚會,她的住所被讚為“小姐家的大書房”。

  這座大書房可比林徽因“太太的客廳”早十多年,並且在當時名氣更響亮。其中最知名的“座上賓”便是印度詩人泰戈爾。1924年春,泰戈爾應邀到北京訪問。當時,陳衡恪、齊白石組織的北京畫會決定在淩叔華家的書房召開,淩叔華自然以女主人的身份主持這場聚會。那日,年輕的淩叔華大方從容地穿梭在名流之間,談吐珠璣,風華絕代,給在場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就包括了陪同泰戈爾而來的徐志摩、陳西瀅,後來這二位成了淩府的常客,而陳西瀅,也成了她日後的丈夫。在淩叔華背著守舊的父親與陳西瀅秘戀兩年後,這對佳偶終於在1926年修成正果,而這位大才女的一份嫁粧,正是九十九間房舍並且配著後花園——後者就是今天這座博物館的所在。

  之後,淩叔華雖旅居國外三十多年,但對這間屋子仍有割捨不下的情緣。1989年底,淩叔華感到來日無多,她下決心在最後的日子裏回到了北京。1990年5月,淩叔華在彌留之際,還讓女兒、外孫用擔架抬到她九十年前出生的地方——也就是後來很多名人在此度過幼年時光的史家衚同幼兒園。

  如今,曾在此嬉笑的孩童已經長大,書房裏曾經的座上客成了百姓們津津樂道的傳奇。院落裏的花白舊墻上,斑駁的彩色壁畫猶在,那些模糊卻富有童趣的卡通像,成了一代人獨有的記憶。

  考場聲寂寂

  走出倆名校校長

  關於史家衚同名字的由來,一直眾説紛紜。有人説得名于明末將領史可法,也有人翻出《京師五城坊巷衚同集》,指出“史家衚同”一名在明中葉就已出現。這場名字由來之爭已不可考,但其揚名的原因卻毫無爭議,那便是因史家衚同與中國教育説不盡的歷史淵源。

  早在雍正二年(1724年),史家衚同在教育界就紮下了根。當時雍正皇帝下令在史可法祠堂舊址(現史家衚同59號)建左翼宗學,專育八旗子弟,可謂清朝滿族教育的私塾。民國初年,左翼宗學改為“京師公立第二中學校”,1936年遷至與史家衚同一街之隔的內務部街15號。史家小學隨之在二中舊址上建立。至今,京城裏赫赫有名的兩所學校,即北京二中有了近三百年的歷史,史家小學也有七十五年校史。

  隨著清王朝滅亡,左翼宗學隨之衰落,然而史家衚同往來的讀書人卻依舊絡繹不絕。原來,史家衚同在清朝末年成了出國留學的學子必到之地。20世紀初,利用庚子賠款而考取出國留學的“遊美學務處”(清華大學前身)就設在這條衚同。1909年5月,清政府制定了《遣派留學生辦法大綱》,由外務部和學部兩家派出官員組成“遊美學務處”負責考試挑選、管理、派遣、聯絡等事宜。這個學務處先設在侯位衚同,後移至史家衚同辦公,考場自然也設在這裡。

  八國聯軍的槍聲響起,擊碎了數百年古都的磚瓦城墻,卻阻擋不了青年們愛國救國的熱血之心。有志青年秉著“少年強則中國強”的信念,囊螢映雪發憤圖強,立志於救亡圖存。走在博物館裏,展廳中的照片定格了學子們埋頭應試的瞬間,在那模糊的黑白影像裏,我似乎看到了正坐在墻角奮筆疾書的胡適與梅貽琦,他們自這個考場走出國門,帶著虔誠而謙卑的心漂泊海外,獨自求學。回國之後投身於教育,致力於學問,分別成為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校長,以一己之力樹人育人,強國興邦。

  出了史家衚同博物館的大門,我帶著滿腦子的故事重新彳亍在史家衚同裏:53號院的好園賓館,庭院深深,幽靜而安逸;51號院的章士釗故居,朱門緊閉,沉寂而威嚴;20號的海棠院內,似乎下起了玫紅花瓣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沐浴著芬芳而生……此刻的史家衚同,便是生動且鮮活的博物館。

  中國現代文化館原館長、著名文學家舒慶春(老舍)之子舒乙發表感言:“如果只有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這座城市將失去她的魅力和內涵。不過讓人感到欣喜的是,無論怎樣發展,依然有不少像史家衚同這樣的傳統建築形式存活在城市中。我們應該對它們倍感珍惜。”

熱詞: 京城 衚同博物館 責任編輯:董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