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驀然回首 溫暖正在燈火闌珊處
????記《藝術人生》元旦特別節目《溫暖2006》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9日 13:34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今年《溫暖2006》的舞臺有如夏花般絢爛,這是《藝術人生》為《溫暖》特意製作的“希望之燈”。

  《溫暖2006》現場篇

  今年《溫暖2006》的舞臺套用歌詞説,真的有如夏花般絢爛。舞臺分亮相區、採訪區、評論區和表演區四個部分,舞臺整體形狀是一個指向希望的箭頭,舞臺上空懸挂著分屬於每位嘉賓的一盞寫有關鍵詞的燈籠,這個關鍵詞是他這一年中最溫暖我們的一種感受。舞臺上擺放著一個可以需要觸摸才能亮起的燈球,這是《藝術人生》為《溫暖》特意製作的“希望之燈”,每一位嘉賓都要和主持人一起點亮這盞希望之燈。

  尋找??崔永元??成長

  《溫暖》給崔永元的關鍵詞是“尋找”。

  從“老電影”,到“重走長征路”,崔永元這兩年事兒挺多,人挺忙。可是,也挺充實。現場看到的崔永元比以前胖了,他説自己現在已經不抑鬱了,似乎也找到了某種方向,他説原來以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一回事兒,現在發現,不一樣,早知道就應該早早上路,可能會早些快樂起來。

  在2006年,長征是不能不説的話題,在這個話題上,崔永元這支長征的隊伍,可能沒有元勳子女重走長征路那只隊伍有發言權,但是,應該承認,這一年,崔永元的這次遠行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清醒的溫暖。

  事實上,這一路崔永元只做了一件事??尋找!他在尋找一種歷史的本源,在長征這條路上尋找當年的真實,不管是物件的真實,還是感受的真實,在這個紛繁的世界裏,真實總會是讓人感到溫暖的。

  崔永元説他找到了他想找到的東西,可是,也失去了些許自己原有的東西,他説從長征回來,他不會説笑話,不會説好玩的話了,那是因為他尋找到了很多真實的足跡,當他聽到老紅軍穿上長征隊員送他的羽絨服,含糊地念叨:我們這衣服不是這個顏色,我們的衣服時灰色的時候,小崔説,他笑不出來了……

  2006年的崔永元“長大”了,用這個詞來形容人到中年的他可能有些奇怪,可是,如果你還記得當年因為睡不著覺而胡言亂語的他,你會覺得這一路真的讓他成長了,他帶給我們心靈的溫暖是一種希望,一種溫暖在路上的希望。


  挑戰??李懷秀、李懷福??蛻變

  幾個月的李懷秀、李懷福還是那樣的青澀,甚至青澀的有些羞澀,可是,再到《藝術人生》的時候,他們已經能對主持人的問話對答如流的,那種流暢會讓你聯想到電影演員獲得“最佳新人獎”的時候,在臺上發表獲獎感言。

  原本,給與他們的關鍵詞是“承擔”,編導們曾經動情地認為,這對會唱歌的農民姐弟在承擔著傳承民族文化,民族歌曲,中華聲音的歷史使命,他們在做的,用當下最流行的文化用語應該説是:保護了非物質文化遺産。

  可是,當我們在現場聽到,他們由衷地告訴觀眾,其實在今年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他們已經沒有了早先的從容,他們已經在擔心沒有和好成績的時候,我們意識到《藝術人生》為他們點亮“挑戰”這盞燈的用心良苦。

  如果説,2006年是李懷秀、李懷福的歌聲感動了我們,不如説,是千百年來早已口口相傳的那些旋律在沉寂多年之後,再度響起時的震感感動了我們;如果説,懷秀、懷福這姐弟兩人當初那些真誠的故事,在今天這樣一個人人都需要粉飾過後才能見人的社會裏讓我們感到溫暖的話,不如説,他們敢於用自己的純潔挑戰世間的紛繁這種情懷讓我們感到溫暖。

  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時候,它就已經註定要為了美麗犧牲樹葉帶給它的陰涼。如今已經化蝶的懷秀姐弟是否能夠面對挑戰?迎接挑戰?戰勝挑戰?為我們保留那種久違的天籟之音?這是我們2006年溫暖的期待!

  真愛??子尤??重生

  子尤是《溫暖2006》第一位特殊的嘉賓,他無法來到現場,也永遠都不可能讓我們的攝像機記錄下他的笑容了。這個年僅16歲的孩子,去年還是我們《溫暖》的嘉賓,還在現場按動電鈕讓煙花四射,還為我們朗誦他那首咏嘆青春的詩歌;今年,他卻離開了,白岩松説他化成了一面鏡子,讓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們從鏡子中找尋自己心的模樣,在鏡子中觸摸自己靈魂的溫度。

  子尤的媽媽在我們節目錄製的前一天離開了北京,去歐洲過聖誕節,這是子尤的心願,他希望媽媽永遠漂亮,永遠快樂。而子尤的媽媽更是告訴我們,她和子尤之間似乎早已經超越了母子親情,他們兩個是合二為一的,子尤去了,媽媽要替子尤活著。媽媽相信,她的眼睛看到的,她的耳朵聽見的,她的心感受到的,子尤都能體會到……

  很多人説,子尤是堅強的,説他以自己年輕的生命看淡了生死,所以在他博客的最後一篇文章叫作《生亦漂亮,死亦漂亮》。可是,子尤的媽媽卻告訴我們,其實子尤特別希望自己能活下來,就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不停地要求媽媽讓醫生給他輸血,可惜,那個時候救命的血漿已經無法流入他的血管了。這個瀟灑的孩子,就在媽媽的懷裏七竅流著血,默默地離開。

  很多年沒用過“瀟灑”這個詞,可是,對於子尤,我們想不到比這個詞更合適的形容,我們也不知道,最後的時間裏他有沒有遺憾,但是,我們知道他走得很安詳。張越説,子尤總會讓他想到一個詞:“享受”!她角色這個孩子用自己的生命完美地享受了一個人活著的滋味,甚至,把死亡亦作為一種享受,在超越不了的情況下,他以自己的方式接受了那個早晚會來到的現實。

  只是,我們在想,如果可以,我們現場的360位觀眾真的願意每人送給子尤一天的光陰,那他就可以再活一年,就可以到《溫暖》的現場和他的小朋友諾爾曼一道唱一首《秋雨沙沙響》給我們聽,就可以……

  2006年,有一個孩子在真愛中離開人世,又在真愛中獲得重生,他就是子尤。

  燭照??馬季??心安

  三位主持人第二次代為點亮的心燈屬於馬季,這位一輩子製造歡樂的老人,末了卻像個調皮的孩子似的,悄無聲息的離開了,留給觀眾的是措手不及的傷痛。

  《溫暖》送給馬季的關鍵詞是燭照!如蠟燭般,燃儘自己照亮世人。

  2006年,馬季走了,在這個忙忙碌碌的歲末,大家忙亂到似乎已經把這個抽著《宇宙牌香煙》《吹牛》的矮胖老人淡忘了,只是,閒下來的時候,會悄悄希望在某個聯歡聯歡晚會上能再聽老人家講段相聲,可就這個小小的願望也在這個冬天成為了永遠的奢望。

  朱軍回憶説,當年《藝術人生?馬季》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會是一期充滿歡聲笑語的節目,沒想到,現場卻異常沉悶,後來,還是馬季先生的兒子一語道破玄機,他説:“我父親説什麼都好玩兒,説什麼都好笑,唯獨説相聲不好玩兒,不好笑。是説他説到相聲的時候,不好玩兒不好笑。”一代大師的情懷,“沒讓觀眾笑就是我沒盡到責任”,相聲是他一輩子的責任。

  2006年,我們努力找尋著正在迅速消亡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好多曾一度從我們耳朵裏消逝的聲音被我們辛苦找回來了,可怎麼就沒看到還有一些東西正在慢慢從我們眼前遠去呢?

  馬季先生走後,侯耀文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説:“馬先生一直是我們的一面旗幟,他在他有時候説兩句話我們都知道往哪兒走,這下旗不在了……”旗不在了,人不在了,中國的相聲該往哪走?真不希望馬季先生是中國相聲界最後一位大師!

  蠟燭在即將燃盡的時候,會努力綻放出一線光明,給燭光下的人們最後一抹溫暖,然後呢?我們應該怎樣讓逝者心安?曾一度我們還有一個郭德剛?現在呢?今後呢?路呢?希望呢?

  品格??季羨林??傳承

  今年的《溫暖》新增了一個板塊叫做“探望”,這主要是受到《藝術人生》最近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一直在完成的“拯救老藝術家”這一工程的啟示。

  有一批老人一輩子都在追求自己的信念,默默無聞,他們從來都是不是聚光燈的焦點,或者説他們也從來都沒想過像明星一樣去生活,他們那一代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堅持,到今天,他們的生命已經走到垂暮之時,從他們的本心來講,他們並不願意成為任何一個節目的嘉賓,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需要安靜,需要把以往沒來得及寫的字下來,需要把現在每一個可能轉瞬即逝的思考記下來。

  可是,我們需要去探訪他們的足跡,需要聽他們講話,需要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因為,我們更需要他們身上那種可以溫暖我們的人性力量,需要去感受那種必須要在心和心之間傳承品格。

  當季羨林老人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現場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雖然老人的頭腦還相當清晰,可畢竟95歲了,老人的每句話我們都必須特別專注才能聽得清楚。

  聽見朱軍叫他“爺爺”,老人開心極了;提到95歲還經常在夢中相見的母親,老人説,他19歲離家就再也沒見過母親,現在天天想,可就是想不起媽媽的模樣了,“我要是知道當初我一走就再也見不到俺娘了,我永遠也不會離開俺娘”;説到誠實,老人説,他這輩子假話全不説,真話不全説……

  一輩子都要過完了,所有的一切都回歸到最初的樸實,故事不再需要修飾,身份不再需要吹捧,這一生到最後剩下的就是一種品格??質樸、淳厚、誠懇、平易、骨頭硬、心腸軟、壞真情、講真話,多想別人,少想自己,夠了!

  心願??譚晶??淡定

  譚晶2006年很辛苦,幹了好幾件大事: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辦起了和諧之聲音樂會,放歌中澳薩爾斯堡之夜,亞運會閉幕式上她再一次唱響了中國聲音。

  今天,她又踏著歌聲走上了《溫暖2006》的舞臺,讓她談談2006年最大的感動,她説和歌聲有關,讓她講講2007年的期待,她説繼續唱歌,快樂地唱歌。

  這個女孩,2006年完成了自己的心願,在外國人面前展現了中國人的風采,外國人的掌聲中,國人感受到了揚眉吐氣的溫暖,再見她的時候,這個女孩一臉淡定的微笑,從容而自信!

  她,他們,這一代年輕人,這一代通過各種途徑走上國際舞臺的年輕人,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的努力向世界輸出著中國的文化和精神。

  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可以用高樓大廈,黃金儲備來衡量,可是一個民族的力量,必須要通過這個民族的人們共同去詮釋,李小龍只能讓美國人覺得中國人個個會功夫,不會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大中華!相應的,就算中國足球暫時踢不到慕尼黑,可是,郎朗能鋼琴彈到世界盃,由中國聲音的地方,早晚都會有中國人的腳印吧?!

  堅持??賈樟柯??好人

  當“堅持”的燈籠升起時,賈樟柯説:“謝謝你們為我選擇了這個詞!”

  一個男人用十年的時間,作一件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從開始的不被接納,到後來的舉國歡騰,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堅持,他説,小時候差點就不唸書了,是父親幫他選擇了這樣一條路,當他看到父親為他精心保留的剪報時,他知道不管走多遠都會有一雙眼睛在注視自己。2006年,父親走了,他得獎了,父親的目光從此不再停留于遠方的家中,而是與他形影相隨了,所以,他説,他還會繼續堅持,堅持拍中國人的電影,拍老百姓的電影。

  他是賈樟柯,2006年拍了《三峽好人》,上映至今,賺的票房150萬,他説已經遠好于他自己的預期了,可是,這全部的收入夠在北京CBD買一套兩室一廳的精裝公寓嗎?

  “這些年裏邊,越來越多的銀幕上沒有了中國普通人的生活,沒有了我們腳踏實地的中國人的形象,一邊倒的基本上就是穿金戴銀飛來飛去的人。再一方面,我覺得也是有一種電影裏邊洋溢著一股拜金的氣息,永遠是在談論電影的投資和産出,沒有人關心電影本身想要表達什麼意思……”這就是他堅持的理由。

  可是,他也有他的無奈??他電影中那些老百姓,那些溫暖他,讓他流淚的中國最單純、最善良的老百姓可能連看場電影的能力都沒有,所以,他敢把自己的電影票賣到2塊錢一張,讓6萬學生走進電影院去看他的《三峽好人》。這樣做,他賺不到錢,可如果這6萬人裏能再出6個賈樟柯,那麼就算他這輩子不能讓所有老百姓看上為他們拍攝的電影,總還有希望在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實現這個夢想。

  賈樟柯,不高,不帥,和氣得讓人不敢相信,可是他卻有著一種力量,讓你的心臟為之狂跳、熱血為之沸騰的力量,他會讓你感受到他的堅持能溫暖人性的冷漠,他會告訴你“好人”有愛、有關懷!


  心得??于丹??母親

  2006年的超女沒有2005年的超女火,因為2005年太火了,所以2006年開始處於平靜,但是2006年又出了另外一個超女,她在百家講壇當中以《論語心得》一炮走紅,《論語心得》這本書首映量竟達60萬冊,她被稱為學術界的超女,她就是于丹。

  節目現場于丹老師是帶“道具”最多的一位嘉賓,有一歲半的女兒送她的卡片、有觀眾專門為她買的可愛靠墊、有觀眾千里迢迢帶給他的巧克力、有絲巾……滿滿一桌子,她所有的溫暖都來自於此,我們所有的感動也都來自於此。

  人們很容易對太多火爆的東西説不,可是,我們覺得,當於丹站出來捧出《論語心得》的時候,我們已經應該把掌聲送給她了。甚少她試圖喚回我們記憶,甚少她讓我們有了重讀經典的慾望,至少她用我們最熟悉的語言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把《心靈雞湯》煲給我們喝了,只是這麼多年來,這鍋湯被封存了。

  當我們入走失的孩子般,穿越千年塵埃,見識到祖宗的心血時,又怎會不升騰出一種孩子被母親疼愛的溫暖?

  于丹説,2006年最溫暖她的是孔子和孩子;2007年最大的心願是做個好老師,做個好媽媽,於是,我們發現,最美好的東西永遠都是最樸素的東西,最溫暖的東西永遠都是最天真的渴求。

  文/趙真臻 圖/李少林

  首播:12月28日 中央三套 21:05

  12月31日 中央三套 7:20

  1月1日至3日 中央三套 6:00

  重播:1月3日 中央一套 01:18

  重播:12月31日 中央一套 9:25

責編:劉飛

2/2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