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中國網絡展覽館 > 博物館動態

故宮博物院藏清宮戲曲文物特展亮相大劇院


發佈時間 :2013年12月23日 17: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粉緞球紋宮衣

粉緞球紋宮衣

湖綠緞英雄衣

湖綠緞英雄衣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張冉)12月20日,《壺天宣豫——故宮博物院藏清宮戲曲文物特展》在國家大劇院東展廳開幕,一名觀眾全神貫注地觀看栩栩如生的戲曲木偶模型。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本報訊(記者 陳濤)熟悉的皮黃腔在耳畔環繞,十數出摺子戲安靜地躺在戲本裏,就連那筆直立於櫥窗內的戲服也著實鮮亮。要知道,它們可全是百年前清宮戲臺上絕對的“角兒”。昨天,《壺天宣豫——故宮博物院藏清宮戲曲文物特展》,將一幕幕清宮“大戲”搬進國家大劇院東展廳。

  作為國家大劇院與故宮博物院首次聯袂主辦的大型文物展,展覽通過行頭、戲本、戲臺模型、檔案等140余件(套)文物和資料,讓觀眾得以感受清宮戲曲的“臺前幕後”。未入展廳,門口懸挂的“出將”、“入相”已將它與相去不遠的大劇院歌劇院、話劇廳厘清開來,提醒著人們,從此刻起進入中國戲曲時間。

  要唱戲,先搭臺。展覽首部分即為“清宮演劇的場所”,參觀者不僅可以一窺紫禁城內體量最大、規格最高的暢音閣戲臺模型,以及名頭最響亮的漱芳齋戲臺模型,還可以在各式各樣的戲臺老照片裏找尋百年前中國戲曲的凝固華章,這裡留下過梅蘭芳、楊小樓、余叔岩、馬連良、李萬春等名角兒的足跡。“北面五間正房有廊檐,正中懸著紅邊貼金藍地金字豎匾,‘漱芳齋’三個楷書,並排三個滿文。”梅蘭芳曾詳實記錄下他早年到重華宮漱芳齋演出的見聞。

  宮廷演出自是要比民間的規矩多,僅戲本一項就頗多名堂。此次展出的戲本不僅有專供帝後閱讀的“安殿本”,還有演職員排練的“角本”(即腳本)、“排演本”,二者最大區別就是製作的精細程度。而且,單單為皇家特供的“承應戲”還有“慶典”、“月令”和“臨時”之分。諸如,皇帝萬壽演齣劇本有《福祿壽》、《九九大慶》;《佛仙會議》、《天人普慶》是留給皇太后萬壽的;《空城計》則屬於臨時承應戲。

  展覽最為精彩的部分當屬“行頭”裏的戲服。其中,年代最早的一件為康熙朝晚期的女帔,藍色百蝴喜相逢于其上,呂洞賓的八仙衣、諸葛亮的八卦衣、陳世美的蟒袍也均為不惜工本的精品之作。殊為可惜的是,出於不損壞年代已久遠的文物考慮,陳世美頭上穿戴的套翅不得不與紗帽分離擺放。“經初步清理摸底,故宮內現有戲曲文物3萬餘件,僅戲本就多達2萬多件。”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專家曹連明説,故宮以前為人們所熟知的只是瓷器、古代書畫,今後,囊括了各個戲曲門類的服裝也將開闢專區展出。

  據悉,本次展覽持續至明年3月18日,感興趣的市民只需一張大劇院參觀票,便可走進展廳感受中華戲曲文化別樣韻味。而且,展覽期間,主辦方還將安排小型的原創崑曲、京劇演出。

熱詞: 故宮博物院 清宮戲曲文物特展 國家大劇院 責任編輯:董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